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2011-12-29张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0期

  摘 要:魏晋南北朝至今,中国山水画历经沧桑,在五代宋、元时期,“意境”概念也随之产生,从地图制作的幼稚阶段到能真切表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完美结合,这是世代山水画家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发展;意境;出现;认识
  
  一、山水画的发展
  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发创于魏晋南北朝之间,据文献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即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南朝的宗炳与王徽继之完成了两篇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与《叙画》。这一时期若干作品中的山水仍是人物的衬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甚至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树石,追求装饰趣味,但山水画理论已经成熟,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而且讨论了空间的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虽未脱离装饰遗意,但写实能力有极大提高,已有抒情意味。
  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了一个高峰。际荆浩的山水画论《笔法记》,把谢赫“六发”移于山水,以真为主,强调以树木体现一定的道德观念。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黄公望、倪震、王蒙、吴镇,山水画又出现了一个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重视书画的统一。
  明末董其昌简化古人创造的山水形象,参照书法开合起伏的法则,用以购置平面的山水境界,造成了山水的又一变异。进入清朝以后,一派沿董其昌变化古法,在笔墨风格味上谋求新意;另一派面向自然亦发挥笔墨传情的效能,独抒个性。后一派的代表石涛撰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是古代山水论中最优秀的名篇。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的变异发展,不但造就了为数极多的名家和作品,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还完成了在中国画论中居于首位的理论著作,为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等山水画大家的出现准备了历史条件。
  二、意境的出现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受到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时期,这是后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是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的时期,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是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澡画论有两句:“外师造化,内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结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的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简单地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感的交融和渗化。
  意境是客观景象作为主观情思的注脚,使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轮廓能够表现出来的。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象征我们的胸襟和感情。山水成为抒情的媒介,所以中国的画和诗,都爱以山水境界作为表现的中心。
  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展开我们艺术的灵魂,挖掘无尽的心源,只有山的奇妙变幻才是一种适当的象征素材,用来建造我们胸中的意境。
  三、意境的认识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二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绪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境界。所谓写境,即寄情于实际景物,更强调审美对象的实在性与具体性。所谓造境,即对现实景物进行更大胆的艺术概括、提炼与处理。中国山水画虽然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写对象,但不忘表现审美主体的认识、理想、感情与愿望。二者境象虽有具体与宽泛的不同,却都是以情与意为主导。
  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于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二者都需要形象和想象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笔墨虽出之于手,实根于心。中国山水画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心源”才是形成不同绘画风格的根本所在。中国人面对自然,往往把自我融到生活中去,又把生活看做一种境界,追求一种自然精神里的人文境界。境界是人格的体现,是修养的体现。心胸博大的人,他所画的画不可能气短;内心清净的人,他的笔下不可能有浊气。千山万山归为一山,那才是胸中之山,落笔于纸上,心中游刃有余,树木云水,都无固定形状,要达到一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艺术出版社,2001-02.
  [2]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2000-12.
  [3]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