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设计

2011-12-29谢亨渊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1期

  [摘要]消费文化背景下,在设计领域,为女性设计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女性设计师的作品以及她们的设计表现、情感表达也逐步受到重视。关注女性设计,将有利于社会物质文化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女性在设计行业和新经济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女性与设计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消费文化 为女性设计 女性主导的设计 社会现状
  
  在消费文化这一大的时代背境下,对女性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和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女性群体在设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以及这一特点对男性社会和整个社会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设计活动进行解读,进而研究女性设计活动本身的社会分工、社会地位与自身需求。
  
  为女性而设计
  
  如果说消费者是消费文化中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作为消费主力、引领消费潮流的女性自然而然也就是消费文化中的主导。国内外调研机构统计,女性是大多数家庭消费品的采购者。在家庭生活中,女性不仅拥有对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进行购买的决策权,同时作为主妇、母亲、女儿、妻子等多重角色的她们还拥有绝大多数家庭用品、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的购买权。在美国,一家女性营销公司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家庭总花销的80%由女性决定,所有购买行为的83%由女性来完成,同时,女性还平均拥有家庭所有股票中的53%。这一调查结论显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女性地位的逐渐上升,她们在家庭消费中早已不仅仅扮演“保姆”、“管家”等从属性角色,而是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权,由于她们强烈的购买意愿、丰富的购买行为和强大的购买力,彻底动摇了各类企业根深蒂同的传统营销观念,女性消费群体已然成为现代企业“追捧”的核心对象。目前,除了一些较为传统的产品外,许多以往以男性为核心消费群体的行业,如汽车行业、金融服务、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和旅游业等,都正在积极转变产品设计理念和行业服务方式,逐步把女性视为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尽一切可能迎合女性消费者的口味、吸引女性消费群体的关注。这一趋势,不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情况也与之类似。可以说,现代女性对消费文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为消费数量的转变,更可贵的是体现为对消费理念的引导。当代女性的审美观念,往往主导着企业产品的流行趋势,把握着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
  男性为女性设计。起源于西方的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遍布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女性自己的思想被认为不值得表达也不受到关注,同时,女性也可悲地从男性眼里去看世界、看自己,这种现象,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世界更是明显。这种传统的、历史的片面看法直接影响了女性设计的发展,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女性都是以“消费者”的角色登台亮相。女性这种主动或被动地安于现状的“享受”也导致了社会审美的相对确定性。长期以来,男性的视角成为了整个社会审美标准的主流,因此也出现了大量体现着这一标准的词汇,如庄严、雄伟、大气、磅礴、简洁、端庄、肃穆等,而如静谧、柔美、洁净、优雅、清淡、柔和、舒适等体现着女性气质审美观的词汇却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流行于欧洲,明显带有女性色彩的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家具、绘画等作品,在那些以男性审美起主导作用的历史学家和批评家的眼里就是娇柔、造作、繁杂,属于低俗的位置。因此,可以这样说,在这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是男性在为女性、为女性产品进行规划和设计。这种态势目前正趋向减弱,但不会消失。
  女性为女性设计。随着女性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展与深入,女性的审美需求也深入到各个领域,同时,女性设计师的女性气质也渗透到各个设计行为之中。目前不少企业在开发针对女性所使用的新产品时,特意采用女性设计师来进行设计。在“为女性设计”的活动中,女性设计师相对于男性设计师而言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当然我们不能通过性别来衡量设计师的优劣,或者是判断他(她)能否胜任为女性设计的工作,但不能否认的是,不同性别的设计师其设计行为是会产生差异的。这种有意识地采用女性设计师的做法,是要求女性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以设计师的身份进行设计而且还应该是具有女性的角色特征的产品目标用户。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设计师可以其个人的喜好左右设计的始末,女性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作为参与者身份时的尺度,避免将个人的偏好扩大为女性目标用户的喜好。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在于女性设计师一方面要将自己作为目标产品消费者,作为一个普通的女性消费者发掘出新的设计方向,另一方面要利用对自身性别特征,如生理特征、性格特征、审美心理、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了解优势,去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相对于男性来说更能够关注女性真正的需要,给予她们关怀和爱护。目前已有众多企业利用女性对其自身的了解优势,采用女性设计师来专门为女性设计。比如,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推出一款以30多岁的年轻女性为目标顾客群,完全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特殊规格车,适合家庭使用的功能性很强的车型——“sports F”,而它的研发小组成员则是由五位女性组成的。
  
  女性主导的设计
  
  在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中,男性设计师一直以来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并且贡献良多,成就大师者也多为男性,他们都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当中自然包括众多为女性设计的产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走上职业化道路,女性设计师也在日益增加之中,女性那独有的设计感觉和能力是这个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对生活的关照与思考角度又显得尤为突出。尤其在以女性为主要设计对象的时装界,女性利用对自身身体和品味的了解这一优势,从而获得成功,因此出现了像加布里埃尔‘香奈尔(Gabrielle Chanel)等众多杰出女性时装设计师。同样在工业设计界,女性设计师也越来越多,如索菲娅‘拉格科威斯特(Sofia Lagerkvist)、夏洛特·霍德·蓝科(Charlotte VOFI der Lancken)、安娜-林德格林(Anna Lin-dFeD)和凯特娅·萨瓦特鲁姆(Katja s' vstr'm)。这四位女性组成的瑞典设计团队Front Design,她们在科技的运用上比起男性设计师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更加人性化。她们利用动物的活动轨迹赋予了产品独一无二的形态:盘根错节的灯罩原来是取材于苍蝇围绕灯泡飞舞的轨迹;外型像百合花一样的花瓶原来始祖竟是狗在雪地中觅食挖出来的孔;长得有点像望远镜的台灯原来拷贝的是兔子在地上的洞穴形状等众多产品。
  女性主导,已经超越了“女性为女性设计”的实践操作层面,它更多的是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独立性、表达意识的自我性。女性主导的设计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女性设计的创新能力上。女性创新能力的分析是女性没计行为研究中的重点,是女性设计行为更具体化的表现。女性设计行为包括女性视角中的女性气质、女性思维、女性语言和女性价值观等,更能体现其社会核心价值,也即女性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在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以及可以从女性本身性别特色中赋予设计以从性别差异中可以表达和引起女性消费者共鸣的符号,并由此产生女性以集团购买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于上述设计作品的批判性,包括追随性的购买行为或性别意义上的排斥,达到女性设计师在设计创造过程中对于社会核心价值的实现。其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女性设计师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性对于同性别群体消费者消费观念、消费期待进行恰当的符号学表现形式,从而使设计师对于设计品得到性别意义上的完美表现,同时也能够使同性别的消费者获得产品功能上的利益和审美上的享受。
  谈到女性主导或创造的设计,就不能不提到作为主角的女性设计师。过去的女性是处于一种父权制的环境中的,因而对于女性设计师来说,社会评价是附属于父权制下的评价,其社会价值也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而她们本身的社会价值是附属在男性社会价值观上的,因而并没与得到充分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设计师参与到设计行业当中,并在其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如曾状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设计成就奖,作品包括纽约摩根斯(Morgans)大酒店、法国航空公司最著名的“协和”飞机机舱体的法国女设计师安德莉·普特曼(Andree Putman).以设计户外家具系列而闻名的西班牙著名女设计师PatriciaUrquiola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由于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看作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在当今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对女性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各种行业也纷纷转向女性消费市场。在设计行业中,女性因设计而找到生存竞争的武器,设计也因女性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职能。(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