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期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因素分析

2011-12-29吴玉东樊永兵李晓斌

北方经济 2011年21期

   一、后危机时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我国经过工业化的长期发展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经济显著的三次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高度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产业发展方式的粗放和质量的低下,存在着第一产业基础薄弱且现代化程度低、第二产业比重大但整体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以及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增强等诸多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矛盾和问题,突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在国际分工格局上,中国基于劳动力相对充裕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对外产业结构布局,而发达国家利用其在技术、市场渠道和品牌甚至是矿石原料等产业链两端所形成的市场势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对于进入门槛低、产能扩张快的加工制造环节来讲,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利润分配越来越趋向两端,形成了所谓的“微笑曲线”。
   在后危机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从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纷纷动用贸易保护主义,而外需的萎缩导致我国出口持续下降,许多行业都存在较大程度的产能过剩。西方发达经济体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启用量化宽松政策,一方面缩减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胀风险加大。在产品价格不变和出口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加大,许多对外加工制造企业陷于困境。
   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重化工业化方向发展,而重化工业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对于就业具有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