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基于网络载体的大学生廉洁观教育微探
2011-12-29刘键政
刘键政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多年来关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不断地得以开展和实施,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廉洁观基础[1]。但同时由于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的凸显,由某些社会现象或事件而引发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正通过日益兴起的网络新媒体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稚嫩的廉洁观。例如近期网络热议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唐骏学历造假”事件、“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董钱钱教授”等,以及目前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考试枪手”、“论文枪手”、“四六级助考”、“办证”等热帖,对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形成极大的挑战。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的《2010年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关于大学生上网的现状调查显示,网络正越发地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分离的必需品,并且大学生在自觉、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行为方面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迷茫,因而还是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信息和言论左右自己的思想[2,3]。因此,在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主动出击,合理利用“网络”这一新兴载体,深入推进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就成为亟需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廉洁观现状
既然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在思想观念方面易受到网络信息和言论的影响,那在此网络环境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廉洁观到底如何呢?2010年,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采用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等9所在榕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廉洁观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廉洁观在总体上是不容乐观的。
(一)遵纪守法观方面
当被问及对逃课行为的看法时,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30.53%表示反对(如图1);对于盗版行为,也仅有29.77%的大学生表示反对(如图2)。这说明大学生对遵纪守法缺乏应有的认同感和自觉性,法制法规意识较为淡薄。这一点也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不甚了解(如图3)的调查结果相互印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是较为欠缺的。
图1 大学生对逃课行为的看法
图2 大学生对盗版行为的态度
图3 大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的了解
(二)德财节俭观方面
在对自己未来追求的价值取向上,分别有25.7%和 23.2%的大学生选择了金钱财富和权力地位,而选择道德品格的仅有20.7%(如图4)。在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观念的调查中,有28%的大学生选择“以经济实惠为主”,而“追求高标准、大品牌”的达到8%(如图5)。这说明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大量腐朽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正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德财观和节俭观,并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始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萌芽。
图4 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追求的选择
图5 大学生的消费观
(三)诚信修身观方面
根据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简历造假等不诚信、不廉洁的行为(如图6)。在对自己是否讲诚信的自我评价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如图7)。在对廉洁修身的认识上,也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不太了解,其中更有13%的大学生对廉洁修身的认识感到很模糊(如图8)。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修身素养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图6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调查
图7 大学生对自我是否诚信的自我评价
图8 大学生对康洁修身的认识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廉洁观在总体上是不容乐观的。网络对大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大学拓展视野的同时,其中一些糟粕文化也在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廉洁观。这与我们现有的廉洁教育活动存在覆盖面不够广、吸引力不够强,并且对网络这一新兴的现代化教育载体的重视不够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并积极通过转变观念、主动出击、强化介入来提高网络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二、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增强吸引力的需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崛起,网络信息以其独有的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正强烈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使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因此,通过网络开展行之有效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势必能扩大其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大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广泛信息的同时,也能接受廉洁文化方面的信息和感染,从而不断端正自己的廉洁观。不仅如此,通过网络便捷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等功能,廉洁文化方面的信息和思想能在大学生的网络交流群(社区)或个人(微)博客中迅速、有效、大范围地影响更多其他的人,这就构成了传统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形成全方位教育的态势,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二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的迫切要求。随着当下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教育界公认的重要的教育手段和平台[4]。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对网络的日益依赖,使网络不可回避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正所谓“守土有责”,牢固地占领这块网络阵地,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不可推诿的一项政治任务。如果我们不用先进的文化迅速占领这块网络阵地,其他的糟粕文化就会来占领,来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和个性心理。因此,大学生廉洁文化作为反映我国大学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必须迅速进入网络,构建起强而有力的廉洁教育阵地,以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击,以消除各种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
三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认为,教育载体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网络传播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相比,都更具有时代特色,更能体现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5]。由此可见,网络作为现阶段最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未来趋势的一种载体,也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以网络为载体,运用当代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大学生中传播包括廉洁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就能加快思政教育载体现代化的步伐。同时,网络载体的运用,还能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在大学生廉洁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平等、互动、迅速”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途径
(一)树立生活化的网络廉洁教育理念
在现有不少的廉洁专题教育网站或具有廉洁教育功能的“红色网站”的建设维护中,网站的内容往往比较严肃抽象,且更新不够迅速,同时缺乏互动。在大学生看来,十分容易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课堂教学的机械重复和象征性的说教,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忽视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和联系,不免给大学生们造成“高、大、空”的错觉。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因此,我们要及时更新理念,强调“生活性”这一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中,避免理想化、空洞化,而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开展网络廉洁教育。特别是要通过关注大学生网络生活,掌握第一手网络舆情和思想动态,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涉及到的关于德财观、诚信观、法制观、节俭观、修身观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作为廉洁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在轻松的氛围下,通过大学生的感同身受来激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思想道德感悟,引发其积极的思考,进而催生出相应的廉洁行为。
(二)构建全员化的网络廉洁教育队伍
大学生网络廉洁文化的营造是一项集专业性、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生活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就必须要求有一支强有力的系统化网络教育队伍作为保障。这支队伍中,既有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教师来进行网络廉洁文化学科知识的传播,又有校院党委、纪检、团委等部门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廉洁制度、政策的解读和宣传;既有校院相关部门领导在网络上的正确舆论引导,又有一线辅导员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惑;既有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网络上的积极参与,又有校园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支持。特别是高校廉洁教育工作者们,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各种网络媒体方式,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例如积极加入和参与校园论坛、学生班级(社团)QQ群、校友录、师生个人(微)博客、QQ空间等,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舆情,并发表留言或通过QQ、MSN和E-mail等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集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廉洁专题网站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观。
(三)完善联动化的网络教育机制
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里的思想舆论问题,归根到底源于现实生活[7]。因此,网络空间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实空间里的思想工作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联动效应。为此,要做好“网上”廉洁教育工作,应当首先做好“网下”实际工作,实行“网上”与“网下”工作的联动。只有这样,网络廉洁教育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应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带头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首先做好一名公正廉洁的示范者,进而才能担当好一名廉洁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特别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诸如评优评先、推优入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生干部选拔任用等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严正风气,坚决抵制“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感召和带动广大学生一同唱响廉洁教育和反腐倡廉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现实空间里,高校要着力依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吸引力强的廉洁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将廉洁教育与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效结合,用健康向上、廉洁文明的文化思想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
(四)建立规范化的网络教育管理
高校还应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网民群体的道德要求出发,建立健全规范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应包含自律和他律两个层面。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的自律意识。我们在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进程中,应坚持在校园网站、论坛、(微)博客、学生班级(社团)QQ群等互联网平台上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文化陶冶人,使大学生在熟知网络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高度的网络自律,自觉地遵守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抵制不健康的信息和舆论,不制作、不传播各种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等。这就在根本上净化了校园网络环境,使校园文化在道德与自律的环境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他律监督。一是要进行技术监督。这种监督除了可以在技术上保护网络安全外,还可以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监督和制约,是他律监督的基础保障。二是要进行舆论监督,特别是大学生在网上发布或传递一些存在争议或明显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点和内容的时候,应进行及时的告诫和纠正,并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上述自律与他律两个方面的相互交叉管理,就能利于在大学生网民群体中建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1] 张卓莉.创设大学生廉洁教育良好学校环境探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
[2]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2010年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EB/OL].[2011-01-18].http://wenhua.youth.cn/xwjj/xw/ 201101/t20110118_1463155.htm.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research.cnnic.cn/ntml/1295-3435185d25581.html.
[4] 杜春梅.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与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5]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7] 葛晨光.网络发展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