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综述

2011-12-29赵立

体育教学 2011年2期

  一、论文评审过程及结果
  
  1.主办、承办与征文对象
  本次活动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承办。征文对象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卫生课程教师及相关科研、管理人员。
  
  2.征文范围及数量
  征文范围力求反映北京市近几年来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征文显示,论文来自北京市19个区县(东城、西城与宣武、崇文未合并前)。体育课程标准贯彻的实证研究、阳光体育及学生体质研究成为热门问题。
  3.论文评审原则及评审结果
  大会组成评审委员会,聘请北京地区有关学校体育卫生方面的专家、学者,按照专题进行分组,对报送论文进行评审。评审坚持公平性、科学性、新颖性、效益性、实用性及创新性的原则,最终评审出一等奖46篇,二等奖109篇,三等奖189篇,获奖率为44.85%。
  
  二、论文质量分析
  
  1.关于选题
  纵观本次评审的论文选题,我们首先看到,不少论文是紧跟实践和实现中央七号文件精神,围绕解决“三体”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涉及到2+1活动、大课间、
  “每天锻炼一小时”等。
  与以往一样,本届论文的重头戏是围绕体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选题注重了反映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和成果,例如:“高中模块教学研究”“北京市育才学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跳绳对我校初二学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东城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分析”等。
  本届论文选题的新颖之处在于,部分老师关注到自身成长的问题,例如:“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北京市体育教师体育文化素质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的研究”“2009年廷庆县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数据分析”等。
  选题与题目表达的不足有,选题与题目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术和认识上的问题。细观论文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的内涵远远小于题目的内涵。研究对象的内涵也远远小于题目的内涵。从题目上来看,“题目几乎无边界”,大题小做是一个老问题。
  2.关于研究方法
  从评审专家反馈意见来看,多数论文都按照格式介绍了研究方法,例如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介绍的过程更细腻、更准确、更完整,可以使你在看方法介绍时,就感到其研究的过程是可靠的、全面的、逻辑的,其用数据支撑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正确的。这比往届有明显进步。
  获奖论文对研究过程、步骤有较清晰的研究设计思路,掌握了科研基本程序。可以说,本届论文总结性、经验性的文章比前一届少,表明我们的教师重视科学的研究,提高了研究的技术水平。
  但是,研究方法选用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不到位;实验方法四大要素,即受试对象、施加因素、指标选取、实验操作ralMXr6JiSCkz0s4Yor+yQ==与控制介绍不完整、不严谨,这些显示出我们的教师在科研基本功上的不足。
  3.关于论文的格式与表达
  论文的格式不仅是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更是评价优秀论文的条件。不按照格式撰写会使研究的内容逻辑混乱,甚至缺失。我们看到,被选取的论文特别是好的论文,其格式完整、正确,表图及参考文献表示规范,附有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
  我们同时看到,部分论文撰写的格式不规范、不完整。这样的论文录取率就会很低。因格式与表达不好失去录取的机会是很可惜的。
  关于表达,体育科研论文中涉及的有关概念必须准确,科学表达。我们认为,自身对有些概念不理解,就不能擅自引用,更不能杜撰一些鲜为人知的概念。概念的形成是对事物科学地、逻辑地归纳的结果,自造概念不是创新,而是标新,这是不可取的。
  有些论文错字、别字、病句比比皆是,甚至自编一些别人不懂的词汇,反映了作者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去研究、审核、校正。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对学术的专业态度和对自己的负责问题。
  关于论文的结论,好的论文,其得出的结论是科学运用研究方法后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是科学有据的、简练的,其建议也是针对结论而言的。
  但是,审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文章的结论是经验型的、与研究方法无关的,其建议更是没有实际采纳的意义。这一切需要改进,需要加强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
  4.关于学术道德
  从评审的过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研究者能够本着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参与学术研究。他们报送的论文具有很高的信度,很高的价值,是自己劳动的成果。但也有少数论文中出现了不讲学术道德的抄袭和剽窃现象,甚至出现了雷同或数据“大挪移”的论文。
  科学界学术腐败的问题屡屡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科技工作者在不良社会环境下自身科学精神失落、道德修养缺失;二是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合理的科学评估体系和办法,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因此,作为评审委员会,对于这种在论文中确有雷同和抄袭的行为,我们的态度是坚决取消其参加评审的资格。
  
  三、几点建议
  
  本次入选论文无论从选题角度上,还是从研究方法选用上,其质量比以往都有所提高,充分说明了当今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科研水平也在逐渐提升,这是可喜的现象。为了使中小学体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够“比翼齐飞”,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当前教育领域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应继续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的重点攻关课题,认真贯彻中央七号文件精神,尽快找出增进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2.市教委及学会应倡导中小学体育教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紧随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结合当前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相关和持续的研究,反对“黑猫白猫不抓老鼠,都说自己有特色的庸俗现象”。
  3.相关部门在对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的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科研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体育教师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强自立,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更上一层楼而努力。要关注多单位,尤其是加强中小学同高校之间的合作,以实现人力、场地和科研资源的共享。
  4.体育教师应端正学术态度,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弘扬学术正气,加强团队合作,写出好作品。坚决反对剽窃、抄袭、杜撰试验现象。做真题,真做题,坚持下去,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科研水平—定会更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