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
2011-12-29张海英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0期
摘 要:针对中国环境不容乐观的现状以及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的情况,结合音乐的环境保护功能,重点分析了具有环保功能的作品,教师在音乐课上如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加强他们对目前环境的危机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及主动参与保护大自然和家园的情感。
关键词:环境;意识;音乐;教学
伴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面对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海洋污染以及诸多珍贵动植物的不断减少乃至灭绝,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关注和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发展。近年来,将音乐作为环保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受到西方学校的青睐,然而在我国还有待加强。
一、我国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状况分析
目前,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噪音污染,其正在变成城市的主要污染源,部分地区已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由于环保教育工作比较薄弱,中小学生不仅对于环境问题认识模糊,而且本身也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存在践踏花草、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对环境破坏现象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等问题,不愿意主动参加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造成上述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环保教育的薄弱。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承担环保教育的重任,努力探索有用之道,在音乐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音乐的环境保护功能
1.物理属性。即利用声音的物理原理来抵消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以达到整治环境的功能。噪声是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和环境的有害影响。与噪声的无规律性不同,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乐音,它是经过音乐家精心构思创作出来的令人心情舒畅的艺术作品。日本科学家利用使音乐的波峰与噪声的波谷相重叠,以抵消噪声的原理制造出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发出的音响像无形的网罩一样,把噪声遮掩住,使噪声减弱,这种装置已经应用于部分办公室和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人的感性。人对音乐的能动反映,原理就在于音乐与环保的潜移默化的隐形联系,即音乐(声波)—人(感官)—人(大脑意识反映)—人(心理变化)—人(行为活动)—环境保护或高尚情操。通过聆听音乐可以培养、激发人的生态情感,对大自然产生赞美、热爱、珍重与敬仰之情,激励人们参加环境保护运动,形成健康的环境文化。
三、具有增强环保意识作用的音乐作品
1.作曲者将自然之声与人类创作之声相结合的音乐。如《森林狂想曲》中,展现了大森林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各种飞鸟、雨蛙、草蝉、松鼠、蟋蟀等小动物的多彩世界,让我们体会到对于自然的渴望和羡慕;又如合唱版的《春晓》将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和人声有机组织,给听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唤醒人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纯真情感。
2.创作者感应生态大自然所创作的优美动听的乐器曲。如《沃尔塔瓦河》中,展现了沃尔塔瓦河的两股源头以及两岸的森林、美丽的乡村、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仙女跳舞等画面,让人身临其境,陶醉不已,亲身感受大自然;再如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舒伯特的《鳟鱼》等外国作曲家的作品;还有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都是这一类的优秀作品。
四、环境保护意识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和升华
1.聆听丰富多彩的自然之声,感受自然之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通过聆听鉴赏认识到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有感而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由衷赞美的挚爱之情,并由此来感染学生。例如:各种鸟儿动听的叫声,凤凰展翅的优美舞姿,使我们的音乐家创作了《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大量作品;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花草,飘飘扬扬的雪花,郁郁葱葱的树林,奔流不息的河水,巍峨耸立的群山,活泼可爱的动物更是许多音乐家热衷的题材。作品《雪绒花》《我爱你,塞北的雪》《沃尔塔瓦河》《蓝色多瑙河》《五指山歌》《夜莺》等等,无不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些都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享受自然美景。
2.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启迪学生爱护环境,责无旁贷。音乐是情感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形象地激发,培养直觉,发展创造。如在教唱《给未来一片绿色》时,首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来听范唱,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所感所想,也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园。随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播放一些被污染和破坏的图片,形成视觉和心理上的一种反差,让学生心存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园是这个样子呢?学生在歌唱《给未来一片绿色》时就会大量地注入自己的情感,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爱护环境。
3.用历史的音乐对比古今,将绿色之树深植心底。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健康的音乐,对培植高尚丰富的情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用音乐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升华精神境界。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学生们听到了民众的呼声,唤醒了心中的斗志,激发了爱国的情怀,我们既为黄河的沧桑历史呜咽,又为她的未来而担心。教师可将百年前的黄河与现今黄河的地理状况作一个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担心并非多虑,水流量逐渐减少,壶口瀑布不如以前壮观,泥沙量逐年增加,河床抬高、断流、凌汛……这样的恶果是人类的贪婪和无知使然,并告诉学生作为母亲河的儿女,大家有义务严格自律,有责任主动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性节制欲望。
总之,教师要将“人是自然之子,自然万物生而平等”的生态中心主义理念,通过教育植入每个学生的灵魂深处,使这种理念成为健全人格的重要内核。学生唯有受到这样的感化,才可能对神圣的大自然心存敬畏和慈子之情,才会视万物为手足而百般呵护,从而使学生充分节制自己的欲望,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伟.音乐爱好者,2002.
[2]雒渭.甘肃林业,2008.
[3]张新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
[4]荆烨.云南环境科学,2000.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