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者稀缺吗?

2011-12-29范松璐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10期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从领导力角度看,创业者是不是一个“独特的物种”?
  刘澜:李峰前面提到两个重要的因素:冒险精神和自主动机,认为这是创业的重要条件。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没有这两条就不要创业了?其实我想说,很多人本来并不想创业,只是被逼无奈“被踢了一脚”。比如美国的家得宝,两个创始人原先在一家百货公司,还在跟老板建议开一家像家得宝这样的公司,也没被采纳,后来这两人因为政治斗争被开除了,只好创业。所以我觉得,有没有冒险精神和自主动机其实并不重要,如果你真的很想创业,那就去创业吧。
  我不认为创业者是一个独特物种。在中国由于国企的存在,传统上人们认为创业比较少见,但在市场经济的国家这是很普通的。我接触了很多民营企业家,个人感觉比起职业经理人,他们可能更热爱学习,渴求从老师这里学到东西,很认真,也有很多问题会来问你。有一位60岁的民营企业家告诉我,他十年前开始创业,目前企业产值已经做到两个亿,而且希望能做得更好。我想是因为他们为自己打工,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可以马上运用到自己的企业;而职业经理人是在为别人打工,甚至有些人会有混日子的感觉。总之,创业者的许多特点,在很多作家或自由职业者身上也能看到,人们都追求做得更好。
  李峰:我还是觉得,创业者要走出这一步并不难,可能胆子大、受不了气就做了。但真正要取得创业的成功,要具备6条素质,还是很难的,所以成功的创业者总是少数。所以我觉得优秀的创业者应该是独特的。
  刘澜:不管做什么事情,成功的都是少数的。
  李峰:成功的衡量标准不同,医生可以大批培养,作为企业家想生存比医生要难。我可以做一个平庸的医生,一直穿着白大褂给人开药。可是创业,很难一直给人开工资。
  刘澜:不过,既然你觉得卖烤白薯的也是创业者,那么卖烤白薯这种创业者满大街都是啊。
  李峰:有人问李嘉诚创业是否有运气因素,他认为一开始是没有。我想可能做一个小生意,养活老婆孩子,没准还雇一个助理,成功概率相对高一些。但要真正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概率很低。所以我说,小成靠努力,大成靠运气。要分清楚两个类别:创业者和创业人才。有些具备创业素质的人可能并没有去创业,而有些未必适合创业的人却在创业。
  刘澜:对于创业者,我想还是要有一个通用的定义,就是创办一个企业,提供一些产品或服务,对社会贡献出价值,一般的摆地摊、卖烤白薯这类,并不是我们讨论的典型的创业者。
  李峰:我不太习惯下定义,但对创业者我界定了三个条件:冒险、付出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另外创业者也分级,更高级别的创业者,能给别人创造就业机会甚至创业机会的,就不止具备这三个条件。此外还要具备五大品质。我测评了很多人,能够做到“五全五美”的极少。
  CBR:创业者个人的不足可以通过团队来补充吗?
  刘澜:团队非常重要。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无法创业的,必须找到合适的人,好的团队可以帮你专注在你所擅长的领域。
  李峰:从弥补个人缺陷的角度看,如果这个缺陷是专业技能或经历,就可以;但如果是心理品质,绝对不可以。如果你的战略思维很弱,从麦肯锡找来一个战略专家,就会很难合作,手下人的分歧会使你决策都很难做。其实寻找创业的合作伙伴甚至比寻找生活伴侣难得多。
  
  “想做就做”还是“想清楚再做”
  
  刘澜:确实,无论是按照多少种品质来衡量,都具备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还是认为,想创业就去创吧,其实有很多我们认为是不可能成功的创业者最终也成功了。运气很重要,那么为什么要相信这些品质的限制?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各种性格的人都能创业;冒险的人或对风险敏感的人也都能创业,都可以举出例子来。
  对于科学研究统计出来的数据,我认为不要全信,科学统计出来的往往是平均数,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这个平均数。所谓品质或修炼,每个人都有自己拥有的部分和缺失的部分,所以“自我认识”很重要,你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擅长什么。而且创业有一点很好,就是你可以运用团队的力量。
  李峰:如果你问刘老师,他会说:想创业就去创吧:但如果问我,我肯定会说,你还没准备好,否则就不会来问我,再想想吧。因为创业真是风险重重,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
  刘澜:创业不能瞻前顾后。我接触过很多民营企业家,很难一以概之地归类,智商和情商有很高的,也有平平的,我有时觉得智商太高对创业反倒是一种负担。如果分析得太清楚,就还是去打工,帮那些分析不清楚的人去分析清楚吧。
  李峰:人只有一生,创业成功毕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我还是希望大家多一些心理准备。对于投资者,往往也要看清楚对方是否合适,比如很多风险投资家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也会看人。在美国,风险投资会去作尽职调查。我认为可以多关注这六个特质。
  刘澜:风险投资家徐小平说过,判断是否投资创业者,主要看对方是否很激动,而且能让他激动起来。因为结果是不确定的,就像一场梦,但要让做梦的过程很愉快。他说过一句话:“梦想是不能审计的。”所以投资者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可能会判断你是否具备某几个品质,有的则是看你是否有激情。我们很难去给创业者归纳出几个要素,有效的领导者也很难说归纳几个要素,他们也是各种各样的。
  魅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德鲁克说过一句话:领导力和魅力没什么关系。而我们所说的魅力型领导者,往往是人们把他们的卓有成效的领导力神化了,这也是一种投射或移情的作用,事后的一些概括都靠不住。
  
  创业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CBR:创业是初始阶段,企业还是要进入常规运营的。在创业前后期分别需要什么领导力?
  刘澜:创业特别需要领导力,进入成熟期后可能更需要管理能力。创业时期,需要方向,而且缺乏稳定的、可以吸引人的物质收入,更要靠领导者鼓舞和激励的能力。
  李峰: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会经历三个阶段:初创、守业、授权给别人管理。在初创阶段,创业者要重点发挥三条品质:追求卓越、自信果敢和战略思维。到了守业阶段,公司亚文化逐渐显现,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就会转而侧重与人为善、自信果敢和知人之智。
  刘澜:创业前要问清楚,我是为了什么去创业?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是别人的梦想?是因为你觉得创业现在很热?还是朋友的公司都上市了?只要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其他都是次要的。我谈到的八项修炼中,在创业阶段很重要的是讲故事一对投资者、对自己、对核心团队讲故事。还要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深思也很重要,要有联想式的、前瞻式的思维,这与战略思维是差不多的意思。
  李峰:这给我一些启示,我来讲一下领导力语法。人们追求幸福和成功,这里面有很多指标,可以理解成“名词”;而“动词”就是刘老师所概括的,应该做些什么,这是达成名词的方式;但很多人辛辛苦苦地做动词却没达到这些名词的效果,问题就出在“形容词”上——有没有战略远见,能不能笼络人心,有没有想象力,会不会讲故事。很多管理活动的效果都取决于形容词,形容词决定动词能不能产生你们想要的名词。
  刘澜:若听李老师的话,会容易悲观,因为形容词很难改变;听我的话会比较乐观,因为动词你可以多做,持续做下去,有一天动词会变成形容词。
  
  本专题根据刘澜、李峰在中欧创业领导力沙龙的演讲与对话整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