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1-12-29刘惠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6期
摘 要:音乐对人的内心世界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欣赏音乐时,人们总会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从音乐有利于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音乐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会交往;音乐有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以及音乐有利于陶冶良好性情,铸造完善人格这五方面来进行讨论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程;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一、音乐有利于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新课标明确地指出了:音乐的教育要把审美作为核心,主要是对人的情感世界进行作用。初中生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视野的不断开阔以及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延长等等,会对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不断地进行一些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人生以及世界的认识还是十分欠缺的,可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初中生实行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样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
二、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总会有许多群体性的音乐活动,就像齐唱、齐奏、合唱以及一些歌舞表演,这些都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把音乐作为了学生之间人际交流的桥梁。它对于学生之间团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有利的,当然音乐对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也同样不可忽视,通过这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
三、音乐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会交往
16a239d5faef736e64fda2d068df6a57 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主要就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的一个适应。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对人际关系处理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少的问题存在。从音乐本身来看,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它以一种极强的情感穿透力对任何人之间、任何社会之间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所以对于中学来说,要尽可能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
首先音乐对情绪具有调节功能,音乐能够使人的亲近感增强,能够对交往过程中的紧张气氛进行缓解,并且能使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敞开,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形成团结互助的健康的心理倾向。其次音乐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是一种群体性活动,注重的是集体参与,在这一种相互配合以及相互协调的音乐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变得比较直接,通过这一过程的相互之间的意见的讨论,能够使彼此间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从而使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所以音乐活动在对学生之间的距离的缩短、学生之间隔阂的消除、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音乐有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
音乐要素的构造是各不相同的,在这些各不相同并各有特色的要素中形成的乐曲的表现力以及感染力是十分巨大的。音乐对人类所有的情感都能够体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的各种情绪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音乐可以培养人健康的情感,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五、音乐有利于陶冶良好性情,铸造完善人格
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核心所在,那么心理素质的高低是由人格决定的,中学生处于人格构建的重要时期,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来促进其心理健康。而音乐在对陶冶性情以及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音乐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它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音乐教育者要对这一点进行充分的认识,牢固树立起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以学生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使音乐的这种特殊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把音乐渗透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