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理论的界定及应用价值分析
2011-12-29李鑫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11期
【摘要】社会排斥理论是社会学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引发的新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社会学内涵及拓展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得很多社会矛盾及问题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社会排斥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社会排斥理论 界定 应用价值 社会学 受排斥者
社会排斥理论的兴起
社会排斥最初是在研究贫困问题过程中被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辉煌时期逐渐消逝,经济放缓过程中,出现了以前学界认为是即将要消逝的问题——贫穷。西方学者在对“新贫穷”问题研究中,形成了社会排斥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概念。明确提出社会排斥概念的是RenLenior,他在1974年撰文指出:“‘受排斥者’构成了法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人(受排斥者)包括精神和身体残疾者、自杀者、老年患者、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越轨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的人和社会不适应者。”①伴随西方社会“受排斥者”的不断增加,社会排斥学说逐渐从学术界延伸到政界,关注的焦点由简单的救助贫困扩展到消除社会排斥现象。
社会排斥理论是建立在对社会排斥现象及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重要问题的趋势中得以形成的,通过社会排斥理论的研究视角,社会学研究范畴又扩展了一步,社会问题研究又加深了一层。社会排斥理论关注的问题和解构的社会现实也陆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中国学术界对社会排斥理论的中国化做了很多全新的尝试。
社会排斥理论的界定
社会排斥理论的界定是一个系统性的学术问题,需要从表面现象抽出研究的价值和内涵。社会排斥理论关注四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排斥现象,即所谓的社会排斥概念和定义;二是社会排斥现象发生的社会领域;三是社会排斥现象的属性;四是造成社会排斥现象的原因。
第一,根据研究需要,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需要梳理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排斥解读的来龙去脉,从中找到符合当下中国现实情况的社会排斥定义。1950年,T.H.马歇尔曾在《公民资格与社会阶级》一文中指出:公民资格由市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三部分组成,其中社会权利是影响社会排斥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深受马歇尔学派的影响,社会排斥概念为欧洲委员会所采纳并作为其形成社会政策的核心。欧洲委员会把社会排斥概念更紧密地与社会权没有充分实现这个理念联系起来,它们把社会排斥定义为“涉及到公民的社会权……涉及到一定的生活水平和涉及到参与社会中主要的社会与职业的机会”。西方社会对社会排斥概念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停止,就是西方社会排斥研究界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众多的社会排斥概念都来源于研究视角的不同,所处社会现状的不同,很多研究人员从自身视野和掌握的资料出发,给社会排斥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笔者在大量的概念界定中更倾向于欧盟对社会排斥的界定:社会排斥是一些个体因为贫困、或缺乏基本能力和终身学习机会,或者因为歧视而无法完全参与社会、处于社会边缘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这些个体很少获得工作、收入、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无法参与社会和共同体网络以及活动。欧盟对社会排斥概念界定符合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平等问题,如农民工、流浪人员、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小商小贩等,这些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正是需要用社会排斥理论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第二,社会排斥领域根据受排斥群体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不同及个人遭受社会排斥原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受排斥者存在领域问题是社会群体分化及社会阶层封闭造成的,是社会群体长期受到某种公众待遇的结果。社会排斥领域多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因为他们聚集的区域,或者因为工作环境而把他们归为某一特殊领域。下岗职工群体具有社会排斥领域的特征,同时,具体到某工厂的下岗职工,由于地域等原因,社会排斥领域具有了专指的属性。
第三,社会排斥理论的属性源于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社会学研究范畴对该社会问题的解读;另一个是社会排斥理论所具有的现实基础,社会排斥理论抽象于现实问题,具有实际价值和应用性。
社会性。社会排斥的产生、延续、发展都是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失衡和个体功能性缺失造成的。社会性是社会排斥的根本性属性,也是其发生的范畴所在。
层次性。层次性是指社会排斥的对象具有不同社会层次,排斥对象多数在社会层次中居于弱势地位,不被社会主流群体所接受。如:农民工群体被城市社会排斥,是由于社会结构中的制度、政策迫使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社会,个体特征是经济收入低、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差异等。
过程性。社会排斥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的过程,建国后,贫下中农、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流群体,地主、资产阶级成为社会排斥的对象。改革开放后,社会逐渐多元化,价值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贫穷者成为社会排斥的对象,由此可见,社会排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静止的社会现象。
传承性。社会排斥现象虽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但是其排斥对象的传承却是现实存在的。社会排斥理论的传承性来自于人类社会等级观念,社会阶层划分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社会形成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具有普遍性。社会排斥理论传承性是指社会排斥对象由于受到这种传承性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排斥状态。
最后,造成社会排斥的原因是构建社会排斥理论的基石。造成社会排斥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制度缺陷、历史变迁及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了社会排斥问题,也有由于个体功能性缺陷、个人境遇不好造成的社会排斥问题。社会制度缺陷、变迁等社会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社会失衡,导致社会中部分群体或者个人丧失了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逐渐偏离了主流群体;受排斥者因为伤病、意外、战争等因素造成的身体功能缺失,从而远离社会主流群体,逐渐被边缘化;除了制度和身体上被社会排斥的现象外,还有一种精神排斥,这种排斥既有自我封闭,也有性格与社会格格不入,导致精神上被社会排斥等。
社会排斥理论的应用价值分析
推动社会学向应用领域方向发展。社会排斥理论作为社会学不断探索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实践性、创新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西方社会民主化进程过程中为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反应,是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延伸及维护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同样的问题,由于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原因不同,具有了不同的研究内涵和外延。
社会排斥理论的创新价值推动了社会学领域研究向应用方向发展,社会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理论性一直走在研究的前列,但归根结底,社会学研究要应用到社会实际当中,社会排斥理论来自于现实社会,是现实社会实际问题催生了该理论的诞生和完善,同时,该理论通过学理性的提炼和升华,成为具有指导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价值。
社会排斥理论的社会应用价值分析。社会排斥理论是对现实社会问题深度剖析得出的理论。首先,该理论帮助社会救助机构和服务机构更深入了解和观察受排斥者的生活状况和个体特征。
其次,社会排斥理论具有宏观应用价值。社会排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贫穷问题分析、弱势群体分析,其关键因素在于社会排斥理论建构的是一个宏观的社会学观察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各方面的因素都能清楚地得到认识。而且,该理论尤其重视国家及政策层面对解决该问题的影响,因此,社会排斥理论才逐渐被欧洲等国家作为政策咨询的核心理论,甚至以此来组建相关部门机构,负责与该理论相对应的社会问题。
最后,社会排斥理论社会应用性越来越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也从贫穷扩展到疾病救助、社会福利、流动人口管理等问题,社会排斥理论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社会福利为例,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视野下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再是简单的救助和帮扶,不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质量,而是通过社会互助、继续教育、医疗保障等方法加强弱势群体抗风险能力。
推动体制、机制及政策向受排斥者倾斜。社会排斥理论推动国家在体制、机制及政策层面向受排斥者倾斜。造成排斥的原因是个体的功能性缺失和不可抗拒的外因,但最重要的是国家在减少受排斥者存在问题上缺少系统性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整个社会对受排斥者生存状况的重视,更没有把该问题上升到国家体制层面考虑。
伴随我国现代化社会进程步伐的加快,国家财富的迅速增长,关注由于发展等问题造成的社会排斥现象已经到了非常必要的时刻,他们的生存状况及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缺失,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社会排斥理论揭示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性,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和减少受排斥者的数量,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影响和谐社会。
社会排斥理论可以作为制定减少受排斥者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社会排斥理论的界定可以考察受排斥者的属性及受排斥的原因,从而为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注释
①“工业重建与社会排斥概念的形成”,http://www.china-labor.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