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方式与有效课堂初探

2011-12-29陈桂荣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6期

  摘 要: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阐述了改变学习方式和有效课堂的必然性,并且说明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有效课堂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习方式;课堂;有效;自主;和谐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受到老师的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方式不活、效果不好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来提高教学效果是解答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进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高度的文化意识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提升理念,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变革
  美国著名作家、学者威廉A.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它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要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认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1.让“我要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习,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精力就会非常集中,并且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很好地发挥出来了。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以语言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兴趣,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的境界,从而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2.让“我能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
  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而激励教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教育失败的显例。激励教育是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通过激发、鼓励学生,使之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将激励者的期望与被激励者内心的愿望融合为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必须转变评价观念,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成功不分大小,只要进步了就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师生一起分享每个学生成功与快乐的时候,让每一个孩子切实体验到“我能学”,使之不断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3.让“学有用”成为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个人成长的联系,自主学习的成果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刻有这么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格言强调,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亲自动手实践,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亲自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晚报的体育版,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一位明星。这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研究报纸惯用的版块设计方案,获得远非传统教学方法所能比拟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为本、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要求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旨在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和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以深刻的体验。这里的“课堂”,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之剧场”。就拿过去的自然科学与现在的科学相比,过去为了了解青蛙的生理结构我们不惜抓几只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剖,血淋淋的,惨不忍睹。而如今的教材你是看不到这样的一幕了。观察蜗牛的实验完成后,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把他们放回大自然。很明显我们是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从小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2.平等交流,构建和谐课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情感交流为背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目标,并以开放性、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显著特征的多边互动的系统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氛围的民主、平等、和谐化是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方法。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是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3.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始终明确一个道理:是学生要学习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的,而不能让学生光看我们的表演,而自身得不到训练。我们在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很自然地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
  (2)要提高自学的兴趣,特别要注重知识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是有用的。
  (3)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授课与解释,与学生自学、讨论、发言、实践、操作的比例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实际操作。严防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
  (4)把课堂还给学生,应面对全班全体学生,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爱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比如,课堂里不要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也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5)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求老师要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基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诗人。”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是需要理论作为指导,理论越丰富、扎实、教学实施起来就越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教师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过去,但他们希望改变学生的态度,并能让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变革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相当大,还有许多现实的问题困惑着广大教师,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做好这篇新课改的大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洪亮.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