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

2011-12-29赵丽荣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6期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谚语深深地渗透了现代教育德育主体模式的理论:即培养学生最基本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和德育管理工作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性。我认为无论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能形成优秀的集体;个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有似锦的前程。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我校值周工作始终坚持开展“日查、周结”的常规教育活动。
  日查:每天由值周师生按年级根据文明礼貌、爱校守纪、集会纪律、仪表卫生等养成教育内容,全天进行细致检查,量化评比。各包干区设立文明礼仪、卫生安全监督岗,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周结:每周由值周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各班每日(利用晨读时间):坚持背诵古诗,名人名言,成语接龙练习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或读书心得。每月班主任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都有计划开展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如,读书竞赛、数学竞赛、弟子规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班主任都要撰写一份学困生转化案例,并耐心细致、满腔热情地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三、学校联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运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开展好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家长评,以评价促养成,使学生外化行为转变为内驱力,实现学校、家庭、学生教育思想大统一,产生正效应。
  2.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例如,教师处处带头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事事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的培训,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要从落实教育常规入手,从自身做起,如,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
  四、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我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校园文明之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能过“评选校园文明之星”“五小活动”“养成十个道德好习惯”“《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竞赛”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形成良好的习惯。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如校园文明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值周生行等,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五、注重环境渲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充分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将“友善待人,诚信做事”的校训悬挂于墙壁上:教学楼内除在墙壁上张贴格言警句、行为规范准则外,还在各楼层用展板张贴了学生自己的一些书法美术作品。各处标语牌上的用语注重了服务于人,尊重于人的准则,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用欣赏眼光看待学生等,增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实效性。就连校园内花坛里也插上了温馨的警示语牌,(像“花儿微微笑,请你挠一挠。”小草睡了,脚步轻轻;小花睡了,脚步静静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用远大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培养班集体,让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顺利成才。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宁安市江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