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说农村教科研

2011-12-29康松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期

  近几年,由于国家的重视,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经济、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教科研环境相对封闭,信息相对滞后,农村教科研发展、提高的空间相对有限。而对于加快农村教科研建设,提高农村教师教科研水平,教育系统的不同层面应该都有可为。
  
  从区县的角度说
  
  作为区县教育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应该想方设法为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困难一定会有,但不是不可以克服,路是走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只要抱着为学校服务的宗旨,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总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可以搭建区域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创设片区联研,组织送教下乡;教师交换培训,短期异地支教;学校之间对口帮扶,领导挂职锻炼等等。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无论搞什么活动,都要长期坚持,千万不能心血来潮、一时兴起。
  
  从学校的角度说
  
  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建立激励机制,创设尊重科研、推崇教改的良好氛围。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应大力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鼓励。最起码也该有个英雄榜,让教师们的笑容绽放。对领导来说,这也许只是一组数据,但对教师来说,这是荣誉。教师心中会在乎。搞教科研要实事求是,不能定指标,下任务,搞形式主义。盲目追求课题、论文、博客数量的功利思想要不得,而且会导致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工作开展。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与重视程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应付。壮大教科研队伍,领导干部得以身作则,上行才能下效,身教重于言教。能做好带头人最好,要不就选好带头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从处室的角度说
  
  作为学校的教科研处室,要多想想怎样为教师提供帮助,工作重心应该是指导与服务,而不是统计与管理。教师不是没有愿望,更多的是缺乏信心,缺少帮助,欠缺经验。可以考虑主动为老师们提供教科研资料、投稿信息,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等等。如,开设教师论坛,让全体教师轮番登台交流,能高瞻远瞩的不妨阐述一下远见宏论,愿脚踏实地的也不妨谈一点小看法和小认识。
  
  从学科组的角度说
  
  作为学科教研组长,应该首先定位为校级教研员。应该积极主动地落实教研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组织听评课或集体研讨。农村学校一般班额较少,一个年级部可能只有一位老师,这就更需要得到别人的意见与建议。其实,不同级部之间也完全可以互相借鉴,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更有建设性,更易于得到立体认识。教研活动完全可以发挥老师的主动性,向老师征集活动的主题、内容与方式,或者干脆就让老师们轮流主持。学校领导应该深入参与教研活动,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提供支持。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认识,教科研不是只属于专家学者,对于教育教学,我们就是专家,我们就是学者。条件虽然有限,但只要想,办法总是有的。没有专家有网络,没有网络有报刊,条条大道能通教科研。三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求名师何必东奔西走,我们身边就有。当然,我们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更要会学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多听课到多被听课,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搞教科研要脚踏实地,切不可好高骛远。低起点、小目标、平常心即可。研究小问题,写点小文章,不求鸿篇巨制,但求有感而发,如,可以从写博客、写教学反思开始。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能积累素材,总结经验,又能练练笔,何乐而不为?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戴明明的爸爸戴天高与夏东海一起看新闻,突然跳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从新闻中看到了商机,而作为剧作家的夏东海却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这是因为戴天高心中有商机,同理可得,只要投入,只要心中有教育,教科研便无处不在。与学生交流是,读书看报是,看电影电视是,与人相处是。人问高僧:“如何是修行?”高僧答曰:“吃饭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