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序参量分析
2011-12-29林晓伟
舒 辉,林晓伟
(1.江西财经大学 a.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b.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序参量分析
舒 辉1a,林晓伟1b
(1.江西财经大学 a.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b.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物流资源的整合是中国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必然采取的方法,构建、形成和发展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是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整合各方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务必要遵循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演化的规律及原理。本文以系统理论、协同学理论为理论指导,在概念性地描述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协同过程基础上,通过采用粗糙集属性简约算法筛选出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序参量组,并以此定性分析了序参量在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协同演化不同阶段、不同相变点的作用,以为指导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集成化物流资源;粗糙集;自组织;相变;序参量
集成化物流资源是根据系统论、协同学和集成理论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在集成化物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以集成化物流系统中各服务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及外部相关配套服务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为基础,以物流需求和物流效率为导向,以物流企业资源为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功能、结构和层次组合而成的协同体系,即集成化物流系统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的集合。
一、集成化物流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集成化物流资源主要是由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各成员企业所有拥有的资源构成的内外部资源的集合体,但它并不是这些成员企业所拥有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员企业从盈利和发展的本质需求出发,为追求集成化物流资源整体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放大效应,通过自发或被动的整合方式形成的集成化物流资源体系。因此,实现集成化物流资源“竞争→合作→协调→协同”的协同演化关键在于对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内外资源的动态协同整合,包括信息、资金、业务、能力、文化和资产等资源的整合,并通过整合将各种资源高效而紧密的协同,使之能够为完成共同的物流服务目标而进行协同运作,消除在物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壁垒和障碍,实现系统利益最大化,达到协同倍增之目的。
集成化物流资源的系统结构主要体现为“一站式”结构,即按“物流服务提供方→集成化物流服务商→终端客户”的流程构建集成化物流资源的系统结构,包含集成化物流输入资源、内部资源、输出资源和外部关系资源等四种资源。内部资源是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能力和文化等企业资源的集合;输入资源是输入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各种物流服务需求、信息、资金等的集合,包括货运、仓储、配送、包装、金融、信贷等服务需求和各类相关信息;输出资源是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向服务对象(终端客户)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信息、技术、管理和资金服务等的集合,包括各种个性化、专业化的高效物流服务的能力等;外部关系资源是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与外部环境主体间关系的集合,主要包括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竞争者、替代者等之间的关系资源。
集成化物流资源的四种资源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共同作用下按集成化物流系统的支持层、运作层、协调层和战略层四个功能层次结构协同运作。
二、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协同演化过程
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实质上是跨企业的资源协同整合,是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与成员企业之间、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与相关配套企业之间的系统资源按一定目的和要求进行整合重组,将原来有序度低、分散的系统资源变成有序度高、和谐的自组织系统资源,并形成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协同竞争力、产生出倍增协同效应的新的系统功能和组织结构的“竞争→协作→协调→协同”过程。其发展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相变阶段(这也是序参量发生突变的过程):协作相变→协调相变→协同相变。第一个相变是协作相变,即集成化物流系统成员企业间的协作开始,这是集成化物流系统从非组织化到组织化(集成化物流系统)的演化过程,它意味着集成化物流系统的起源和形成的开始,此时的资源整合是以满足作业层面(协作项目)需求为主体的补充式或互助式合作;[1]第二个相变是协调相变,它是集成化物流系统成员企业间协同关系层次跃升的过程,是由组织程度低向组织程度高的演化过程,此时的资源整合是以满足策略层面需求为主体的能力互补式耦合;第三个相变是协同相变,它是集成化物流系统成员企业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此时的资源整合是以满足战略层面需求为主体的核心能力互补式融合,是以能够形成产生强大、持久的协同竞争力、产生倍增协同效应的新的系统功能和组织结构为目的整合。
三、序参量的属性及作用
协同学把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或者从有序到无序的动态过程称之为“相变”,决定系统相变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系统在相变点(相变临界值)处的内部变量分为快弛豫变量和慢弛豫变量两类,慢弛豫变量是决定系统相变进程的根本变量,主宰着整个系统演变的方向,即为系统的序参量,它的数量较少,衰减变化较慢;快弛豫变量数目相对较多,衰减变化较快,它服从于慢弛豫变量,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变化不起主导作用。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们左右着系统相变的规律与原理。
序参量的大小可以用来标识系统有序的程度,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可造成全新的序参量或序参量系统。系统这种自发地偏离某一平衡态(点)的现象称之为涨落。涨落对系统的重要作用在于:在控制参量的适当导向下,局域性的涨落在非线性正负反馈的作用下,会产生放大效应,并通过序参量支配原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行为。
协同学还认为控制系统的序参量可能不止一个。因此,影响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关键因素可能不止一个而是多个,它们对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协同运作都起着“支配”作用。这些序参量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协同—竞争”的关系,存在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互不干扰,各行其是;二是一方支配另一方,同化对方;三是双方“协商”,按“约定”的方式相互适应。
因此,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其序参量和控制参量是很难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到的。即使在很小的时间点段内如一个并购整合阶段,仍然可能会出现多个序参量共同作用的象限。因此寻找合理的多个序参量,有意识地通过调整控制参量对其施加影响,才能更有效地减少集成化物流资源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过程中的内耗,以自组织原理实现他组织的高级有序的跃迁。
四、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序参量模型
1.方法的选取——离散型筛选法
协同学序参量的选取方法一般通过建立动力学方程模型运用绝热近似法消去弛豫快参量得到弛豫慢参量来确定,属于连续型变量解法,适合自然系统范畴那些具有连续性特点的数据的运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运算量和难度相当大、很难把握的问题。
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其数据与自然系统相比较存在着以下特点:一是数据的复杂程度远大于自然系统的数据;二是数据不具有连续的特点,而是呈离散分布;三是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具有认识的能动特征。所以采取绝热近似法等连续性的方法选取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序参量显然不合适。因此,本文尝试着根据离散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粗糙集理论的约简集运算方法,对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序参量进行近似筛选。
粗糙集理论是由波兰科学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信息的数据分析工具,其属性约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已知的条件属性中找到重要的属性来组成最佳约简属性组合,[2]这与从大量系统状态参量中获取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弛豫慢参量作为序参量的思想不谋而合。
2.原则
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状态参量是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在每一确定时点的状态变量,不仅用于描述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在功能和结构方面的变化,而且要能够刻画集成化物流系统资源的运行程度和实现系统协同目标的能力。因此,选择集成化物流资源子系统的状态参量必须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以及特殊性的原则。
3.自变量的数学模型
设变量子集等价关系的频率分布为:
可用信息熵来测度由变量子集B形成的等价关系RB的不确定性,即
4.例证分析[3]
设(U,A,F)是一个资源系统,对象集U={u1,u2,…,u16},其中ui为16家国内外物流企业并购案例;A={x1,x2,x3,x4,x5,x6,x7,x8,x9},A=C∪D,其中条件属性集 C={x1,x2,x3,x4,x5,x6,x7,x8},决策属性集D={x9}
(1) 状态参量的选取
遵循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状态参量的选取原则,根据系统的结构、功能属性特征,可从集成化物流资源四个子系统中各选取二个状态参量作为筛选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集成化物流子系统状态参量选取说明表
(2) 状态参量的赋值
以整合前各子系统的状态参量的算数加总值为初始值(标准),对集合A中的元素进行赋值。
Xk, k=1,…,8指标取值分为4个等级:1—低,2—稍低,3—稍高,4—高。X9表示整合的情况,分为3种情况:1—整合失败,即企业剥离或出售;2—整合达标,即并购后盈利水平基本维持现状;3—整合成功,即取得盈利水平有较大幅度突破。
(3)建立指标数据模型表,如表2所示。
(4) 属性约简运算
表2 集成化物流资源并购整合状态参量数据表
表3 集成化物流并购整合状态参量数据属性简约表
通过上述的简约运算,可以看到X1核心竞争力、X2系统协同能力在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且其变化波动一般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且变化缓慢,一旦跃进到一个新的波动区间,则系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符合序参量的特点。故选取“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能力”为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序参量组。
五、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序参量分析
根据自组织演化规律和原理,集成化物流资源的整合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序参量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主导系统发展变化方向的作用。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和三个相变点,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相变点其序参量也各不相同。
当物流企业间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单个物流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需求“质”与“量”的变化,合作的收益开始慢慢地大于独立的收益,物流企业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企业联盟、合营等组织关系。这时,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自组织原核已初步形成,并发生第一次相变——“竞争—协作”相变,物流资源在局部开始聚集并产生一定的合作效应,物流企业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竞争为主的关系跃迁为合作和竞争相互交替的关系。引导这次相变的序参量仍然是分散在各物流企业间的核心资源——核心竞争力,它是合作的基础也是竞争的优势。此时的物流资源虽然局部形成一定的有序,但总体还是处在无序的状态。
出于寻求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的目的,物流企业间的组织化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物流企业间开始共同制定合作的“游戏规则”来规范彼此间的行为。此时,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已初步形成自组织,并发生了第二次相变——“协作—协调”相变,物流资源整体已经能够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但局部仍然存在一定的无序状态,物流企业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引导这次相变的序参量主要是反映集成化物流资源关系的系统协同能力,但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集成化物流资源的核心资源是物流企业间合作的前提,也是协调阶段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局部存在竞争的原因。因此,第二次相变和协调阶段的序参量是“以系统协同能力为主,核心竞争力为辅”构成的一个序参量组。
随着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成员的协同关系越来越密切,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不断地向更高级的有序状态发展。此时,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已形成高级自组织形态,并发生了第三次相变——“协调—协同”相变。引导这次相变的序参量是系统协同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共同形成的合力,这个序参量不仅引发了这次相变,而且继续引导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不断吸收外部资源,不断适应和改变外部环境,不断地向更高级的有序状态发展。表4显示出物流企业发展的协同演变过程与对应序参量。
表4 物流企业发展的协同演变过程与对应序参量分析
六、结论
序参量是标识系统有序程度的变量,也是自组织演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决定系统的最终运动方向。本文在概念性地描述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竞争→协作→协调→协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采用Z.Pawlak粗糙集约简算法,筛选出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的序参量组——“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能力”,并定性分析了这个序参量组如何在集成化物流资源系统四个发展阶段及三个相变点发挥作用,这有助于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资源整合实践时,认知影响物流资源整合进程中的各阶段的核心因素,把握物流资源整合的每个相变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相变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影响序参量组,以加快物流资源整合的相变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舒 辉.试论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J].标准科学,2009,(10):13-17.
[2]范霄文.基于粗糙集的定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23-24.
[3]林晓伟,舒 辉,陈 明.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协同框架分析[J].经济管理,2011,(2):147-152.
F274
A
1005-0892(2011)06-0077-06
2011-0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研究”(70562002)
舒 辉,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研究;林晓伟,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责任编校:齐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