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
2011-12-29诸大建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12期
在研究循环经济时,至少有四位国外学者是我长期关注的,他们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系统的探索,并且出版了有影响的著作。首先是美国的麦克唐纳(McDonoughWilliam)和德国的布朗嘉特(Braungart MichaeI),他们用摇篮经济指代循环经济,联手研究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第三位是瑞士的施塔尔(Walter R.Stahel),他用绩效经济指代循环经济,研究出版了《绩效经济》,后由我主持翻译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中文版;第四位就是这本《蓝色经济》的作者冈特·鲍利。
知道鲍利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关注他先是以零排放后来用蓝色经济的名义研究循环经济。眼前的这本《蓝色经济》是他20年思考、研究与实践的产物。对于中国当前正在火热发展,却存在某些误区的循环经济,至少可以提供三个方面的有益启示。
启示一:完整模仿生态系统
蓝色经济可以完整地模仿生态系统,而不只是末端处理的垃圾经济。按照麦克唐纳和布朗嘉特的论述,摇篮经济有两个基本形式,即作为自然营养物和技术营养物的废弃物再循环。我曾在1 998年和2000年写文章指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在内的废弃物再循环,而不是没有预设的垃圾处理;二是产品和部件的反复使用,而不是生产一次性、短寿命的物品;三是发展产品服务系统,销售服务而不是销售产品。但国内当前的循环经济走的是简单的垃圾经济的道路。这样一种末端处理的垃圾经济,与作为生态设计的循环经济是有本质差异的。
研读《蓝色经济》一书,可以看到鲍利再次强调了循环经济是要向自然界学习完整的生态智慧。鲍利在第十四章《中国能养活自己吗》,针对城市的两股养分流即家庭粪便(水肥)和餐饮垃圾(厨余),讨论了线形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差别。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对这样两股养分流往往采取的是线形经济的做法:对于水肥流,采用化粪池,接上城市废水管,然后到中央废水系统进行处理;对于厨余流,采用环境治理的办法,最后不是进了垃圾填埋场就是进了焚烧炉。鲍利认为中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应该摈弃传统去效法西方,而是应该深化生态思维搞循环经济,把城市养分流用来促进表土再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障中国的粮食生产和安全。
启示二:不烧钱。能赚钱
蓝色经济创造客观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只会烧钱的环保经济。国内发展经济,经常存在着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或者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矛盾。特别是循环经济开展以来,虽然政府与企业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经济效益远远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鲍利特别强调了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他认为:绿色经济的模式虽然环保,充满善意,但是往往要求政府补贴更多和企业投资更多(所谓绿色投资),也要求消费者支付更多(所谓绿色消费),结果是用较多的成本达到同样的甚至更少的产出。这样的经济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就已经面临成本挑战,到经济不景气的危机时期就更难做到了。而蓝色经济不但是要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而且要在保护、调适、增值自然系统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
鲍利在书中用较多笔墨介绍的非洲贝南农业与食物处理系统,被认为是蓝色经济具有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的典型事例。贝南案例的做法类似于中国传统的生态农业,是把屠宰场的动物废料送到养殖场处理,用来喂养鱼鸭,再以生物沼气发电,利用植物净水。这个系统除了原本的收益外,通过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可以创造可观的额外收入,能够维护当地居民生计与粮食保障。因此,蓝色经济是能够赢钱的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
启示三:并非失业经济
蓝色经济可以创造工作机会,而不是浪费人力资源的失业经济。循环经济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创造出新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机会。国内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常常没有与就业机会增加联系起来。鲍利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蓝色经济的就业贡献,强调这是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精神的环保、经济、就业三赢的经济。例如,在当前的低碳经济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需要花费巨额投资的烦恼事情,但是本书中介绍的巴西利用火电厂现有基础架构捕捉二氧化碳生产藻类生物柴油的案例,证明可以将处理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有利可图的挣钱之道,同时还创造了100多个工作机会。如果全球的煤力发电厂都把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收集起来生产藻类生物质柴油,除了减少减碳的经济成本,还可以创造250万个工作机会。
鲍利全书的要害,就是要有说服力地描述从世界各地3000个事例中筛选出来的100个商业创新案例,启发世人结合当地的资源,开发出投资少、回报多、就业好的蓝色经济创新项目。据说,鲍利介绍的这100个创新项目,目前已经创造了大约2万个工作机会,如果推广应用,可以在未来10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再增添1亿个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新岗位。
*****
我国正在倡导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低、就业机会多的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或者鲍利所说的蓝色经济,就是实现这样一种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有效途径。研读这本对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有独特理解和深刻论述的著作,肯定能够给我们带来丰硕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