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爱玲书信透露的消息

2011-12-29曹亚瑟

书屋 2011年11期

  庄信正的《张爱玲来信笺注》(台湾印刻出版公司2008年3月版)、宋以朗主编的《张爱玲私语录》(台湾皇冠出版公司2010年7月版)和苏伟贞主编的《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台湾允晨文化2007年2月版)都收录了张爱玲生前的不少信件。庄信正之书共收张爱玲致他的自1966年6月26日至1994年10月5日的八十四封来信,宋以朗所编收录了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自1955年至1995年四十年间百余封书信片段,苏伟贞所编有十六位作者在回忆文章中收入张爱玲信函。还有其他一些文集中披露了一些张爱玲信件。这些一手材料对我们了解张爱玲在美国的生活、写作极有帮助。
  阅读中我发现,张爱玲书信透露的某些消息是目前研究者忽略的,因而边读边写以下小札。
  
  张爱玲书信有多少
  
  书信是了解张爱玲在美生活的第一手、最直接的材料,但目前问世的张爱玲书信共有多少封?从与张爱玲的联系密切程度上说,致宋淇、邝文美夫妇信件最多,据宋以朗在《小团圆》前言及《张爱玲私语录》中的说法,四十年中往来书信共六百多封、一千四百余页,长达四十万言,按张爱玲回信占到一半计算,也有近三百封,尚未整理发表;致夏志清一百三十封左右,未全部发表;致庄信正八十四封,已全部发表;致林式同多封,因林不是文学界人士,故保留不多;致刘绍铭十八封(1966年至1967年间);致赖雅六封;致莱昂(赖雅传记作者)三封;致麦卡锡三封。这些已基本能显示张爱玲在美的生活、写作全貌。致其他友人和亲属的书信数量都很有限,有的对了解张爱玲的某一方面也有帮助。
  另外,关于已出版的张爱玲书信集的署名问题,现在看来很不规范。比如印刻出版的《张爱玲来信笺注》,署名“庄信正著”,这就不太合适,因为所有的张爱玲书信的作者以及版权都应该归属张爱玲,署名应为“张爱玲著,庄信正笺注”,其他类同。毕竟这与在回忆文章中引用张爱玲的书信是有很大不同的。
  张爱玲的书信是她的另一种创作,或者说是她创作的延伸。宋以朗先生正在编辑《张爱玲致宋淇、邝文美书信全集》,而致其他人的书信估计也不大容易收全。但是由于书信的私人性很强,如果没有当事人的相关注解,或来往信件,我们是很难了解其前因后果的,所以我觉得整理张爱玲的书信,像整理鲁迅书信一样做统一的注释是不大行得通的,倒不如像庄信正这样的,每人整理笺注给各自的书信,单独出版或发表,然后辑成若干集子,以供世人了解或研究张爱玲之用,或许更加现实和可行。我期待着有更多的张爱玲书信公布。
  
  张爱玲在加州大学的文稿
  
  张爱玲1969年7月至1971年6月在伯克莱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过两年研究,这个职位的前两任是夏济安和庄信正,后由夏志清力荐,陈世骧先生出面邀请而成。据庄信正介绍,这个职位的工作是收集大陆报刊上的常用词语,做一些解释,编成词语汇编,然后写成分析和论述的专题论文。我想这类似美国研究中国的智库工作。比如庄信正就出版过一本《邓拓与燕山夜话》,夏济安也出过一本小册子《Me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