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习口诀(下)
2011-12-29聂翔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1年1期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普遍无孤立,本身固有忌随意①。
联系多样要分析,时地条件为转移②。
整体部分之关系,正确理解有意义③。
完整准确认事物,系统优化来考虑④。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普遍联系引发展,万事万物都在变⑤。
前进上升是实质,生生不息无尽头⑥。
前途光明道路弯,充满信心迎考验⑦。
量质互变不停歇,点滴做起抓时机⑧。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矛盾观,变化发展动力源⑨。
普遍特殊紧相联,不同场合把身翻⑩。
坚持辩证分析法,两点重点要齐全11。
认识事物解矛盾,具体分析最根本12。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辩证否定是扬弃,创新继承分仔细13。
革命批判不崇拜,善于开拓新境界14。
社会发展和进步,动力在于创新促15。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做决定,社会意识反作用16。
普遍规律定方向,基本矛盾来推动17。
前进上升总趋势,发展动力有不同18。
人民群众创历史,作用地位意义重19。
群众观点和路线,革命建设它保证20。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的价值两方面,评价主要看贡献21。
价值导向意义大,影响选择和评价22。
价值判选有特点,与时俱进防片面23。
判选正确之要求,人民利益遵规律24。
劳动奉献价值源,主客条件利用全25。
注解: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联系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⑤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发展的普遍性。
⑥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没有发展就不会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不会有现代科技,因此发展是没有尽头的。
⑦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⑧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是扬弃。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4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15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新的矛盾,并促进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6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它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8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仍然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的形式加以解决。因此,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9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理论观点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