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011-12-29佟鹏翼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6期

  新课程强调教育的工具性,更强调教育的人文功能——关注人的生存,使人成为人。教育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认知,更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以“成人”为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成为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要以饱满激情投入教学改革中,不断学习,大胆尝试,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努力。
  一、育人思想上坚持人本意识
  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并非简单地把知识输送或移植给学生,而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建立教师道德人格,在育人思想上树立人本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规律自身的需要。其一,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道德情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用民主与平等的方式来解决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融洽和谐的育人氛围。其二,要对学生高度信任。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倾向,向每个学生提供使其天赋得以充分发挥、使其取得学习成功的机会。其三,要对学生适度宽容。教师要让学生摆脱束缚和压力,让他们成为寻求真理的“发现者”“探寻者”。
  二、工作态度上遵循服务意识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学生个体人格构成中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除了相互之间的“尊师爱生”的道德关系外,更多地呈现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育工作者归根到底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服务,教师以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来满足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做人的这种特殊需求。这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服务精神的结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教育消费者权益的体现。
  三、行为作风上强化自律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在强调学生在培养道德上的自律性,同样也要认识到教师在培养自身修养上也要具有自律意识。教师要依法执教,就必须要从知法守法的高度自觉增强法律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正确的育人方向,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工作作风上要坚持廉洁从教。
  四、自我提高上强调学习意识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成长恰恰是靠教师的成长所给予的。只有教师成长,才能使他教出有鲜活生命的学生。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习者,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并加以改正,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学习目的不局限于“教”,不是为了获取报酬或奖励,而是通过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
  我们让教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好书育好人,要切实解决教师的困惑,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恪尽职守、履行义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作者单位 河北省保定望都县教师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