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新课改的一点体会

2011-12-29冯志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0期

  作为第一轮实施新课改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有很多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教师和学生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一、“重过程”的原因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从教学角度来讲,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比如在讲授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系列推论时,课堂上,我让学生经历每个结论的推导过程,自己推导,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理解深刻,易于掌握且灵活应用。其中一班的一位同学推导“经过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时用了一种我们老师也很少用的方法,当他在讲台上把他的方法讲给别的同学时,同学们给他投以热烈的掌声。其实只要老师引导得法,每节课都会有惊喜发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所以,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会一无所获,这也是我们老师的困惑,因为家长、学校、社会向老师要的是升学率。例如在讲《怎样求合力》时,我让两个同学进行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其他同学作图探究他们两人测量的结果,虽说学生不可能探究出结果,但在引导学生作图时,大多数学生在发感慨:“哦,真的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二、如何“重过程”
  下面就新旧教材中两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对比,看看新教材中是如何“重过程”的。
  例: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旧教材: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规律学习的特zweToIUs4FwNkGurkC9uoA==例,从一般到特殊,教材介绍了自由落体运动。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中,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材中只有很小的自然段,且举了一个众人皆知的例子:两个小球同时落地。
  新教材:编排为独立的一节,内容从小石头诘难大哲学家(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佯谬”这个哲学观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面)、拨开阻力的迷雾、伽利略的探究之路直至超越伽利略的学习,学生领悟了伽利略在当时的实验设备的条件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突破困难,并最后获得成功的全过程,领悟了其科学精神、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重过程”与高考是否矛盾
  新课程重视过程,但高考是按答题结果来评分的,这是否与高考矛盾?我认为:
  1.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解题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新课程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主解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重过程”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式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探究的过程,易于养成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探究过程上的实效性,不能流于形式,需要老师在每节课前精心地准备教学过程,且在课堂上恰当的引导。
  四、“重过程”实施难的原因
  我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
  1.“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式。记忆犹新的,刚开学不久,给学生分析一个选择题,题的答案有争议,不同的人所持观点不一样,也就是说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答案不一样,我还正在分析,一班一个同学声音洪亮地打断我的话:老师,这个选项到底对还是不对?我开玩笑地说:你认为对就是对了。学生问:那考试时怎么答呢?“正确答案是哪个”,学生真正关心的是这个,而不是分析的过程。
  2.教师对相关的“过程”并不十分熟悉。虽说已有三年多的教学经历,但是新课程的教学还在摸索和学习中。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认识,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作者单位 陕西省兴平西郊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