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器材的共性技术研究

2011-12-29张瑞林

体育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共性器材

张瑞林

体育器材的共性技术研究

张瑞林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是体育用品行业重要的基础技术形态,对于提高我国体育用品科技含量、打造世界品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工程技术等研究方法,提出了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内涵、结构与内容,厘清了体育器材一般特征与专门特征,分析了我国发展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重大意义,构建了包括一般共性技术、类群共性技术和特定产品技术的体育器材技术体系,明确了一般共性技术与类群共性技术的内容以及相关指标。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体系;研究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引导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体育用品世界品牌。”[2]体育器材业是我国体育用品的主体行业,掌握体育器材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打造世界品牌的根基所在。目前,我国体育器材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共性核心技术,在全球体育用品业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该种被动落后的局面亟需转变。

体育器材科学技术分为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其中,共性技术是基础,是专有技术的根基,是整个体育器材行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点。我国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内涵尚不清晰,内容、结构、特征及指标体系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正是在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初级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通过“国家体育用品工程中心”申报并立项的研究经历,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提出了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在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力图构建体育器材共性技术体系,从而促进我国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研发,为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打造高科技含量、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品牌贡献科技力量。

1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内涵、结构与内容

1.1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内涵

共性技术被视为行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条件,在国内、外相关行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船舶动力学共性技术、发动机共性技术等,且各国政府将共性技术看作产业科技规划与管理的重中之重。“共性技术是指在产业领域、不同行业或不同区域能够广泛共享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普遍推动作用的技术”[3]。例如,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共性技术为:“现代设计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新材料及其成型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模式等。”[10]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是体育用品行业领域的重要基础技术,是基于体育器材的自动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趋势,符合体育运动规律,对体育器材起关键性基础作用的一组先进的、具有较大用户价值的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体育器材共性技术是体育器材工程化技术的根基,是在竞技体育方面提升运动成绩和在全民健身方面提高健身效能与质量所需要的体育器材应显示出的特性技术。

1.2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结构

“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看,科学可以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而技术可以划分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4]。其中,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结构示意图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居于技术层次,其科学基础是体育器材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其前技术形态是实验技术,但是在体育器材技术的研发中,共性技术是最先应用的技术形态。按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基础科学包括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化学、生命科学七类。具体到体育器材而言,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层次的学科主要包括:体育学、机械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

1.3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内容

体育器材数量大、范围广,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内容也纷繁复杂。本文经过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目前体育器材共性技术主要包括传统体育器材的升级换代技术、垫类护具类制造技术、材料改性及应用技术和网络健身技术。

传统体育器材升级换代技术,是指对传统体育器材外观美化、功能加强、功能扩展、使用简化、效能提升的加工制造技术,如体育器材调节和控制技术,以及同一器材设备不同人群的多功能集成式使用技术。通过该项技术使体育器材设备调节、控制过程更加省时、省力、准确,以改变目前人工调节、人工测量的落后状况,如跨栏架自动调节控制中的液压升降、数字调节、无线控制等技术。

垫类护具类制造技术。垫类制造技术,是指根据跳马、单杠、双杠、高低杠、平衡木、吊环、自由体操等运动员落地时的稳定性、安全性需要,以运动力学研究所提供的垫类陷入深度、回弹幅度等指标为依据,所研发的压缩海绵制造聚乙烯、聚丙烯发泡技术;护具类制造技术,是指围绕跆拳道护头、护肘、护胸、护裆、护腿和拳击套等护具类产品,如何减少冲击力,以缓冲运动员、练习者受力程度,防止冲击受伤,从而研究开发的压缩海绵产品结构力解缓冲技术。

材料改性及应用技术,是指围绕竞赛自行车、撑竿跳撑杆、赛艇、帆板、轮滑、滑雪板等“支撑性体育器材设备”所具备的重量轻、硬度大、弹性高等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所需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改性及制造技术;围绕人造草坪仿真性、环保性、耐用性、耐候性等特点要求所需要研究开发的人造草坪色母粒制配技术、抽丝技术、抗老化技术、保色技术、渗湿技术等。

网络健身技术,是指围绕室内健身设施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所研究开发的三维无源多点目标跟踪技术,运动轨迹成像技术,器械运动速度、力量、方向虚拟技术,运动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即时监测反馈等系列关键技术,从而集成建立的以人机互动技术为支撑的全民健身网络平台,使健身者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健身活动。

2 体育器材共性核心技术的特征

关于共性技术的特征,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陈静等人研究认为,共性技术具有超前性、共享性、风险性和积极的外部性[1]。任丽等人研究认为,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基础性、共用性和层次性[5]。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和体育器材的特征,认为对于体育器材而言,其共性技术应该既具有一般共性技术的特征,又具有体育器材的专门特征。

2.1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一般特征

第一,技术的先进性。体育器材共性技术是支撑和推动整个体育器材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显然,落后的技术不能满足此要求。因此,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第一特征就是先进性。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先进性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共性技术是体育器材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最先应用的技术形态,是科学转化为技术与生产力的“第一站”;二是,共性技术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领先、超前的地位,能够引领体育器材业技术发展的趋势,满足体育器材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第二,作用的基础性。虽然体育器材种类繁多,但是却存在一些支撑整个体育器材业的共同基础技术,这类技术即为共性技术。仅有共性技术无法生产体育器材,而没有共性技术则体育器材的生产如无源之水。共性技术是体育器材生产的基础性技术,是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的支撑性条件,类似于公共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

第三,应用的共用性。共性技术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其应用过程中的共用性,即共性技术可以作用于整个体育器材行业,该行业中的任何企业都可以利用先进的共用技术。因此,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对于体育器材企业而言具有共用性,可以普遍应用于某一类体育器材或者全部体育器材甚至更广的范围。共性技术的共用性是有限的,在一定条件下共性技术受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保护。

第四,效益的外部性。外部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觉察的利益(或蒙受可觉察的损失)”[12]。以体育器材共性技术为例,其外部性是指研发体育器材共性技术不仅能够使研发者获益,而且也会给体育用品业中没有参与研发的企业、部门等带来效益。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外部性与其基础性、共用性密切相关,基础性决定了技术专利保护的有限,共用性决定了技术模仿、免费使用的必然。

2.2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专门特征

2.2.1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数字化特征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数字化特征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调节与控制技术,利用自动化、红外线等技术使体育器材设备实现自动调节、精确控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如体操器材中可实现数字化控制和调节的单杠、双杠、高低杠、鞍马等体操器材的生产制造技术;二是,数字化无线传递和即时反馈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即时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数据,并实现无线储存和传输,如室内健身器材的即时反馈系统,该系统能够为使用者方便快捷地提供坡度、距离、热量、心率、速度、强度、能耗等运动指标,并实现无线传输,为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并给出健身指导建议。

2.2.2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个性化特征

当前而言,国内、外体育器材厂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设计、研发和制造体育器材,将人体科学的规律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体育器材制造中,使制造的体育器材更加适应人体运动需要,更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和健身效能,这便是体育器材个性化特征的重要体现。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个性化特征是指使体育器材向着更加符合人体舒适度,更加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不同人群的需要,更利于运动尤其是竞技性高难度动作发挥、健身舒适性等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此外,个性化还有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器材个性化需求的意义,即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体育器材,如符合小学、中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健身器材的成套产品制造技术及标准。

2.2.3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标准化特征

标准化是规范体育器材生产、提高体育器材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但目前我国体育器材标准化水平过低,尚存在标准少、标准低的问题,尤其是共性技术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共性技术的标准化特征是指体育器材生产、产品、性能等共性技术的标准化,建立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从而为体育器材行业标准化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一般特征是基础,共性技术的先进性和基础性决定了其作用的广泛性和行业的共用性,行业的共用性决定了共性技术应用的积极外部性。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专门特征是其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体育器材的数字化、个性化和标准化引领着共性技术的发展和体育器材的生产制造(图2)。

图2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特征示意图

3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研发的意义

共性技术不仅决定着体育器材的档次和水平,而且,也决定着产品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国外关于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研究较早,同时,高度重视共性核心技术与人体运动规律的紧密衔接,注重对运动过程中人、器材设备等多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注重其他高科技技术的引入,注重通过材料改性与应用,以提高运动竞赛成绩和健身效能。例如,英国拉夫堡大学研制的“八角球”核心技术,使其成为两届世界杯足球赛惟一用球;美国耐克公司研制的“气垫”核心技术,使耐克运动鞋在全球鞋类用品中独领风骚;澳大利亚等国(Speedo和Arena公司)研制的“鲨鱼皮”核心技术,使其生产的泳衣在一个时代中“占池为王”;荷兰研制的“塞尔隆”人造草坪核心技术,使其铺绿了全球足球场等。但是,目前我国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研发还相对落后,以共性技术为基础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例,据2009年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统计报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器材中,中国仅占3%,而美国占30%、欧洲占27%、东南亚占15%、日本占11%、其他国家占6%。

共性技术的研发对体育器材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解决体育器材能否符合运动竞技规律和健身规律要求的问题,这是体育器材区别于其他器材的关键;第二,为体育器材行业提供基础性关键技术支撑,有利于提升体育器材行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奠定基础;第三,促进体育器材行业向高科技、低能耗、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制造更加符合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需求的体育器材,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不断提升运动成绩,促进全民健身不断提高锻炼效果。

4 体育器材共性核心技术体系的构建

在运动训练学上,田麦久等学者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将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填补了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衔接的间隙,构建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科学体系[6]。借鉴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体育器材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本文将体育器材制造技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般共性技术,第二层次是类群共性技术,第三层次是特定产品技术(图3)。

一般共性技术是指导众多体育器材的制造技术,具有普适性和高度性,是体育器材制造技术最高层次的指导理论,主要包括数字化共性技术、个性化共性技术和标准化共性技术。类群共性技术是针对具有不同属性、规律的运动器材建立的制造技术体系,介于一般共性技术和特定产品制造技术之间,能够涵盖某一类体育器材的制造技术,如垫类、护具类器材,具有相同的属性并需要回弹度、深陷度等相似的技术指标,其制造技术属于同一类群。类群共性技术主要包括运动速度承载类共性技术;垫类、防护用具类共性技术;支撑运动设施类共性技术;附着人体器材类共性技术;拆装、移动、调节器材类共性技术;室内健身器材类共性技术;实时监控器材类共性技术;飞行器材类共性技术;反弹器材类共性技术。特定产品制造技术是针对某一种体育器材的制造技术,如自行车制造技术、赛艇制造技术等。

4.1 体育器材一般共性技术及其指标体系

体育器材一般共性技术是与体育器材专门特征相契合的技术形态,对于目前体育器材的制造技术而言,体育器材一般共性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化共性技术、个性化共性技术和标准化共性技术。

4.1.1 数字化共性技术

数字化共性技术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广泛适用于体育器材的信息采集、数字传递、数字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数字化共性技术在体育器材中主要体现为运动人体参数采集系统(如健身即时监测系统)、运动成绩采集传输系统(如田径类成绩测量系统)、体育器材自动控制系统(如电动跳高架)等。

数字化共性技术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控性优的特点。第一,数字化的体育器材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获取的数据信息更加可靠,能够反映人体运动的真实状态,如健身器材的即时监测系统。第二,数字化体育器材的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息的传递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不易受外部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如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跨栏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调节控制其栏架高度。第三,数字化体育器材可控性优,以数字化手段进行控制能够使体育器械的调整更加的方便、快捷、准确,如数字化撑竿跳高架,利用数字化手段能够准确实现跳高架不同的高度调整。

数字化共性技术是一个技术体系,其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数字信息采集、数字信息传递、数字信息转化、数字化控制、数字信息储存等,依据体育器材的发展趋势,体育器材数字化共性技术的指标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符号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等[7],其技术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器材数字化共性技术主要指标一览表

4.1.2 个性化共性技术

个性化共性技术是基于人体运动规律的,符合不同类型人群需求的体育器材制造技术。体育器材个性化共性技术有两个维度,功效维度和人群维度。第一,功效维度,是指基于体育器材功效的个性化技术。而体育器材的功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升运动成绩,二是提高健身效能,其个性化技术也就分为以提升运动成绩为导向的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和以提高健身效能为导向的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第二,人群维度,是基于不同人群体育器材需求差异性的个性化技术,该维度以满足不同人群体育器材需求为技术的出发点,研制满足不同功能诉求的体育器材,如与糖尿病人群、心脏病人群、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等群体的生理、心理、运动规律相适应的体育器材制造技术。根据不同的维度,体育器材个性化共性技术的指标体系也分为两类(表2)。

4.1.3 标准化共性技术

标准化共性技术是支撑实现体育器材标准化的基础技术。剖析我国体育器材标准化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体育器材标准的编制落后,缺乏及时、全面的体育器材标准;二是,缺乏与体育器材标准密切联系的共性技术。标准化共性技术落后,体育器材标准自然也难以健全。

根据体育器材理论研究与制造实践,体育器材标准化技术主要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选用、加工制造、质量检验、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六项共性技术(表3)。

表2 体育器材个性化共性技术指标体系一览表

4.2 体育器材类群共性技术

经体育器材制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根据体育器材的作用、功能以及与人体运动结合方式的不同,本文将体育器材划分为:运动速度承载类;垫类、防护用具类;支撑运动设施类;附着人体器材类;拆装、移动、调节器材类;室内健身器材类;实时监控器材类;飞行器材类;反弹器材类。同一类群具有类似的属性,具有属于本类群的共性技术。

4.2.1 运动速度承载类共性技术

速度承载类即与人体结合追求更快速度的体育器材,包括自行车、水上运动器材、冰雪运动器材等,需要借助于反弹力的速度承载类器材除外(如赛艇的桨需要增大与水的接触力)。该类体育器材要减少器材与附着物之间的摩擦力,其核心技术是减轻重量、硬度适宜、安全性能高、轻便灵活、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该类体育器材的技术实现途径为新材料引入、原材料改性、制作工艺改型等技术革新,如自行车制造材料从一般的钢铁逐渐革新为铬钼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材料。速度承载类器材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重量、应力、刚性、变形、抗疲劳、摩擦系数(表4)。

表3 体育器材标准化共性技术指标体系一览表

表4 速度承载类体育器材共性技术指标体系一览表

4.2.2 垫类、防护用具类共性技术

垫类、防护用具类体育器材即各种体育运动垫和防护用具,主要包括体操垫、柔道垫、摔跤垫、跆拳道垫、瑜伽垫、安全防护垫、防震垫、健美操垫、跳高垫、海绵垫以及运动头盔、手套、防护背心、护头、护裆等防护用具等。该类体育器材的共性技术包括缓解冲击力、防止受伤、提高收缩性、环保性、美观性、舒适性和耐用性等核心共性技术指标。垫类和防护用具类主要技术环节包括两方面:一是,垫类护具类产品的表层纺织物;二是,垫类护具类产品的夹芯,其中,夹芯技术是核心,夹芯技术主要分为发泡技术、阻燃增韧技术、弯曲变形技术。垫类、防护用具类共性技术的指标主要包括最大作用力、冲击下陷深度、回弹高度、长效弹性,其中,回弹高度是用于监测运动垫类和防护用具的回弹性能,一般用回弹的最大高度与下落高度比值的百分率表示,可以采用回弹系数检测机测量,单位为毫米(mm);长效弹性是指垫类、防护用具类有效保持弹性的寿命。

4.2.3 支撑运动设施类共性技术

支撑运动设施类主要是指对运动起支撑作用的设施,包括木地板、人造草坪、仿真冰场等,其核心共性技术为在弹性、耐磨性、环保性、抗老化性、防紫外线、色度、耐用、承重等方面有利于安全、高效开展体育运动的制造技术。如人造草坪工程技术,其指标主要包括抗拉强力、收缩率、背胶技术;再如运动木地板,其技术指标包括震动吸收、球的反弹、滚动负载、滑动摩擦系数、标准变形、W500能量吸收系数等。国家体育用品工程中心提出的近期人造草坪制造技术研究目标为:“研制开发出成本降低10%左右、使用寿命增加2~3年的第二代足球、曲棍球人造草丝工程技术,其中,使抗拉强力由目前的102N,提高到120N;收缩率由目前的5.3%降低到4.8%;背胶技术中的拔出力指标由目前的41N提高到60N等,使人造草坪工程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制定完善人造草坪的技术标准。”[11]

4.2.4 附着人体器材类共性技术

该类体育用品是指附着人体发挥运动功能的体育器材,不包括承载速度类和防护用具类器材,主要是指羽毛球拍、网球拍、乒乓球拍、撑杆、钓鱼竿等器材,其共性技术为保证器材重量的适宜性,硬度弹性合适,耐冲击,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实现以上共性技术需要通过改进器材结构设计和材料的特性加以解决。附着人体用品类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韧性、应力、扭力、重量等内容。

4.2.5 拆装、移动、调节器材类共性技术

该类器材是指在体育运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拆装、移动和调节的体育器材,如体操器材、跨栏架等。拆装、移动、调节器材类的共性技术为利用自动化、激光、红外线等技术实现体育器材设备自动调节、精确控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其技术指标主要包括调节时间、调节力量、调节精度、调节范围。

4.2.6 室内健身器材类共性技术

室内健身器材主要包括训练机、踏步机、阶梯机、登山器、划船器、跑步机、曲柄踏板类训练器材、力量型训练长凳等器材,该器材类共性技术是噪音低、体积小、寿命长、功能全、外观美、成本低等技术要求。例如国家体育用品工程中心网络健身器材“i-dong”的技术指标(表5)。

表5 i-dong网络健身器材指标一览表

4.2.7 实时监控器材类共性技术

实时监控器材类是指实时监测人体运动状态的器材设备,其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人体心率、呼吸频率、能量消耗等。目前对于人体能量和热量消耗、有氧负荷监控只能在实验室固定或静止状态下获取,还没有有效实现动态实时获取,该类器材的核心公共技术为无线传输、即时反馈(表6)。

4.2.8 飞行器材类共性技术

飞行器材类是指以空中飞行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体育器材,如标枪、铁饼、飞碟等器材。该类器材的核心技术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改进外形、表面涂层,使其更远、更快、更稳定飞行的技术。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结构外形的改善和器材表面涂层技术的提升,减少其运行的阻力;并且为了提高训练的科研的水平,研制数字铅球、数字标枪等,以监测运动员的投掷过程中发力状态,采集动力学相关数据。

4.2.9 反弹器材类共性技术

反弹器材类主要是指篮球、足球、排球、手球等球类器材。该类器材的共性技术为反弹稳定、准确性好、形状更圆、弹性更高、耐用性更强,并且更加符合人体科学原理,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国家体育用品工程中心该类器材的研究目标为:改进篮球、足球、排球、手球等的生产工艺,研发飞行轨迹更稳定、更准确、形状更圆、弹性更高、工艺要求也更高的体育用球,提高球的耐用性、动态耐冲击性和防滑性。使篮球、排球、手球更加耐磨、吸水、防滑和有手感;使足球更具耐用性、防水性、耐磨性和能量回复性,触摸感更为柔软、球速更快、飞行更稳、方向更准。

5 结束语

体育器材共性技术体系的界定与构建,契合了我国体育用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时代诉求,是提升我国体育器材业的科技含量、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器材世界品牌的技术基石。本文关于体育器材共性技术内涵、结构、特征、意义以及体系的研究属于基础性、概述性的研究,要发挥共性技术对于体育器材的重要促进作用,未来尚需继续强化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的组织管理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和单项技术研究等。

[1]陈静,唐五湘.共性技术的特性和失灵现象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5-8.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体经字〔2011〕178号)[Z].2011.

[3]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6〕331号)[Z].2006.

[4]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06,5(3):45-47.

[5]任丽,沙凯.我国共性技术筛选标准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21(3):74-76.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1.

[7]吴德本.数字化基础(二)[J].现代电视技术,2002,(2):101-103.

[8]许飒爽.服务个性化技术与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项浙学,陈玉瑞.论共性技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6.

[10]原毅军,汪之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体系构建[J].经济论坛,2011,33(1):120-123.

[11]张瑞林,等.国家体育用品工程中心论证报告[R].2010:77.

[12]詹姆斯·E·米德著.效率、公平与产权[M].施仁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302.

Study on the Universality Technology of Sport Equipment

ZHANG Rui-lin

The universality technology of sport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m of sport goods industry,which takes a pivotal role of increasing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creating a world-renowned brand of sport goods.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logical analysis,engineering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universality technology of sport equipment,clarifi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universality technology of sport equipment,deep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ity technology,builds the system of universality technology of sport equipment including general,groups and product-specific,and study clearly the content and related indicators of general and groups universality technologies.

sportequipment;universalitytechnology;system;study

G818.3

A

1000-677X(2011)10-0091-07

2011-08-22;

2011-09-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8-0342)。

张瑞林(1963-),男,山东莘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与体育教育;Tel:(0531)81696918,E-mail:zhangruilin@sdu.edu.cn。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61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共性器材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共性
现代体育活动中自制体育器材的运用及开发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我国冰雪体育器材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