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1-12-29颜铭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6期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21世纪的人才,不是考试的机器,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它贯穿于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全过程,而学科的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主战场、主阵地。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在新课标实施中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和环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绪是互为影响的。教师心平气和,学生则情绪自然,教者情绪饱满,学生则劲头十足。所以,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学生在绘画时可站可坐,也可以小声哼着歌曲,不时大家做做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和听听学生们讲的笑话。在黑板上没有统一的构图要求和造型标准,老师只规定主题和提供一些创作中需要的简单造型参考。创作过程中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消除其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特别是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合理时,教师就不能用“不对”“太差”此类话扼杀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而要用勉励性的话委婉地说出“不对”之类的话,鼓励学生勇于发问,鼓励他们敢想敢猜,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以激发他们探求结果的兴趣,达到标新立异。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思维
  创造力从何而来?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的思维。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即使有无限的想象力,那想象只能是幻想、空想;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不去诱导,激活不与实践相结合,那种知识只能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知识。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时,既要教学生学会美术的基础知识,又要激活学生联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不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三、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发展个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善于创造性地设想和假设,以实现敢想和标新立异,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达到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来引发学生敢想和标新立异呢?首先运用设疑问难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其次可以借助“原型”,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最后在创作过程中允许反复,在失败成功中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画汗衫》一课时,我提示课题后就谈话设疑:“平时我们穿的汗衫是怎样设计的?”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汗衫设计说说议议,在说谈中存疑激兴,讲解完基础知识后,布置任务激疑:怎样的汗衫既实用又美观?当学生设计好汗衫外形时,我进行了多角度引导,先拿出设计新颖的汗衫实物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从外形的角度去思考外形设计方案,找出色彩搭配方面的最佳组合图案欣赏,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当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感觉不好时,或者在设计中途停止时,我就引导或加以点拨,让他们从失败中解脱出来,启发学生思维,再次设计新方案。
  由于学生在绘画方面的表现各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在教学中因人施教,因势利导,使之都能得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学生创作练习时,作为教师应当尊重他们各人的个性,顺其所长,帮助他们以独特的绘画形式来完成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搜集素材
  美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家说:“知识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把各科教学构成知识圈,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一定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训练能力的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直线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还以我在教学《画汗衫》一课为例,首先在课堂上使学生学到如何设计汗衫的知识,其次带学生到商场去参观汗衫的式样变化,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知识实践化。
  总之,美术教学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学会画些物体,而是为学生构架通往艺术殿堂的阶梯,培养创造能力,使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法很多,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