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

2011-12-29成尚荣

中国德育 2011年3期

  没有脚,能走;没有翅膀,能飞。这就是文化。文化“飞”进了班级,“走”进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于是,我们郑重而又亲切地称其为班级文化。
  文化是一个故事。班级文化是班级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认识文化,讨论班级文化建设,不妨从讲述一个个故事开始。当我们讲述并给故事命名的时候,班级文化建设已悄然展开。
  把文化、班级文化当作故事,无非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理解,也无非是我们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深情呼唤和期盼:文化就在同学们的你我之间,文化充满亲和力和温暖感;班级文化里有着童年的快乐,有着青春的味道。是的,文化、班级文化不应是虚空飘渺的,而应那么具体那么实在地存活在我们中间;不应是深不可测的,而应那么直白那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当然也不应是板着面孔的那样“一本正经”,它应该亲切,应该生动,应该丰富。
  必须指出的是,班级故事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自己。学生不只是班级故事的读者、倾听者、讲述者,更为重要的,学生是故事的主语,是故事的主人,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建构者。讨论班级文化建设,离开人,尤其是离开学生必定是空谈,而且就免谈。道理简单不过: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所谓文化是人化,既指以文化人,更指人创造文化,最终文化成为人的精神家园。也许这正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与终极意义。
  就是这简单不过的道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都理解,都能准确把握与真正实行的。
  比如班级活动。常常被邀去观摩和考察班会。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班会的一般模式是,学生自己主持,一男生一女生,当然形象和普通话都是班里出色的。在主持人的主持词的引导下,一个一个板块地展开,像是背书似的,一段接一段说,一个接一个地讲,连过渡语都是预定的;像是表演似的,谁朗诵,谁唱歌,谁舞蹈,谁写字,谁画画;谈感想、体会,事先也作了周密的布置和严格的安排;最后班主任出场,肯定一番、表扬一番、鼓励一番。确实,整个班会都是学生在自己主持,在自己汇报,在自己评说、自己总结。但是,这种事先排练过几次的、然后天衣无缝的表演,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吗?这样的活动,除了锻炼学生的背诵能力和遵守程序和纪律外,学生哪有创造性可言,又有什么真切的体会和真实的领悟?也许,这也是一种班级文化,但决不是我们所期待所追求的文化,相反,正是这种刻板的教育,学生创新的意识、闪光的灵感、智慧的火花被压挤,甚至被扼杀。主体是人,但人不一定是主体,只有当人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的时候,只有当人在活动中心灵是开放的、自由的时候,他才会真正成为主体,他才会有创造性,也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成。换个角度说,班级文化在心灵自由的土壤里生成,也是为进一步解放学生服务的。
  观摩这样的班会,心里总不是滋味,有对循规蹈矩学生的同情,也有对这种虚假表演的一种抵触和反感。一次,在班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请求会议主持人让我主持一会儿。上台后,我向大家出了一个题目,并说明题目的意思和对大家的要求,让大家准备五分钟,相互间讨论讨论,然后把舞台交给了学生。没想到,学生的思维如此活跃,见解如此精彩,应答如此敏捷,现场的生成力如此之强。我们一次又一次鼓掌,表达我们对学生由衷的敬意。不是我出的题目好,不是我主持得好,而是给了学生一个机会,给了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事实一次次告诉大家,学生就是一种可能性,正因为此,教育才会“一切皆有可能”。学生自己的活动,即使还有那么一点不流畅,语句不那么完整、规范,甚至还有一点“小纰漏”,这些又何妨呢?这才是学生的本色,这才是班级文化的本色。让学生去创造班级文化吧,让班级文化进一步解放学生吧。
  类似班会的,还有综合活动汇报、小岗位的设置、墙上光荣榜的布置等。由此,我自然想起,班会、班级活动,是学生的班级生活。这样的班级生活呼唤着个体主体性的诞生,也呼唤着个体公共交往精神的发育,培育着学生的自主精神,又摆脱着个人形式和自我竞争力的表现,因而,这是一种公共生活。无论是班级认知生活,还是班级社会生活,抑或班级精神生活(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1,164-193),都是在努力通过公共生活去建设班级文化。在任何时候,班级生活是班级同学自己编织的,而不是教师所能替代或规定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同学共同创造的,而不是教师个人支撑或灌输的。用这样的理念,观察一下当今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不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呢?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班级生活和班级文化中,诞生的故事该有多精彩啊!
  
  责任编辑/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