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内
2011-12-29涂大庆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期
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决策性、执行性、咨询性机构,它是学校各项工作规划、决策并组织实施的指挥中心。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一个事物或系统其内部结构对其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必须是:能使每个领导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互相补充,协调一致;人员精干,运转灵活,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做到分解开来各有所长,聚合一起配合默契。当前,学校工作日益复杂,历史使命日益加重,“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其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消除内耗,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领导效能,改变经验型的传统管理方式,实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学校领导班子内耗的主要表现
1 经验冲突、工作分岐。学校班子成员间一般不存在个人恩怨和争权夺利,而经常表现在工作意见分岐和决策时的矛盾。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绝大部分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虽都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把自己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经验作为普遍工作准则,习惯按原有的经验办事,用自己的经验作为检验他人工作的标准,因此,工作思路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容易造成意见分歧,极大地破坏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容易造成班子决策的失误和良好机遇的丧失。
2 主观臆断、盲目决策。学校“一把手”个人主义严重,搞家长作风,独断专行,处处唯我独尊,随心所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平时深入基层调研不够,情况不清,缺乏辩证思维和周密的思考,不能正确把握工作职权范围及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盲目做事,喜欢做指示、发命令,造成班子成员间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使学校各项工作混乱无序,效能低下。
3 明争暗斗、相互拆台。有的学校领导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应有的党性原则,当官做老爷,个人私欲膨胀,拉山头,分派别,不讲同志“情”,只讲哥们“义”,搞同乡帮、同学帮、战友帮,以人划线。甚至凭借自身权力,搞封官许愿,培植亲信,建立势力范围;有的待人没有诚心,乐于搞阴谋诡计,串通亲信,无中生有,诬告陷害,挠乱视听,搞“窝”里斗;有的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在工作上斤斤计较,遇责任相互推诿,见荣誉和物质利益争着上。凡此种种,造成领导班子成员间气氛紧张、互相猜忌。
消除内耗,提高学校领导效能的途径
1 要优化班子的组合。提高学校领导效能的首要条件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合理组合。我们既要强调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素质的优化,更要强调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优化。班子成员要合理搭配,使德能互补、互适、互促,组成最佳的结构。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综合集体,因此,选拔学校领导干部不能从单向目标考虑,而必须从整体合理结构出发,全面考虑,妥善安排。选拔干部时不能“任人唯亲”,不能“论资排辈”,不能“本位主义”,更不能嫉贤妒能,而必须按照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来选拔调整组合班子。班子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成员要各司其职,各展其能。要规定每个成员的责任,做到因才适所,“大小菩萨,各安其位”,“各路英雄,大显其才”。学校里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也没有“被闲置的人员”,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关系,使整个领导班子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指挥部。
2 要推动聚合力的形成。班子是动态发展的,内部的不平衡与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是会存在的,因此班子的自我建设十分重要。班子的成员要不断自我适应、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而主要领导成员要有高度的思想修养,要善于团结一班人,以建立班子成员之间,特别是新老干部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适应、互相配合的关系,形成一个团结的、协调的、高效的领导集体。一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原则,自觉用组织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二要倡导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尽全心、负全责、出全力、爱岗敬业,建立思想一致的共同关系,组织上严密的集合关系,工作上亲密的协同关系,感情上正常的交流关系。一班人要能够正常交流而无戒备之心,合作共事而无后顾之忧,互相提醒而无伤害之意,形成民主、谦和、宽容、真诚的良好风气。
3 要促成向心力的凝聚。学校领导班子的向心力来自于明确的办学目标,它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动力。同时,领导班子还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标准、制度,进行有效的决策。为此,学校领导干部要坚持公正原则,对待每位同志要公平合理,一视同仁,这是凝聚人心,激发内在动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平等的原则,尊重下级,虚心听取下级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下级参与对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决策讨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处理好权力关系,学会信任与授权,上级越是信任下级,越愿意授权给下级,下级就越尊重上级,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使上下级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四是必须运用好激励机制,善于激发、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每个同志的潜能。
4 要发挥“牵引力”作用。“一把手”是整体合力的牵引者,对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负有重大责任。作为“一把手”一定要定准点,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政治风浪,都要把好舵,定准向,带领班子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偏离;要上足劲,一个时期学校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案确定之后,“一把手”要善于疏导关系、解决矛盾、消除内耗、激发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精诚团结,克服困难,共同完成工作目标;要带好头,善于正确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并自觉接受监督,充分发挥好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表率作用和人格力量。同时要建立完整的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各类人员的彼此了解、理解、互助和主动协作,防止独断专行。
5 要重视约束力的规范。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认为,一个政治组织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基本程序和规则来约束成员的政治行为。首先要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要强化“五约束一考核”。一是强化制度约束。特别要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以及监督制度,促进领导班子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的能力。二是强化纪律约束。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务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反对无组织、无纪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的行为。三是强化自我约束。每个学校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自律,注重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要“慎独”,严格约束自己行为,不做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要“慎微”,从小事和细微处着眼,注意情操的陶冶、名节的砥砺、行为的规范,做到是非分明,维护大局,不越“雷池”;要“慎始”,警惕于一事之始,防患于青萍之末,摒弃那种“下不为例”的心理和行为。四是强化监督约束。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形成成员之间互相交心、互相提醒、互相批评的氛围。同时,还要把班子内部的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系统。五是强化奖惩约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乃是“为治之要”。要做到不论是什么人,只要违反民主集中制,就要受到批评,只要破坏民主集中制,就要给予制裁。六要抓干部考核制。要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干部的绩、能、德、勤进行经常性的考核,实行民主评议,定期作出评价。要求学校领导班子要定期在教代会向教师代表述职,凡不称职票超50%者要引咎辞职,以促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作者单位:福建德化县盖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