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完成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

2011-12-29贾学良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0期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对新一期的美术生来说,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课程,对美术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完成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我想应该要有正确的绘画姿势和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作画姿势
  写生训练,一般采用固定座位作画,学生一手拿笔,一手握住画板的上部,将画板支于膝上。素描的正确姿势,要求上身要挺立,握画板的手臂要尽量伸直并保持足够的距离。画板与画者视线应成90°角。拿笔的手臂也要相应的前伸,并保持足够的活动范围。对腿和脚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舒适自如即可。画者身体与被画物体的角度,允许在90°角内任意调整(视光线和画室环境而定)。在素描起草和练习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画板与身体的距离和角度,使画面全部处于我们的视线之内,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把握画面各个部分的关系。只有在进行局部处理时,才可以将画板拉近,对局部作细致的描绘。在检查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将画板放到远处或对象前,直接进行对比观察,这样可以使画面的问题容易被发现。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素描既是一门学习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又能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样式,它可以与其他的绘画样式,诸如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等相提并论,也可以作为完全独立的艺术样式体现绘画者的独有的绘画观念。它可以解决在众多的艺术样式中共有的诸如空间、形体、比例、明暗、体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完成一张优秀的素描作品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整体观察方法。
  初学者在观察一组对象时往往只关注单个的物体,原意是想将物体表现的细致准确,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观察方法,必然会导致画面中的物体形象孤立而缺乏应有的关联,这就使得他所表现的物体与其他的整组对象不相适应。比如在几何体的训练过程中,正方体与圆柱体的组合中,好多的学生对于单个物体的起形、塑造都不错,但两个物体组合在一起就出现了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比较,使得所描绘的对象间不协调,一个太大一个太小,即便是单个的物体表现得再细腻深入也不能称之为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
  整体的观察和整体的表现是始终贯穿在素描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当初学者一拿起绘画工具的时候,就要指导他对所描绘的对象和所使用的画纸有一个完整的判断,做到“胸有成竹”。这也是我经常告诫学生的:长时间认真观察对象的特征远远优于长时间的表现对象。有一个大家曾说过,“目标和方向远远优于行动的速度”。我认为这应用于作画当中最是恰当不过的。因为当你在作画时,假如没有看清所要描绘对象的特征并且没有合理地安排其在画面的位置,你作画的速度越快,失败的速度就越快。
  整体观察是处理好构图问题的关键,如何将对象合理的布置在一张纸的合适的位置上,这就涉及所表现的对象的特征上。比如说描绘的对象是长方形组合、正方形组合还是三角形组合,弄清楚这些是完成一张优秀的素描作品的基础。太大会使画面太满,太小又使画面太空。其次,对于每个局部形体的描绘都必须注意到其相关形体的比例和大小,局部物体的过大或太小都会造成整体比例的不协调。
  三、培养学生对形体准确性的把握能力
  在基础课程的素描单元中,无论是几何体、静物还是人头像素描,形体不管多么的复杂,我认为外形的基本准确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内形准确与否的外在尺度。所以我提倡学生在绘画的初始,首先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把握住所表现物象的基本大型,它远远比画对一个局部的小型要重要得多。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视觉会逐渐地迟钝起来,小型有时或可以画的很准,但由于没有找准它在整体中的位置,往往出现的结果是构图出现重大的失误。这是所有的绘画者所不愿看到的。作品继续深入没有任何意义,弃之又倍感可惜。这正是绘画者在绘画的时候,对所表现对象外形的特征把握不够造成的。
  除了掌握所表现对象基本形态的特征外,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要知道,复杂物体的组合,各个局部的物体都会存在不同的形态和空间方向上的差异。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这就是说把握每一个处于局部地位的物体在整组物体中的空间位置是必须要做到的,要在具有两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透视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绘画者近的物体要较远的物体大而实。这就是所谓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表现规律。但是只知道这个规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它们之间的虚实变化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不是指导教师做一张两张的范画所能解决的了的,唯一可做的就是绘画者在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摸索,去体会。
  四、培养学生表现与调整的能力
  在掌握了所描绘对象的基本特征后,有目的地去观察,判断。剩下来的就是如何正确的、有意识的描绘绘画对象了。所谓素描就是用一种单色去表现对象,工具就是铅笔、木炭笔等,方式就是从整体观察、局部入手,再回到整体这几个步骤。道理很简单,但如何从局部入手,入手后碰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就不见得那么简单了。往一张白纸上填充内容,只能是一笔一笔地画出来,当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发现问题时,如何调整,这就需要绘画者有非常清晰的绘画思路,他需要从整个画面的内容中整理出头绪,究竟问题出在何处,应该从哪个部分进行调整,修改。错误的部分往往与正确的部分并存,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向。也许某个局部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并不是真正的错误,而是因为参考部分的错误而使原来正确的部分反而显得错误了,即使是该部分真的不正确,也要将调整的目光放到全局上,用全局的目光来看出现的问题,会使错的地方更加的清晰,更容易有目的地进行修改。有的同学在绘画的时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发现了对象局部出现了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去修改,很多的同学在修改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去观察出错的部分,而忽略了造成其出错的其他的作为参照物的其他的局部,往往出现的结果是越改错越多,将自己原先准确的局部、构图搞得一团糟,最后可能丧失继续作画的信心。
  在一张绘画作品中,其实形与体是不分家的,前期很多的学生为了表现的对象的“形”而采用垂直线与平行线平面坐标的形式进行纠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在初期阶段,很多的指导教师也是这么教刚入门的学生,这是可理解的,越简单的东西,学起来就越容易。但是也造成了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的一些后遗症。比如:很多的学生在绘画物体的面与面的关系,物体与物体的关系时,只注意了它们之间的平面关系,却忽略了它们之间绝大部分的关系是三维立体的关系,所以起形时线条的运用是平均用力,给人的感觉是像罩上钢筋一样的骨架,可想而知,这样的同学再进一步的深入阶段会遇到重重的阻力,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
  到了解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后,在塑造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在表现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条规律可以运用,那就是“加强减弱”法则。在画面中哪些部分需要加强,哪些部分需要减弱,加强加到什么强度,减弱减到什么弱度。这就需要学生在表现对象时的感悟能力了。这始终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我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描绘的对象中,最强的部分尽可能地加重,但占得面积很小,最弱的部分可以留白,目的是使画面有足够的明暗色差,这样在处理中间色差时就有了极强的处理空间的余地,从而不至于整个画面画得很灰,失去画面中应有的使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一幅作品在即将完成的时候,要用一种自我调整的能力,原则还是“加强减弱”法则,这个时候需要绘画者一定要跳出局部的范围,重新回到所表现物象的整体上来。根据自己对对象特征的感悟加以调整,一种轻松自如、充分表达自己观念的作画方式是一幅优秀素描作品的必备条件。
  以上几个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只是为了如何达到静物素描基本标准而设定的一个框架,这些问题往往又会出现在一张静物素描作品的整个作画过程之中,所以培养一种良好的观察、判断和作画的习惯是一个初入绘画之路的绘画者进步的关键。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