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就是不容替代
2011-12-29王子朴
体育教学 2011年2期
一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点明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其中的核心就是教师专业化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又如何体现专业化?这里面有很多答案,也有许多观点,综其所述,不过就是专业内部本身成熟度和职业外部社会认可度而已。
先从社会认可度来看一下我们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作为外部层面的社会因素而言,这一点比较直观,所以分析起来容易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专业声望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吸引力。从这些内容上来看,似乎我们体育教师的职业外部社会认可度不是很高。
再从专业内部本身的成熟度来看,似乎也不容乐观。专业成熟度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成熟程度、专业组织、制度成熟程度和专业精神水平等,这么说起来有点复杂或者说教条,换句雅俗共赏的话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可替代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体育教师的可替代程度较之数理化等专业科目似乎更容易一些,这也是在有些学校、有些地区体育教师结构性欠缺的原因之一。
发现问题由表及里,解决问题恐怕应该从内部入手了。本身这里面的内因又是其外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专业成熟度,教师的社会地位等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有时候我们在抱怨作为体育教师的经济待遇少,社会地位底,职业吸引力不强等时,是否思考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替代程度为什么高这一命题。一个学校如果离开了体育教师就不转时,也许前面的抱怨就灰飞烟灭了。
替代原则,或者说替代效应,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通俗一点理解就是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带来的另外一种可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化。比如肉类价格上涨了,老百姓可以去买没有上涨的副食品,生活也可以不受太大影响,毕竟它们之间可以替代。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时,自然在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些地方,有些学校就用其它专业的老师来取代,所以说有些地区教师编制倒不缺编,但体育老师却缺乏,就是这种其他学科占用了体育教师的名额所致。
体育教育的改革如果就从体育教师入手的话,紧紧围绕着体育教师专业自身完善,成熟和分化水平着眼,体育专业知识掌握的融会贯通,体育技能熟练的不容替代,加之其敬业精神,自然体育教师行业制度的完善也指日可待。如此一来,哪个可以替代?谁又敢来替代?到那时,作为体育教师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其附带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也就有从谈起了,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吸引力相信也会让有识之士趋之若鹜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也就形成了。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其实就这么简单,练好自身内功,所有的外部因素呼之欲出。一句话,体育教师不容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