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1-12-29张月琴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5期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其中阅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关键中的关键。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思路,开阔视野,展开想象。阅读与吟诵,是欣赏文学,陶冶情操,增加自身魅力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读多看,理清文章脉络
  有的学生不喜欢阅读,觉得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让人头疼,这样的学生多半是急性子,不能静下心来。这个时候,教师就应适时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他们理清课文的内容和思想脉络,让学生多读几遍,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当中。
  班上有一个江同学阅读课文十分吃力,语文成绩也十分落后。我通过与其他学生谈心,了解到江同学其实并不笨,只不过有些贪玩,不爱看书。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主动找到江同学,和她交流,她道出了自己不爱学语文的原因:“感觉很多字都不认识,还要去学、记,读一篇课文非常吃力,特别浪费时间。” “你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动画片吗?其实电视剧和动画片都是需要剧本的。动画片给我们直观的享受,可是文字呢,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联想。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应该学会去欣赏啊。”我耐心地开导她,“课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学习它。就像一场战斗,你向它示弱了,自然就越来越胆怯,不能够征服困难。”我建议江同学每天都抽出时间,先温习一下学过的课文,再浏览一下新的课文,这样多读几遍,多看几遍,自然就能够有所提高,语文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阅读氛围
  课堂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没有“优等生”和“贫困生”之分。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要求教师有诚心、耐心和爱心,关注并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他们积极上进的勇气和信心。
  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设置半学习半游戏的情节,即给学生指派角色,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旁白主要是阅读文章中的叙述部分。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分角色分别朗读晏子和楚王的对话,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高涨。教学完这堂课,很多学生仍意犹未尽,还学着朗读的同学的口吻互相对话。通过这样设计课堂,学生在下次阅读课文的时候,就会自动地进入课文情节中,都会举手跃跃欲试,尝试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整个课堂成了一个大舞台,在无形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喜欢语文课,喜欢阅读。
  三、课外阅读,让阅读变“悦读”
  想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光靠课堂上所学的,还远远不够。现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可是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处在成长期的学生还不能有所鉴别。应让学生多读世界名著,多读那些文学大家的作品,可能目前他们暂时不能够理解,可是长久地接受熏陶,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将得到有效提高。
  我要求班上学生每人准备一篇文章,可以是一篇小散文,可以是世界名著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报纸上的新闻摘要,在每天早晨抽出十五分钟的时间,作为早读的内容。通过每天的早读,既让学生学会用心去准备,听者用心去聆听,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品读优美段句,为习作打基础
  一部好的作品,定然有它打动人心的地方。小学生虽然年纪小,可是却能够分辨出哪些句子是好句子,哪些词汇是动人词汇。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注意做一下笔记:看到优美的段落或语句,就要写下来或标注出来,这样积少成多,攒成厚厚的一本,随时可以拿出来欣赏。对于比较懒惰的学生,要求他们多看两遍,争取背下来,在头脑中留有印象。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记住更多的东西,还可以模仿其中的写作技巧,加以运用和润色,组合成属于自己的文字。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文章中描写桂林的山和水的排比句,结构整齐,修辞巧妙,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听着十分舒畅,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浮现出那美丽的青山碧水。我告诉学生,这些语言非常优美,争取背下来,用心品读作者所带给我们的情境,并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手法,描绘一下自己身边的山山水水。学生经过不断地模仿和累积,内化为自己的文字,会用大段大段的语言描述所要描写的东西,这就是阅读带给他们的宝贵财富。
  语文课堂是充满着智慧与启迪的课堂,课堂内的阅读和课堂外的阅读,都为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效果。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对学生的兴趣以及思维进行启迪,让他们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发现一片新天地,获取新的学习技巧,掌握灵活的写作方法,养成喜读乐读的好习惯,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