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地域性文化在雕塑小品设计中应用刍议——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雕塑小品设计为例
2011-12-25王鹏鸣
■王鹏鸣
五行和地域性文化在雕塑小品设计中应用刍议
——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雕塑小品设计为例
■王鹏鸣
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小品则是景观设计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整体雕塑群落设计之局部,它既可独立存在与被赏析,又可完全融入整体设计并与之遥相呼应。不论从形制还是体量关系,二者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在视觉感受和空间关系上达到平衡。五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与各地不同的地域性文化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在此次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小品雕塑设计中,五行文化与地域性文化的结合是本设计案例的最突出特点。
雕塑小品设计;五行文化;甘肃地域性文化遗产;案例解析
引言——五行文化概述与雕塑小品设计
所谓五行,指金、木、水、火、土,经过长达千年的历史发展和传承,现在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金,具有坚韧性,古时对于物质世界中有坚固性能的,以金代表。木,代表了树木,代表了生命的生发功能。水,代表了流动性,周流不息的作用。火,代表了热能。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因为这五种东西,互相在变化,这个物质世界的这五种物理,互相在影响,变化得很有规律性。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乘相侮则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辩证地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规律和内在联系——相生相克即对立和统一关系。
在此次以五行文化为主题的小品雕塑设计中,我们就把五行的抽象范畴具体化,分别和甘肃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起来。如:金——用甘肃礼县青铜文化代表;木——甘肃武威汉代简牍文化代表;水——甘肃兰州黄河水车文化来代表;火——用甘肃天水伏羲文化来代表;土——用甘肃马家窑、大地湾、辛店等彩陶文化为代表。
五行与甘肃地域性文化遗产之结合
1.土文化篇——马家窑、大地湾、辛店彩陶文化探微
马家窑、大地湾、辛店这三大彩陶文化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国内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是甘肃最为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三大文化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彩陶所采用的陶土工艺与五行当中的“土”能很好结合。在此次小品雕塑设计中,我们就以彩陶文化来体现甘肃五行中的土文化。
五行之土篇——石雕·马家窑彩陶
①马家窑文化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是新石器晚期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距今5700多年。中原仰韶文化彩陶衰落后,马家窑文化彩陶又延续发展数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②马家窑彩陶文化艺术特色。器型丰富多姿,具有图案多样、绚丽多彩,题材丰富,花纹精美,构思灵妙,典雅、古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在本设计案例中,我们就以最典型和代表性的“旋涡纹彩陶尖底瓶”为原型,用石雕的手法来再现这一本土文化(图1)。
漩涡纹彩陶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泥质红陶彩陶珍品。)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陇西出土
五行之土篇——石雕·大地湾彩陶
彩陶人头器口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彩陶珍品。)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泰安大地湾遗址出土
①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邵店村,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各期文化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距今4900~8120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遗址。
②文化艺术特色:种类有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泥质陶;造型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座等,最典型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纹饰有绳纹、弧线、三角、条纹、勾叶纹、变体鱼纹、鸟纹;两兽相朴的写实纹、蛙纹;有圆点、条线、弧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等;颜色有紫红色、黑色、白色和朱色等彩绘。在本次土篇小品雕塑设计案例二中,我们就特别以著名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为蓝本进行雕塑设计和施工的(图 2)。
五行之土篇——石雕·辛店彩陶
漩涡纹彩陶双耳罐(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泥质红陶彩陶珍品。)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临洮辛店遗址出土
①辛店文化源于马厂类型,由裴文中先生1947发现。辛店文化早期遗存与齐家晚期遗存有十分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是西北甘肃地区一支重要的文化遗存,时代距今3100年~2800年前后。整个辛店文化从商代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
②文化特征: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搀有石英砂、碎陶末、蚌壳末和云母片等搀和料。陶质粗糙、疏松,火候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红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为主,有鬲、盆、杯、鼎、豆、盘等。彩陶的数量较多,彩与陶胎结合不紧密,易脱落。多圜状凹底器,主要器型有罐、盆、鬲、盘、钵、杯。纹饰别具一格,笔触粗犷,以双钩纹、S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少量的动物纹——犬纹、羊纹、鹿纹、蜥蜴纹等,反映出畜牧生活的特色。
在本次土篇小品雕塑设计三中,我们就以最具典型特色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为蓝本进行雕塑设计和施工。
2.木篇——铸铜、铜雕、武威汉简文化
①武威汉简文化特点
自汉代公元前101年设武威郡以来,汉文化的影响对甘肃河西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威汉简,包括《仪礼》简、王杖诏令简和医药简牍等。《仪礼》简是迄今所见《仪礼》的最古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较高的价值。“王杖十简”简文记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涉及对高年鳏寡残疾人的优抚,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资料。医简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药物学方面,列举了100多种植物、矿物药,并且详尽地记载了这些药物的制作、剂型及用药方法等。这些医药简牍是研究中国古代医学,特别是汉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②武威汉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代表性,其内容和传承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汉代甘肃省的地域文化特性。设计中,木文化借助汉简文化来承载和体现。我们以黄铜板按比例放大若干倍,在黄铜板表面阴刻出汉简内容,按序排列嵌入水泥基座,通过外形变化搭配让其更富有古简久历风霜的沧桑之美。竹简外形布局呈螺旋展开状,俨然一组音乐的和声,步移景动,游人漫步至前仿佛穿越千年历史,自然的融天地人文景观和谐与一体。
五行之木篇——铸铜、铜雕,汉简文化
甘肃武威汉简 统称武威汉简,包括《仪礼》简、王杖诏令简和医药简牍等文化遗产。
3.水篇——不锈钢.甘肃兰州黄河水车文化
①黄河水车是甘肃境内非常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又名“天车”“翻车”“老虎车”,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兰州人段续中进士,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他发现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后归甘肃故里,悉心研究实践,于1556年研制成功了历史上第一轮水车。很快,黄河两岸盛行起来。自明代诞生以来,水车一直是黄河沿岸著名的提水灌溉工具,为甘肃农业文明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水利设备的使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今,黄河水车已经成为兰州的名片并成功申报成为甘肃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五行之水篇——不锈钢,黄河水车文化
甘肃兰州黄河水车 段续创始于明嘉二年(公元1523年甘肃著名水利设施文化遗产)
②我们设计完成了以不锈钢为物质载体的以水车为原型的雕塑小品,体现了五行之水文化与甘肃黄河水车文化相结合的强烈的地域性特色。
4.火篇——钢、烤漆,敦煌、天水火文化
①人文始祖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绎史》引《河图挺辅佐》说:“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考古证明,人类使用天然火的历史可推至距今10万年前。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始画八卦,取火种、都陈等。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及相应的仰韶文化遗迹均有灰坑、灶台、火塘发现,说明伏羲时代火已广泛使用。火的使用对人类体质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还有一说,即燧人氏钻木取火,其历史背景也应是伏羲时代。
②莫高窟作为甘肃的名片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壁画中的火的图案成为经典。奥运福娃欢欢头上的火焰造型就取材于莫高窟壁画。本设计对火的图案进行提炼和抽象化,以剪影的形式对壁画中火图案进行分解和重构,在钢板上镂出造型轮廓,阐述火纹的同时又塑造了节点空间,立体感更强。
五行之火篇——钢、烤漆,甘肃火文化
火文化雕塑设计
5.金篇——组雕(铸铜) 敦煌、天水青铜文化
①青铜文化精萃——礼县先秦文化。甘肃礼县作为秦帝国的发祥地,有近3000年的先秦青铜文明。造型精美的编钟、铜、簋等先秦文物向我们展示了甘肃天水礼县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特别是礼县大堡子山等地出土的金器、编钟、秦公鼎、秦公簋以及簋、壶、盘、鼎、盒等青铜器,其造型之优美,工艺之精湛,足以证明秦早期青铜文明的辉煌,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秦人的礼乐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②马踏飞燕——武威汉代青铜文化。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1969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青铜文物精品,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并命名为“铜奔马”。作品构思巧妙,工艺精湛,造型写实传神,于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成为甘肃最著名的文化形象之一。
五行之金的设计我们就以礼县先秦青铜器之造型,如编钟,纹饰、铭文等元素为出发点,并结合武威铜奔马等其他具有甘肃典型地域性特色的青铜文物等内容,设计并完成了以编钟为核心,周围是呈半圆形铸铜浮雕文化墙的组雕,游人漫步至此恍若在编钟乐舞的旋律中,仿佛回到了悠远古代。
五行之金篇——铸铜,组雕,甘肃青铜文化
甘肃青铜,武威雷台——铜奔马;文化精粹,礼县先秦青铜文化
本文以五行文化与甘肃本土地域性文化遗产相结合,来设计和完成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五行雕塑小品作品。阐述了如何在景观小品雕塑设计案例中,合理地挖掘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和悠久历史瑰宝,如何将地域性文化遗产做为设计载体来实现和传达设计理念。
On the Employment of the Five Elements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Sculpture of Small-size
by Wang Pengming
Mr.Liang Sicheng oncestated that “sculptureistheorigin of art.” Small-sized sculptureisan importantlink of landscapedesign. Asa partof the wholesculpturegroupdesign,iteither can beappreciated independentlyorfuseintothe wholesculpturegroup.Thetwoareinter-complementaryfrom each other in shapesandquantitiesand achieve balancein visionexperienceand spacerelations. With a long history,thefive elementsculture hasa closeconnection with regionalcultures of different areas. Thecombination of fiveelementscultureand regionalculturesisa prominentfeatureof thesmall-sized sculpture design oftheinternationalExhibitioncenterof Gansu.
small-sized sculpturedesign,fiveelementsculture,regionalculturalrelicof gansu,casestudy
(王鹏鸣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