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翻译观视角下理工科学生翻译过程思维分析
2011-12-29张妙霞
侯 敏,张妙霞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认知翻译观视角下理工科学生翻译过程思维分析
侯 敏,张妙霞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翻译是当今翻译研究的新模式。在此依据翻译思维过程的特征,剖析了理工科学生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思维缺失,从而提出翻译能力培养策略。
认知;思维;翻译过程
一、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在现实社会与语言的形成和表达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即“认知”。译者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模式、思维特点等因素直接影响其语言表达形式,即翻译译入语的形成。这种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认知翻译观给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翻译主体的认知活动,了解在作为“黑箱”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模式与思维特点会直接体现在译本的语言表达形式上。“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1]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体验与认知相互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努力分析并处理好几者之间的制约与互动关系才能建立“解释的合理性”,做到“创而有度”,并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仔细挖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验性和认知思维模型特点能够指导译者进行科学的翻译实践,即在翻译中寻求多方体验性和多重互动性,发挥译者“创而有度”的创造性,从而在语篇的基础上建立翻译和谐性。
二、认知视角下翻译思维过程的特征
(一)翻译思维与翻译的认知思维模型
思维属于认知活动。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是认知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因为它包括了感觉、知觉和记忆等低级认知形式,同时又具备新的质,能完成低级认知形式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概括规律、推断未知”。[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加工学派和联结主义学派主张信息加工范式在认知心理学和思维心理学中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启发我们用信息加工模式的视角来审视翻译过程中的认知与思维。
“源语输入—理解—生成—译语输出”构成了译者翻译的全过程。“图1中的双箭头表明了理解、生成与认知系统交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与表征之间存在同样的交互作用和影响”。[3]这种关注信息序列处理的分析模式表明理解与生成之间的长时记忆、工作记忆及形成阶段即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多重体验性和多因素的多重互动性的特点。
图1 翻译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型
与信息加工模式所主张的信息线性处理方式不同的联结主义模型(又称人工神经网络)认为“联结主义神经网络模型共有三层神经单元群:接收层、转换层和输出层。其结构可定义为拓扑的,其实质是确定神经元之间的互联结构”。[3]图2表明,这个互联结构的各组成要素,即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体现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的认知翻译观。“信息加工流程分别由输出层、转化层、接收层共同构成翻译的神经网络。各单元层之间权重比例在逐渐变大,层级间的单元既有兴奋性的链接,又有抑制性的链接,翻译过程的神经网络结构也表现出分布表征、并行加工和单元互补的特点”。[3]
图2 翻译过程的神经网络功能模型(联结主义模型)
(二)理工科学生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思维
对翻译过程的狭义理解可以表述为源语对译语在词语形态、语法层次、修辞手段等方面的认知解读,对上下文语境的情景分析、综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定会出现源语认知的思维误区和译语表达的思维误区。
表1 关于翻译练习中的困难因素调查
1.翻译过程中源语认知的思维缺失
对源语文本中的感性材料(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材料(概念、判断、推理)的认知是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源语文本解读的重要内容。源语文本的作品世界具体包括“语言表象、表达程序、事理意向、主观世界、语义范畴、人格结构、现象图示、客观世界、符号系统、文化观念、现实事物”。[4]
笔者曾对理工科学生就翻译中的困难因素做出调查:
在“其它”选项中3位学生分别写着:“语感差,找不到恰当的中文词汇来表达意思,说不清”。[5]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译者在对源语文本作品世界解读中仅仅体会到在语言表象和表达程序上对其的困扰,因此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将翻译能力的提高归结于语言基本功的提高上,因而就产生了翻译课只重视翻译技巧的指导,并围绕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展开同一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只做机械的替换练习而非真正展开思维。我们应该反对用孤立的句子来讲解翻译技巧,因为这样只能形成瞬时记忆的知识,是谈不上理解和运用的,我们应该探索切实有效的能利于学生产生长时记忆的方法。
理工科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认知思维还应包括对源语文本的主、客观世界的了解,对源语语言的语义范畴的熟悉,对源语语言使用人群人格结构的界定,对源语语言世界的现象与图示的相关性的研究,对源语语言符号系统特征的学习,以及对源语语言社会的文化观念的谙熟。
2.翻译过程中译语表达的思维缺失
翻译思维结果的直接表现形式为译本的形成。译者在此的思维结构内容包括“产生译文的事理意向、表达程序、语言表象”。[6]理工科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忽视译入语的表达在现实社会中的可接受程度,仅凭自己的一方思维结果断定译文的产出。例如谚语、俚语、习语等的翻译就给学生造成很大困惑。无论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的翻译中学生都会全部套用汉语的句式、语序和表达习惯,因而对译文的真实、完整的意向表达模糊不清。理工科学生在翻译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如语法概念不清、句式结构混淆、词汇量小等问题表明学生翻译基本功薄弱,不能在源语与译语之间进行正确的思维转换,以形成合理的表达程序。
三、翻译能力培养策略
林崇德教授指出:“思维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的结构,其中存在一个监控结构,它对个体的思维活动起着控制、调节作用,位于思维结构的顶端,其实质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它的功能在主要表现为定向、控制和调节。”[7]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提出的“元认知”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指思维监控能力。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或认识过程,选择有效认知或认识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一)呈现教师的翻译思维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有声思维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思维监控情况,使得自己头脑内部不能为人触碰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外显的、生动的领悟,与此同时加深学生对自己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思维自我监控的意识。“通过出声思维,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自己自我监控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并呈现于学生面前,做出心理呈现”。[8]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翻译,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将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翻译策略方面的知识,并能否具有善于监控自己的翻译过程的能力,可否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以达到既定的翻译目标。
(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思维转换
培养学生进行思维自主性转换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翻译教学理论性、技巧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翻译课程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较为枯燥,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维的话,可以激发学生翻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学生在翻译中能自觉地进行自主性思维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翻译教学可以摆脱统翻译教学中只重视纯翻译技巧训练的单一途径,另辟蹊径的同时也意味着“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培养学生思维监控能力,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有声思维能让学生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考表达出来,使学生思维外部言语化。教师应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其自身的思维轨迹,理解自我监控的含义与价值。灵活运用多种翻译训练的手段如“小组讨论”等,并记录自己在翻译过程每一阶段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经验必定会对其进一步掌握自我监控的能力奠定基础。
[1]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绍龙.翻译心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侯敏.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翻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 苗菊.认知视角下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0(1).
[7]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8] 史姗姗.英语语言思维中自我监控能力浅谈[J].东京文学,2010(9).
H059
A
太原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认知视角下高校理工科学生翻译过程分析研究”(20103028)
侯敏(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