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开放式后续课程研究
2011-12-29夏金
夏金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大学英语开放式后续课程研究
夏金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之后为他们开设后续课程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但是,在大多数高校,后续课程体系还相当不成熟,在师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考核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研究表明在培养合格师资的同时,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应该建设成开放模式,并通过网络辅助来解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考核等问题,以此来建立一套成熟的大学英语开放式后续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开放式后续课程;网络辅助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一些重点大学陆续开设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近几年来,普通高校也逐渐开始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这几乎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国内整体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通过考试之后,他们要求学习更丰富的课程。这两方面的需求推动着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也凸显了可设后续课程的重要性。
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现存问题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和成熟的大学综合英语课程相比,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师资力量缺乏,教育模式单一
目前一些国内著名出版社,如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一些可供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选择的教材,大致以为分为三类:英语四个技能提高课,口语课、听力课/视听课、阅读课、写作课、翻译课;实用型,科技英语/科技报刊阅读/科技写作/科技报告视听课、商务英语/国际交流与谈判/商业书信写作/西方报刊经贸文章选读、文书英语;知识型,文学选读、近代欧美文学欣赏、戏剧、西方文化、英语国家概况[1]。
这些课程除技能类不涉及其他科目的知识,其他课程均需要专业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因长期开设公共课,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对其它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知识不够多元化。因此,能开设诸如英汉口译、英美概况、外国文学、旅游英语等专业英语方向选修课的大学英语教师很少[2]。大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如果说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尚且基本包含知识型课程内容,那么实用型课程的内容已超出大多数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已经开设后续课程的学校,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后续课程。尽管相当一部分学生本身已具备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学校还是延续大班授课的模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3],后续课程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学生选课的引导不足
目前学习大学英语的大一、大二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基本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认识仅停留在通过四、六级,能顺利毕业,认为那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而忽略了学习一门外语真正的目的。笔者认为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绝不在于考试,从实用层面来说,学习外语至少掌握一样工具,今后在工作中可以使用;从人文素养层面来说,学习外语可以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开阔自己的眼界,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但是,在学生选课的时候,很多时候是盲目的或是功利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么样的后续课程,或者一味为了就业考虑,只选择实用型课程,而忽略知识型课程。教师在学生选课时应该予以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考核方式落后
开设后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应用基础阶段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专业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翻译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4],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但是目前,各个大学的考核仍然以笔试为主。在很多学校,大学英语是板块课程,最终的考核标准也是统一的,因此,如何对选择不同后续课程的学生进行考核成为一个问题。大多数学校对外国语学院工作好坏的评定也依然以四、六级通过率为标准,这也无形打击了各个外国语学院开设后续课程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将是今后大学英语教育的趋势,上述问题肯定要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应该在加强师资培训的基础上,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设成开放性课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同时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必须利用网络来加强师生间的协作、教师对学生选课的引导、改进学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以此建立一套成熟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
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建设开放式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不断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末,建构主义对教学、学习以及学校课程的影响与日俱增。尽管存在分歧,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对学习有四点共识: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理解;新的学习依靠现有的理解;社会性的互动可促进学习;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这四点共识表明,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者是自我控制的知识建构者[5]。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特别适合用建构主义的思维去建设,使之成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及教学管理等六方面均开放的课程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课程内容开放的后续课程
笔者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之旅》系列在苏州科技学院开设了“欧洲文化”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从土地与人民、价值观、习俗传统、交友、居家图景、休闲时光、旅游、商务掠影、交流与通讯等九个方面对欧洲主要国家进行文化介绍。由于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因此在备课初期,笔者的初衷仅是讲述书本内容,让学生对欧洲国家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随着备课的深入和与学生进一步交流,笔者发现这门课程如果这样讲授就太死板了,这九个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选取或补充他们喜欢的内容,把课程内容建设成开放式状态。
实践证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的不同内容感兴趣,教师应该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讲授到意大利休闲的时候,书上的例子是足球。教师本身对足球不甚了解,但是学生中球迷却很多,他们热情地表示愿意介绍意甲联赛和球星,甚至有学生表示愿意介绍意大利的F1方程式比赛。又如,在介绍英国历史的时候,历史系的学生就对威廉·华莱士很熟悉,并且介绍了根据他事迹改编的电影《勇敢的心》,让没有看过的学生大开眼界。
随着备课的深入,笔者发现这种可供开展的知识点数不胜数,同一门课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可以上出内容非常不同的课程。这样,原来的书本内容就变成了一个大纲,以这些内容为激发点可以激发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开拓展他们的视野。
(二)以网络为辅助,建设开放式后续课程
2011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肖飞教授作讲座时指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不应该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建设成开放式的课程。”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分享和协作,特别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设想,可以实现后续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及教学管理等六方面开放的要求[6]。此前,笔者在这方面有过一些相关尝试,认为利用网络建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有以下优势:
第一,利用网络开展协作学习。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它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比如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涉及到协作。它既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7]。通过这种协作,教师可以收集到来自学生的有效的上课资源。在传统的教学中,内容由书本决定,补充材料大多由教师来搜集和决定。但是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对网络资源的掌握和整合推介不一定比学生好,而且搜集的材料往往会带有教师个人的偏好,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发布在网络上的东西来推动后续课程的教学,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学习和了解这些资源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提高[8]。
第二,利用网络的投票功能进行后续课程的教学研究调查。学校究竟应该为哪些学生开设哪些后续课程一直是个统计难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如果要让学生对教学提点意见往往效果很差,一些学生因为内向或别的原因不肯发言。利用网络上的投票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下图为笔者为苏州科技学院2010—2011第一学期大学英语改革设计的投票,在自己班里进行试点统计。在短短2天内有66位学生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原来预期商务英语课程会最受欢迎,准备开设,但是事实表明,学生更喜欢影视视听和口译,文化类课程的需求量也很大,而商务类的课程需求一般,因此改变了课程设置。可以预计,如果全校的学生都参与到后续课程的投票中来,那么统计结果将更准确,完全可以作为学校开设后续课程设置的参考。
第三,利用网络来辅助考核。肖飞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目前各个学校的考核仍以学校考核教师业绩为主,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依据,没有学校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而这一点恰恰相当重要。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如果单纯沿用老套的成绩考核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如他们学习了后续课程以后的体会、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等,加入到对教师的工作和整个后续课程的评估中来,形成更加完整的评估体系。
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师资培训和教师角色转换
目前,困扰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资。如上文所述,大学英语教师由于长期讲授公共课和自身知识结构等原因,能真正上好后续课程的很少。一些学校正通过借用英语专业老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校也用英语基础较好的非英语专业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
诚然,大学英语教师本身承担的是语言课程,人一生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成为全才,但是,在英语教学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师不应该坐等英语专业教师和非英语专业教师来援助,而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除了语言本身之外,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后续课程中选择1—2门作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方向,通过进修和自身的钻研使自己能够胜任后续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应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外出进修,为教师的深造提供机会,使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掌握除语言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兴趣爱好相同的教师可以组成团队,共同讨论同一门课程的教学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开放式后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转换。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中,教师变成了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激励者。教师要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误区,外语学习的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行学习的,他们总是依据原有的知识、概念、兴趣和习惯在进行学习,因此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当教师变成激励者以后,教师就失去了传统的权威地位,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就更加不容易。这其实是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教学水平差、不受欢迎的教师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提出了对建设开放式后续课程的建议和做法,希望能引起高校英语教育者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关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当前碰到的问题在今后肯定要解决,而且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只要我们做好对师资的培训、对学生的引导,同时各校职能部门从考核机制到具体操作等予以足够的支持,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一定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学生。
[1] 杨洁.对大学英语拓展系列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2):170-172.
[2] 张源.大学英语拓展系列课程设置之初步调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33-134.
[3] 霍玉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0(7):149-154.
[4] 李葆春.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模式建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2):139-141.
[5]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43.
[6] 段钨金,张畔枫.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5):83-86.
[7] 黎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育博客的应用与局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7):60-62.
[8] 夏金.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SNS网络英语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8):193-195.
H319
A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资助项目“《欧洲文化之旅》——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WKC1008)
夏金(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