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1-12-29吴建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0期
摘 要:美术教学是对学生施行美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就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美的感悟,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才能。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一、充分挖掘教材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美术教学是相当具有艺术化的教学,它讲究的是一种直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彻底改变美术等于画画、等于设计制作的观念,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真理”。而应该去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来启发并使之具有个性化。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1]。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分析毕加索的绘画为例,我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分析毕加索的绘画时着重分析了他的《格尔尼卡》这一张画。分析前我在电脑屏幕上先示范了这样一个过程:找到一张写实主义的绘画作品,将它按大小不等的几何形体进行分割,然后再进行随意的拼凑,结果就产生了一张和原来作品风格完全不同的绘画作品。接着我又让全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课堂上拼凑一张立体主义的作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非常好。最后再对毕加索的绘画进行分析:他的绘画主要采用了逆向思维来进行创作。一般我们所看到的人物或物体只能看到一个正面或者侧面,写实主义的绘画只有一个视点,只能表现一个正面或侧面,是稳定静态的形象。而在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他把人物的正面和侧面的体积感、空间感完全打破,分解成几何图形,使它们重叠,统统放在一个平面上,产生了我们“同时”能看到从不同视点才能看到的形象,一种具有动感的形象,创造了世界上极有影响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并进行积极的创造和想象,单调的欣赏课就变得活泼有趣。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培养。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健康人格形成的阶段。所以教师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当鼓励和启发学生在扩大知识面,把知识迁移到应用与实践性课业的创作设计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2]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去临摹过一些简单的漫画作品,后来我又有意识地让学生去画一幅同样题材的漫画,并且要求不能和临摹的有任何关系,结果很多同学画出来的漫画,可以说其生动、形象不比临摹的差。这样,学生的兴趣变浓郁了,课业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去激发,融合学生的“学的意识”,在“应知”与“应会”的要求中,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之具有个性化。“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无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3]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强项和弱项,有的学生画的好,有的学生手工好,有的学生设计好,有的学生头脑里的想象比手头上的功夫好。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A比学生B好,学生C比学生B差。应善于保护好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我在个人的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就是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比如以画静物为例,我把学生按照专业水平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专业最好的放一组做比较难一些的静物组合,专业较好的放一组,专业差的放一组做比较简单的静物甚至只放一个罐子或两个苹果,并且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兼顾和个别辅导,特别是在辅导专业差的学生时我往往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方面入手,给他们多示范、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增强兴趣,并适当降低训练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我发现学生的进步都很快,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的高涨了。这时再进行重新分组,循环往复之后学生也就变的主动学习并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就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
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学生对自己具有创造力,并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会使许多学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把创造学的观点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可以有创造才能的,要建立起必要的信心。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我通常采用这样一些理念和方式来进行评价:
1.注重过程,对学生作品的结果要认同。美术教学评价应重视激励、调控与发展。无论学生的作品是好是坏,教师都应该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有没有一样”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应该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天分”。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候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遭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2.以评语、建立档案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美术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并且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写一些以肯定和鼓励为主的评语。比如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兴趣爱好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创新意识的评价等等,使评价的范围更广一些。
3.以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显得特别重要。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带有强制性的、霸道的色彩,是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检查的客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业评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我经常看到学生在课本和黑板上画一些比较简单、新奇的线描画,这些作品虽然稚嫩但很有创意。后来我就在讲授高中美术欣赏课《艺术语言》这一课时引用了学生的一些作品。当时,我将一部分学生的作品(学生画在课本上的线描作品)和课本上马蒂斯的线描作品《女人像》放在投影仪上共同展示,并让学生自己对此进行分析,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4]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5]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当我们在给学生规律性、基础美术知识的同时,也要给予创造逻辑思维方式。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使学生敏锐自信,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氛围中得到时间的印证,使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独立性和流畅性得到充分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培根.培根论人生.
[2]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3]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学会生存.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作者单位 浙江省长兴华盛虹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