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想私了
2011-12-29王雨豪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12期
2011年10月17日晚间,盛大互动娱乐宣布,CEO兼总裁陈天桥提交了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收购陈天桥家族尚未持有的盛大网络剩余全部流通股。言下之意,陈天桥计划将以7.36亿美元来收购盛大互动娱乐陈天桥家族尚未持有的31.6%股份,以实现对盛大网络100%的持股与私有化。
对此,微博上随即掀起了一轮热烈的讨论。雷军说:“假如母公司成功私有化,完全没有股市和公众压力,可以放开手脚做一些大事。佩服陈天桥的勇气和魄力!”唐骏跟着表示:“做到这个不是一般的勇气和魄力……”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评论有些隔靴搔痒,没有点出“盛大想私了”这个事的前世今生。让我们尝试给这条新闻补充上一个完整的来龙去脉:为什么一定要回购?为什么这是最好的回购时间?能回购成功吗?回购成功后,盛大会怎样?从多线作战到各奔前程
多年以来,盛大业务一直朝着“建立一个全面的互动娱乐产业帝国”的构想推进,逐步进入视频、音乐、文学、影视等领域。业务线铺得如此之长,集团化就成了不二之选。而现状是,除了盛大文学在侯小强的主持下,把一分两分钱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之外,酷6已经基本放弃了行业前三名的保卫战;盛世骄阳也没能按照既定目标成为“云中剧场”,变成了专做版权生意的“黄牛”;至于效益日益下滑的华友无线,已被收回集团进行“再孵化”。
这些子业务线未来如何,能否上市,都与上市公司盛大网络在财务上有牵连。这种牵连,令这些子公司或盛大网络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最后的选择似乎只有一个:让盛大集团私有化,再让各个子公司“各奔前程”。如果私有化,就要找个低点,花最少的钱把股权买回来。2011年几个月以来做空中国概念股的美国市场研究机构MuddyWaters Resea rch给陈天桥创造了绝好的时机。事实上,善于长期布局的陈天桥早就在持续回购自己的股份。根据盛大201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盛大仅仅在第二季度中就回购了33.63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S)。
那么,盛大的回购能顺利按照计划完成吗?有分析师认为:盛大这次私有化,每股报价41.35美元,现价38.43美元,虽然溢价空间并不大,不过在中国概念股不被基金看好的前提下,盛大回购将很快完成。
依笔者判断,即便这次回购不成,陈天桥依然会择日再来。因为盛大在转型和扩张的路上早已欲罢不能,唯有私有化才是陈天桥利益长期最大化的方案。千金一掷为求海量用户
就在半年以前,笔者问过一位盛大无线(盛大集团的一个业务公司)的高级员工怎么看盛大无线和盛大网络的关系,对方回答说:“十年以后盛大无线作为盛大网络的子公司将不复存在,因为盛大网络将会变成盛大无线。”
通常在这种回答中能看出的关键词包括“自信”、“眼光”,但我还看到了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才是陈天桥付诸盛大骨子里的DNA。正是这种焦虑让盛大豪赌传奇、猎袭新浪、让盛大盒子胎死腹中、让云中不见“锦书来”。
这种焦虑感更多地源自盛大网络超快的成功路径带来的后遗症。陈天桥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透露过他的真实内心,大意如此:“有人说你何必要發展呢,游戏产业非常好,专心做就可以了。但一个更大的4亿用户的市场在召唤我们,为了做成百年企业,应该去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其次,历史巨轮在前进,宽带在普及,为什么不顺应趋势一起發展呢?最后,游戏产业不可能没有任何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住机会,在稳定的时候發展新业务,为未来5~10年的發展打好基础。迟痛不如早痛……”
谜底开始显露,盛大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用户基数不够海量的问题,而用户规模正是盛大的切肤之痛。
得出结论之前,有必要研习一下“切客”的故事:2009年,盛大投资“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主推切客网(WWW,qieke,corn),一个基于真实位置的社区。2010年,国内LBS风起云涌,一时间涌现的LBS公司多达数十家,如大众点评、贝多、嘀咕、爱折客、拉手网、玩转四方、网易八方等。然而进入2011年,LBS行业复归平静与低调。原因很简单,LBS的用户黏性不高。盛大切客一直努力尝试打破这个僵局。最近数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盛大切客网的广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CEO宋铮表示,截至2011年8月,切客网用户突破400万大关,每日产生签到30万个;预计到2011年底,切客网的用户将超过800万。业界推算,切客大致有70万~80万的活跃用户。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为了实现以上数字,盛大已经阶段性买单数亿元人民币,并且投入仍需继续,离功成名就尚遥遥无期。
这或许就是最真实的盛大,一个靠战略梦想驱动的盛大,一个数年来为了海量用户不惜试错,千金一掷的盛大。评说盛大战略的对与错并无甚大意义,因为它别无选择。“盛大想私了”背后的实质,预示中国互联网公司生存的典型路径之一:靠战略赌大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男一极:腾讯,以满足“已發生可验证的用户需求”作为核心驱动力。盛大和腾讯,一个预见趋势,一个满足需求,孰对孰错?
答案似乎很简单:看看腾讯的市值。但答案也未必那么简单,历史从来就是在“先發制人”和“后来居上”的交替中进行。此后数年,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将是陈天桥和马化腾的比赛,将是无数“陈天桥”和无数“马化腾”的战争,得到者不愿失去,未曾拥有者无比期待,故事中将不乏豪赌、阻击、奇袭、合纵连横、顺水推舟……我们且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