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动态生成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

2011-12-29吴晓肖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0期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有着许多灵活的和不可预测的生成性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旨在研究和探索科学课堂促进“动态生成”的有效策略,主要从“给予机会,有效生成”“把握意外,促进生成”“捕捉亮点,精彩生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广大教师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构建活力课堂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科学;动态生成;有效策略
  
  一、科学课堂促进“动态生成”的背景
  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科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叶澜教授曾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提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她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见,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然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又有着许多灵活的和不可预测的生成性因素,因此研究和探索科学课堂促进“动态生成”的有效策略,就成为我们科学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想提供给大家一起分享,以求共勉。
  二、科学课堂促进“动态生成”的有效策略
  1.给予机会,有效生成
  案例一:《探索碱的性质》教学片断
  在《探索碱的性质》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了一道练习题。如右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根据所学的知识,推理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什么物质?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起问题,都在草稿纸上比划着。(几分钟后)
  师:同学们,思考得怎么样了?
  学生A:,好了。X是H2,Y是稀H2SO4。理由是H2和稀H2SO4反应,瓶内气压小于气球内气压。
  师:H2与稀H2SO4能反应吗?酸有哪些通性?
  学生A:H2与稀H2SO4不能反应,结果不正确,
  师:学生A的设想很对,气球鼓起是由于瓶内气压小于气球内气压引起的,那还有哪位同学能回答?
  学生B:X是CO2,Y是KOH溶液,理由是CO2与KOH能发生反应,使瓶内气压小于气球内气压。
  学生C:X是SO2,Y是烧碱溶液,理由与上同。
  学生D:X是酸性气体,如CO2、SO2、SO3、HCl,Y是可溶性碱的溶液都可以;X是碱性气体,如NH3,Y是酸的水溶液也可以。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生命体验的交流场,倾听是师生之间内心世界的呼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聆听孩子的声音,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扬起他们的信念追求。通过聆听,孩子们的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通过聆听,可以发现孩子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课堂也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场面,在动态生成中碰撞着绚烂的火花。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情境、学生实际来不断地调整预设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挖掘蕴涵于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观念的碰撞,让充满清新活力的氛围在课堂中不断地生成!
  2.把握意外,促进生成
  案例二:《功率》教学片断
  在教学《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