APP下载

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

2011-12-29冯全刚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5期

  【课堂回放】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札记。
  那天,我打开了一个题为“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四点疑问”的帖子:
  1.为什么一家4人出去游玩,只带1件雨衣?按正常的思维,要么不带,要么就该带4件;
  2.为什么爸爸首先把雨衣给妈妈?按正常的习惯,应该是直接给孩子的;
  3.课文中说“天气闷热”,可是插图中爸爸的穿着却明显不像是闷热的样子;
  4.课文中说“一朵蔷薇刚刚开放……”,可是插图中却画了那么多开放的蔷薇花。
  ……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于是,一个新的教学设想在我的脑海中萌发……经过这么多年“复制”的教学生涯,今天也该“刷刷新”了。
  行过问候礼之后,我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读题,微笑着问道:“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
  我点头称赞:“真会动脑筋!读书就是要读出问题来……”
  ……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又一次称赞:“才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发现,真了不起!”
  “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我投去期待的目光。“刷”的一下,小手全举起来了。
  课文读完了,我又一次投去期待的目光:“现在,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呢?”
  “老师,我发现萨沙一家人很有爱心,但他们也很粗心,既然知道天要下雨,为什么不多带几件雨衣呢?”××是个细心的学生,他的问题立刻得到同桌×××的响应:“就是!他们对当地的天气应该是了解的。何况,天气闷热就预示着雷阵雨要来了,应该多带几件才是。”
  他们的问题是我心中期盼的,我很想听下去。
  “老师,我发现图上的蔷薇花画得不对,课文里是说‘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应该是一朵,可图上画了很多蔷薇花。”我拍着×××的肩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老师,我觉得图上人物穿的衣服有点问题,他们的爸爸妈妈穿得很多,而萨沙和托利亚却穿得很少,好像他们是生活在不同的季节里。”
  “同学们,如果让你来修改一下课文中的问题,你打算怎么改呢?把你的修改意见写下来,好吗?”我趁热打铁。于是,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翻开簿本的“哗哗”声,同学们埋头开始了书写。
  下课的铃声响了,可他们还迟迟不肯下课,仍然在“沙沙”地写着、画着……
  【理性探讨】
  其一,透视“期待”的焦点——不应当是教师的先入为主
  毋庸置疑,这是一位很敬业的教师,也是一位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的教师,从课堂教学的状况来看,也很能驾驭课堂。然而,从他一次次“期待”、“期盼”中透出的价值取向,从他“微笑”、“点头”、“称赞”等一系列的评价行为(因为不是实录,估计简略了一些具体的评价用语和行为),到他最后要求学生“修改一下课文中的问题”,学生都是按着他预设的“教路”亦步亦趋。而且,怎么一旦从网上发现了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在教师的精心引导(其中肯定有积极评价的作用)下,学生果真就不前不后、不偏不倚地提出了这些问题?就算这是一种巧合,但这些问题的价值何在?教师为什么要先入为主、非得引向这些问题不可呢?
  其二,透过“期待”看根源——不应当是对网络信息的臣服
  按照现象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见解是由“兴趣”决定的。教师如果囿于自己的“见解”,其价值期待就会变为先入为主的牵引和诱导,千方百计让学生进入自己的套路。本案例中教师之所以想让课程“刷刷新”,主要是因为从网络上看到一个帖子,而自己并没有深入分析,自己首先就臣服于网络,继而“期待”学生也臣服于网络,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所以,语文课堂评价中所包含的教师期待,不是“南山有鸟,北山张罗”,而是“悬搁”自己的“兴趣”,开放自己的“视界”,让自己对未知领域敞开、对学生敞开,随时准备接纳学生的差异和反叛,只有这种期待才是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才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空间,也才是学生价值意义生成的空间。
  其三,建构“文道统一”的基本路径——“形式—内容—形式”和“内容—形式—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两种思路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中要倡导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质疑教材。但我以为,批判是一种超越、一种扬弃,而不是盲目拒绝、全盘否定,更不是舍“本”逐末,故意找茬。因此,语文教学在倡导批判精神的同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审美心态,让他们学会尊重前人、敬畏经典,懂得文化首先需要的是继承的发扬,而不是白手起家、空前绝后,进而能平心静气地、深入细致地阅读和欣赏。
  笔者以为,对于这篇文章,值得发掘的并不是如那位网友和这位教者所说的“问题”,而是其他更丰富的东西。比如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妈妈笑回答说。
  ……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在这段对话的背后,有着微妙的心理变化、丰富的情感波折,并且与前段场景描写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境界,始终给人以温馨感,这些足够我们揣摩的了!通过句式、辞旨、语调、语气、标点符号等语文要素,捕捉和把玩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的人文意蕴,进而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这才是语文教学需要品评的内在价值。倘若弃语言文字于不顾,在无关主旨的蛇足问题上兜圈子,那就不应被称为语文教学。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