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没有“最好
2011-12-2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9期
2011年6月29日,本届高峰论坛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北京市数字校园建设的典型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此番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参会代表对信息化管理、数字校园的切身体验。显然,数字化、信息化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适宜性。教育对象是人,教育信息化的对象也是人,如何把握人的不同、学校的差异,创设属于本校应用特色的经典,相信是每一位校长应该深思的问题。
典型校经验
阮国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罗明勇(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信息主管):
一要合理分析校内外环境,挖掘数字校园概念内涵,形成共同建设数字校园的美好愿景。首先,需要认真分析学校信息化业务运作情况及师生信息素养,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优化的学校业务,探寻有利于建设数字校园的内部动机;其次,要恰当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如各级教育政策、区域学校信息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