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表达型文本英译过程中的应用
2011-12-27卫娜
卫娜
(1.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2.北华大学外语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表达型文本英译过程中的应用
卫娜1,2
(1.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2.北华大学外语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三大范畴。文中着重对表达型文本的英译实践为例,分析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表达型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和翻译效果。
语义;交际;翻译;表达型;文本
一、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布勒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他还采纳了弗格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来区分这两种翻译。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应在“尽量照顾译入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的前提下,准确传达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应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不同于直译,交际翻译中的“尽量等同”也说明了要做到完全等同是不可能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特点如表1:
表1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比较(根据张美芳2005:78)
二、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表达型文本英译过程中的应用
纽马克在1988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一书中,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纽马克指出:文本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大多数文本都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只是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占有主导地位。在纽马克三类文本范畴中,本文着重谈其中的一类——表达型文本。
所谓的表达型文本主要是一些具有文学价值、语言特色或者是个人风格的文本,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散文和权威性言论等。在表达型文本中,其核心思想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因此,这样的文本强调原作者的权威,不会去考虑读者的反应。所以诗歌、散文和小说又可以作为表达型文本的典型种类,本文就通过对它们的英译实践来分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1.诗歌的翻译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么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就要尤其注重诗歌的音美、形美、意境美。以下文中的诗歌为例: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抒情,情中见理。短短二十个字,有景,有情,有理,结合得自然、完美。在音韵上这首诗的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在形式上诗体采用了对仗,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在美学艺术上,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翁显良的译文:
Westward the sun,ending the day’s journey in a slow descent behind the mountains.Eastward the Yellow River emptying into the sea.To look beyond,unto the farthest horizon,upward!Up another storey!
原诗中没有东西的位置概念,翁译加上了西边和东边,从场景上更清晰。翁教授充分理解了原诗,根据作者的意境将这首诗翻译成散文体。若将此译作给外国读者看,可以表情达意,但失去了诗歌应该有的音美和形韵。这种译法属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译文易读易懂,自然通顺,简单明了,比原文更直接、更符合常规,遵守译语语域规范,但译文较长,牺牲了原作的特点。
许渊冲的译文: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译文中每行八个音节,都是四个抑扬格音部,每两行押韵。对于白日的翻译没有用名词而是采用了动词“发出光亮”。对于另一个关键字“尽”也没直接相应的翻译而是用状语“山外”来体现。最后两行也没有逐字翻译,分别用两个双生词来对仗。整首诗的意境跃然纸面。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不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体会不出其中的哲理。许渊冲教授避开了单一的翻译方法,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合而用之,尽显中国唐诗的写作特色和文字精粹。
2.散文的翻译
散文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所以散文的英译中要时刻以原作者的思想为核心,更忠实原作。
下文是冰心的散文诗《霞》的节选: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①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②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③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柯文礼等集体翻译的译文:(“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
...Life contains neither unalloyed happiness nor meremisery.Happinessandmiserybeget,complement and set off each other.④
Happiness is a wisp of fleecy could;misery a mass of threatening dark cloud.These different clouds overlap on the horizon of your life to create a beautiful dusk for you when“the setting sun is most lovely indeed.”⑤
An individual’s life must inevitably reach the point when“dusk is so near”⑥and rosy sunset cloud may make one nostalgic and melancholy....
全文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寓意深刻,反映出作者对生命含义的感知。冰心的文学语言和艺术风格被称为“冰心体”,即“建筑在文言文的基础上,但并非文白相加,而是既能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清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练、华美,因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句①是诗情的迸发,散发着哲理之光,言简意赅,译者自然也就以作者为中心,在充分解读了作者的思想过程后“尽量保持原句子的长度、词和小句的位置”,翻译出了同样精彩的句④,尽显“冰心体”的语言风格;句②和句③是李商隐《乐游原》中的两句,译文中的翻译只是字面译,即句⑤和句⑥,中国读者对该两句家喻户晓,阅读过程很容易联想。但是外国读者因文化差异会不知所云,为了原文整体的风格,又为了文化的移入,译者巧妙的采用了脚注的方式,更倾向交际目的的翻译,利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完美结合,解决了文化所带来的翻译困难,一箭双雕;语义翻译在该译作中彰显了原文的风格特点,充分体现了“冰心体”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交际翻译的点睛之笔,将中国古诗词的深邃意境在注释中得以深化,于字里行间向读者渗透了原作者的“生命参悟”。
3.小说的翻译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因此在小说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因素,为了逾越文化障碍,小说的英译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播和解读。下文是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的原文片段:
……黛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①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②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③“二奶奶来了。”④……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Daiyu was not crying aloud.She swallowed her tears in silence till she felt as if she would choke.⑤She had a thousand replies to make to Baoyu,but one word could she utter.At long last she sobbed:
“Never do such things again.”⑥
“Don’t you worry,”replied Baoyu with a long sign.“Please don’t talk this way.I would die happily for people like them,and I’m still alive.”
At this point some maids in the courtyard announced⑦Xifeng’s arrival⑧…
David Hawkes的译文:
…after struggling for some time with her choking sobs,was:
“I suppose you’ll change now.”⑨
…The words were scarcely out of his mouth when they heard someone outside in the courtyard saying:⑩
“Mrs Lian has come.”…
小说作品隐含更多的文化背景、社会因素,《红楼梦》更因其语言的精髓和文化的隐喻而备受文学界甚至翻译界宠爱。对比原文和译文,句①的四字描述言简意赅、凝练洗白,若语义翻译自能体现原语特点,但在两种语言中这种翻译难达对等,从而采用了交际翻译,句⑤虽表达流畅但行文冗长;句②中的主语是你,且有一“改”字,句⑥省略了主语你,而以do代替“改”字,句⑨的重心则变成了I“林黛玉”,译文中虽然有“改”字change,但言外意却因主语的转换而略有变化;句③中的“说”也很关键,因文化背景,古时候主人所到之处都要有下人或者仆人通传或者禀告,所以原文中的说也就并非单纯的说,更含有通传和告知的意思,杨宪益先生采取交际翻译,译成同样带有这种色彩的announce来传递小说中的文化元素,体现文中王熙凤的身份,这种译法要比大卫的语义翻译say更胜一筹;句④中的“二奶奶”,“二”指的是王熙凤的排行辈分,“奶奶”只是他人对她的尊称或者仆人对她的称谓,并非西方“称谓”,也并非中国“常意”。为了避免歧义,跨越文化的鸿沟,译者均采取了交际翻译,分别调整了译文的措辞使其更适合阅读者。如此看来,小说的英译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交际目的,以读者为中心。
三、结语
在英译表达型文本时,要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的表达思想,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这种倾向更侧重语义翻译。但是即使是相同的文本类型,如上文提到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在不同的语境和背景中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有的需要语义翻译,有的需要交际翻译,有的需要两者兼有相互补充。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作为认知翻译的基础,都是对认知翻译的修正和完善,都要求在目的语文本中准确的传递原语文本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读者群、不同的文本类型,亦或相同文本类型的不同种类,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
[1]彼得·纽马克.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4]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中国翻译编辑部.“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Expressive Text
WEI Na1,2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Beihua University,Jilin,Jilin 132000,China)
Peter Newmark makes all the texts into 3 types:expressive text,informative text and vocative text.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expressive text as typical exampl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in expressive text.
semantics;communication;translation;expressive;text
H315.9
A
1008—7974(2011)05—0063—03
2010—09—17
卫娜(1981-),女,吉林集安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北华大学在读硕士。
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