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儿童绘画与写作表达的通融之美
2011-12-29郑志刚
中国教师 2011年8期
学科本性与多学科综合性相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结合绘画与作文写作各自的特点,在儿童绘画与写作表达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较好地实现了使学生学会写作、爱上表达的教学目标。其实,古代的“题画诗”、近现代的“连环画”以及当前深受儿童喜爱的“绘本”,都可谓深谙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儿童绘画融入写作教学,就是要利用绘画带给孩子的视觉享受、情节感染、想象创造,来培养儿童认真观察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在画面描摹中激发兴趣、学会表达、热爱生活。
一、利用“简笔画”,指导表达“特点鲜明”
简笔画的特点是用简洁洗练的笔法抓住事物的鲜明特征,简明扼要地勾勒出物象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点。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简笔画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描摹中抓住事物鲜明的个性特征,绘声绘色地进行文字“描摹”,将文章写得形象、生动。例如,指导学生描绘一种小动物,可以先“抓住特点”进行引导,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出外形、颜色、神态等特点,使其形象直观、特点突出,然后指导学生依据自己创作的简笔画,用生动贴切的语言复述出小动物的个体特点,进行语言文字的“描摹”,从而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请看一位一年级学生的习作《熊猫》:“大熊猫长得胖乎乎的,它的头上有两个半圆形的耳朵。耳朵的下面长了一双小圆眼睛,四周有一圈黑毛。熊猫的身体除了胳膊和腿,其他的地方都是白色的。”按照这种方法,学生练习得多了,自然做到熟能生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文字表达的准确性,用几句话就能把事物“画”出来,而且画得形象,画得生动。
二、利用“风景画”,指导表达“主衬分明”
在写作表达中,“主衬分明”是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