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16人团体操队形微探
2011-12-29陈健
体育教学 2011年2期
在学校演练团体操,必须符合学校工作的特性,那就是“短时”“易练”“高效”。传统意义上那种有较多表演者参与的,有“复杂(综合)队形”变换的团体操是限制和阻碍学校团体操开展的主要因素。那么,有没有一种队形简单而又美观多样、练习时间短而收效甚快的练习方法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16人团体操队形练习法”,就能在很快时间内(1-2个课时)实现学校团体操演练的愿望,从而达到“一子之动,全盘皆活”的效果。
团体操的排练一般是从先确定队形开始的。队形变化设计其实就是要在展演过程中让观众有不同的感受,提升视觉享受。“16人团体操队形”变化有规律,符合现场以及表演者的实际,能让观众一目了然,耳目一新。它既可以单独演练,也可以作为大型团体操的一个基本单位模块,化整为零、分头演练,以一带全、以小见大;最后再无缝拼接、集合展示。本文以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动作技术为载体,就“16人团体操队形”的运用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化整为零分头演练
“16人团体操队形”是把大片的兵团操练队形分割成以16人为基本的单位模块(一个班级可以出到3个组),化整为零,分头演练;对形成的这部分进行“区域整体教学”,即所有的动作技术,特别是队形编排、调度等都在这16个人以及他们所活动的区域当中完成。
相关说明:
定位图就是学生在这个图形上做操的定位,它所处的时间分两个部分,即每节操的第1个8拍至第3个8拍和每节操的第5个时自至第7个8拍。
跑位图就是由上一组的定位图“变化”成为下一组定位图的中间环节,所有下一组的跑位图就是上一组的定位图,只不过加上了流动的对象和流动的先后路线。跑位图在操中所处的时间也分两个部分,即双数跑位图(No.02、04……)是上一节操的第8个8拍,由上一节操跑到本节操的位置;单数跑位图(No.03、05……)是本节操的第4个8拍,由本节操的上半部分跑到本节操下半部分的位置。
图表示学生在原点活动。
图→争表示在操的第4个8拍和第8个8拍所进行活动的学生以及流动路线。
图→表示在操的第4个8拍的后4拍和第8个8拍的后4拍所进行活动的学生以及流动路线。
1.“1 6人团体操队形”的基本队形
“16人团体操队形”的基本队形(也称满天星站位)是在6米×6米(小学生)或者7.5米×7.5米(中学生)的地面上打上前后左右间隔2米或者2.5米的16个点。16人每人站一个点,他们的活动范围在整个方阵前后左右半格的区域之内。(如图1)
团体操“满天星”站位是组成其他所有队形的基础,它既可以理解成纵队队形、横队队形,又可以理解成斜队队形、几何队形。
在“满天星”这个基本站位点上我们安排《舞动青春》的预备节,预备节共有4个8拍组成,前3个8拍用来做操,后1个8拍用来变换第一节“伸展运动”的队形。
2.“1 6人团体操队形”的纵队队形
纵队队形有前后错位的4路纵队→2路纵队→前分后并的4路纵队→满天星。在这个队形中完成《舞动青春》的第一节“伸展运动”和第二节“扩胸运动”。(如图2、3、4、5)
图4和图5是《舞动青春》第二节“扩胸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3.“1 6人团体操队形”的横队队形
横队队形有工字横队→2列横队→左右错位的4列横队→满天星。在这个队形中完成《舞动青春》的第三节“踢腿运动”和第四节“体侧运动”。(如图6、7、8、9)
图6和图7是《舞动青春》第三节“踢腿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图8和图9是《舞动青春》第四节“体侧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4.“1 6人团体操队形”的斜队队形
斜队队形有向左斜队→向右斜队→人字斜队→满天星。在这个队形中完成《舞动青春》的第五节“体转运动”和第六节“腹背运动”。(如图10、11、12、13)
图10和图11是《舞动青春》第五节“体转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建议这一节操16人2次斜线到位后分别面向斜线做“体转运动”。图12和图13是《舞动青春》第六节“腹背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5.“1 6人团体操队形”的几何队彩
几何队形有口字几何→十字几何→圆形几何→满天星。在这个队形中完成《舞动青春》的第七节“跳跃运动”和第八节“整理运动”。
建议:图14、15、16的学生做操都面向圆心。(如图14、15、16、17)
图14和图15是《舞动青春》第七节“跳跃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图16和图17是《舞动青春》第八节“整理运动”的跑位图和定位图。
二、无缝对接集合展示
“16人团体操队形”是一个完整的微型团体单位,是大型团体操的一个基本单位“模块”,如果按横3纵2的比例把“模块”以横3块,纵2块排列,就是小型的团体操(约合2个班级);如果按横6块,纵4块排列,就是中型的团体操了(约合8个班级);如果按横9块,纵6块排列,就是大型的团体操(约合18个班级)。因为动作队形一致,所以大大地节省了合练的时间。
把“16人团体操队形”按横3纵2的比例排列成小型团体操的平面效果是:
1.“16人团体操队形”×6的基本队形(如图18)
2.“16人团体操队形”×6的纵队队形(如图1g、20、21、22)
3.“16人团体操队形”×6的横队队形(如图23、24、25、26)
4.“16人团体操队形”×6的斜队队形(如图27、28、29、30)
5.“16人团体操队形”×6的几何队形(如图31、52、55、54)
结语
“16人团体操队形”仅仅是向大家提供一个由极少人数参与的微型团体操的队形,抓住了“16人”就相当于抓住了团体操的“千军万马”。大型团体操顾名思义是大兵团操练,组织者既要解决人数问题,又要处理场地问题,这也是学校开展这项活动的困难之处。“16人团体操队形”虽不及大型团体操那样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却也能为枯燥的广播体操活动增色添彩,为没有机会接触团体操的师生创造一个可以亲自尝试的舞台。因为人数少而便于集中训练,便于即时修正,特别适合在中小学校中开展。以上是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陋见,愿候教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