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体育教材规范化的必要性分析
2011-12-29曹豪申德利
体育教学 2011年2期
体育教材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参考材料,它的问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几个版本的教材而言,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尤其教材不够规范,诸如教材的逻辑性、层次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体育教材“规范化”释义
提出体育教材“规范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结构的逻辑性上;二是各学段内容安排的层次性上;三是教材前后、学生与教师用书的表述一致性上,尤其是专业术语表述的准确性上等方面。本研究在分析比较几个版本的体育教材时,发现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之中,为了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本研究提出了体育教材编写应注重“规范化”的必要性。
二、现行体育教材存在的诸多问题
1.内外逻辑链扭曲现象
就基础教育的体育教材而言,实际上内外部隐含着两个逻辑链条。外部链条是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材之间的逻辑性;内部链条是各学段内部内容之间的逻辑性或结构之间的逻辑性。
“扭曲”顾名思义不正常,或逻辑性不强,内外部逻辑链条的扭曲现象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从总体来看似乎符合逻辑且有一定的难易梯度,但实际上当我们进一步分析各类运动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却发现,有些内容存在着反复安排,如前滚翻小学有初中还有。又如足球技术教学初中教材中安排的内容是“踢球、停球、运球、抢截球、头顶球、掷界外球”,同一版本的高中教材中安排的足球技术学习内容是:“(1)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2)停球:脚内侧停球、脚外侧停球、脚背正面停空中球、大腿停球、胸部停球;(3)运球:脚内侧运球、脚外侧运球;(4)头顶球:原地向前顶球、原地向侧顶球、跳起向前顶球、跳起向侧顶球;(5)抢截球:正面抢球、侧面抢球”。高中教材比初中教材在足球技术安排上只是更加具体些,也就是说列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如踢球中需要学习的是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等。实际上,从这两个学段的足球教学内容来看初中的教学内容为六项技术,而高中的教学内容却只有五项技术,这种倒挂现象不知其设计的出发点何在。
2.教材内部体例逻辑不清
任何一本教材其体例都应该十分清晰,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蕴含其中,但是,有些教材却明显出现体例缺乏逻辑性。就拿教材中的“跳绳”来说,个别教材就存在该问题。如某一版本七年级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是这样呈现的:
上面所呈现的内容“(八)跳长绳”与前面的“跳短绳”存在着逻辑不清晰现象。让人困惑的是,“跳短绳”中怎么能够包含“跳长绳”呢?
另外出现了专门性练习和运动项目本身层次性混淆的现象。如跑这个内容的介绍中出现了如下列举方式:
其中,“跨栏跑”、“接力跑”与“小步跑”、“后蹬跑”、“高抬腿跑”等不属同一类。前者属于跑类项目,后者属于跑的辅助练习手段。
3.教材内部结构过于繁杂
现在的教材版本体例繁杂,同一版本自身体例也不够清晰明了,从形式上来看摒弃了过去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练习方法”等一目了然的罗列方式,而是一些摸不着头脑的缺乏明显逻辑主线的所谓的“创新”标题。有的甚至是看完一连串的图例也未能找到该项技术的名称。如有一版本高一的教材中,连续的五幅图解都是显示的推铅球动作,而且有较为详细的“滑步”和“最后用力”的动作要领,可是文中却未注明该项运动,最后连一个“以铅球为例”都没有找到。这样的教材呈现方式是什么?是一时的疏忽忘记了动作名称的书写,还是为了追求新意?
体育教材中有的版本中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体例,也就是说内部结构体系的混乱现象。如有一个版本的教材中出现了:“(三)压步滑行(弯道滑行)1.弯道滑行;2.压步滑行”。从这个结构中,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压步滑行”中主要介绍弯道滑行,也就是说弯道滑行包含在压步滑行中的内容。另一种理解可能是压步滑行又叫做弯道滑行,但是,当我们从接下来的两部分介绍的时候,又让人感觉到弯道滑行和压步滑行是两种并列的滑冰技术。这种表述上的不清晰,难以让人真正地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
4.基本技术与战术概念混淆
有的版本的教材有时呈现出技战术不分等现象,如某一版本的初中教材教师用书中,标题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下面紧接着罗列了8个条目,如下框所示:
从上述罗列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6)(7)(8)是技术还是战术?如果是战术的话将其并列在篮球基本技术之下是不妥的。这样的教材很容易对人产生误导。
5.个别术语表述错误现象明显
从教材和教参内容来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关键内容出现了不一致现象,有时甚至是错误现象。甚至同一个版本,同一本教材或教参中就出现前后不一致现象。如某版本初中教材教师用书中,篮球教学内容的表述有“原地单手臂上投篮技术”和“运球接进行间单手臂上投篮技术”,而接下来的教学指导中又分别表述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和“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可以看出,前者在一个基本技术名称上出现了三处错误,即“行进间”说成了“进行间”,“肩上”说成了“臂上”,“高手投篮”说成了“投篮技术”。
体育学科无论是作为教材也好,作为教参也好,出现这样的错误问题,实在令人担忧,关键的技术名称就能出现如此多的错误,还有哪些地方不出现错误呢?
专业术语出错现象还有如将“角力”写成“较力”等。“腾越”写成“腾跃”等技术动作名称错误现象屡见不鲜。还有的教材中把“手型、步型”错误地写成“手形、步形”。
除此之外,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术语的不一致性,学生用书“健身棍”,教师用书中介绍的是“健身短棍”等。
三、基础教育体育教材“规范化”的必要性分析
1.体育学科的发展期待着教材内容“基础”与“提高”明确的层次性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学科的教材内容缺乏明显的基础性,项目与项目之间也未排出个先后顺序,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如英语,最先学习的是26个字母,从掌握词汇的量和难易程度上,也都有相对较明确的规定。再如数学,小学要学习的是基础的加减乘除,初中要学习方程函数,高中要学习几何代数等等,从来不会有顺序的颠倒,也就是说这些学科的教材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整个基础教育都有一个成熟的稳定的结构,而体育学科长期以来这个问题都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如果有人问我们体育学科如何打基础?哪些是打基础的内容?我想未必有人能够清楚地说出准确的答案。由此可见,作为一门学科发展来讲,这个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对现有教材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如前滚翻作为新授内容反复在不同学段出现,还有更为严重的现象,某版本在高中教材中出现了低龄化的各种走跑的游戏教学。
2.“提高教育质量”体育学科需要首先提高教材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战略决策。而体育学科教材目前连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话,提高教学质量从何谈起?提高教材质量首应引起教材编著者和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教材质量“低劣”,甚至“错误”,何以谈提高教育质量?从对现行基础教育体育教材的研究中发现,除了教材本身内部的逻辑性不强,片面追求创新设计导致的结构繁杂现象以外,运动技战术分类错误、技术术语表述错误等现象更是教材低质量的问题。
3.体育课程改革需要更加规范的体育教材与内容
第八次体育新课程改革,在教材内容方面,课程标准上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不见了过去大纲中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时数安排,而且是以目标引领内容的形式,留给体育教师有更大的选择教材的权利和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老师有较多的主动权了,一定程度上“想教什么教什么”,“能教什么教什么”得到了满足,但是“该教什么教什么”却更加淡化了。使得本来就不具有明显基础性和逻辑性的体育教材几乎又回到了原点。改革的步子是迈出去了,老师们也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尝试了改革,但就教材而言,或更确切地说就教学的内容而言,却没有实质性的改进。而体育课程改革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一样,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是要进步,要使该学科更加完善和成熟,由此,规范体育教材也势在必行。
4.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高质量体育教材为基础
终身参与体育锻炼不只是对学生的期待,而且是对全体国民的期盼,但是人们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和终身锻炼能力的获得是在学校期间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教材内容体系和结构来看不利于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和培养,也就是说还不能足以满足学生终身体育的要求。规范化的体育教材除了具有较强的逻辑体系和避免错误以外,考虑到学生终身体育也是教材改革的核心,要想满足这种要求,我们的体育教材就需要在一些能作为学生终身锻炼的项目上延长开设时间和改进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尤其加强一些终身体育项目学习和科学锻炼方法内容的充实,从而使得体育教材增加其实用性和重要价值体现。由此,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低级重复的内容尽量避免,螺旋上升式的有价值的内容重复是需要的,如篮球项目,小学生是小篮球,以游戏的形式组织篮球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丰富有趣的练习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体验篮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初中学生可以传授正规的篮球基本技术,但是基于初中生处于青春逆反期,教材中尤其是教师用书中需要加大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改变过去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单项技术的教学,变为从篮球竞赛作为教学起点的领会教学,在体验中感受到掌握某项技术的重要性,如学生在比赛中投篮不中,在运球中时常被对手抢断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而高中学段的学生,就篮球项目而言,已经基本掌握了篮球的几大技术,需要在熟练的基础上,加强篮球技能的提高,并介绍一定的战术,使其能够终身参与该项目的运动。也就是说,就篮球运动而言,通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的学习,让学生有个完整的篮球运动的概念,包括基本知识、技术、战术等。这些知识和技能应该是相对系统的,这样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学了12年的体育什么都没有学会”的尴尬了。
四、结束语
体育教材对于体育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在历经多次课程改革以后,体育教材仍不够规范,还存在逻辑性不强、学段之间衔接不起来、专业术语表述不清等问题,基于当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大背景,在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重要目标要求下,规范体育教材提高教材质量已刻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