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诠释“治未病”
2011-12-25李其忠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文/李其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古今诠释“治未病”
文/李其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治未病”一词,首见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的“治未病”思想,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推崇。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尤其由于健康理念和疾病谱的变化,“治未病”的理念在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治未病”而今备受重视
“治未病”思想自《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后,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论述不断提升。如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告诫我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治未病”思想在当今备受推崇,自有它的道理:健康观念的改变应是首要原因。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只将躯体的疾病视作疾病,而今天完整的健康理念将精神情志的不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等均视作不健康、不健全的疾病现象。因而这些现象同样应该列入医学予以干预的范畴。
疾病谱的改变也是其重要原因。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改变以及群体平均寿命的延长等因素影响,使得非感染性的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障碍疾病、老年性功能衰退疾病等,越来越成为危及民众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疾病。而这些疾病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往往难以根治,因此更能突显防重于治的意义。
强调“治未病”在医疗经济学方面亦有突出意义。有病治病的沉重的医疗费用,即便是发达国家或富有家庭也常常不堪承受。我们国家如能展现一幅“政府——社区——家庭——个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生保健的画卷,民众的健康水平将大为提高、社会的和谐状态将大为改善、医疗卫生的沉重负担也将因此而大为减轻。
关于“治未病”的层次问题,就相关的现代文献看,尚不一致。笔者以为,孙思邈提出的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最为简洁、明了、实用。
中西医有关“病”的不同理解
现代医学往往将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等的改变,视作疾病的客观指标,亦将症状明显而缺乏相应的阳性体征或实验室指标改变者称之为亚健康。而亚健康状态的人,若求治于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中医临床总能给予某一辨证结果,如脾胃虚弱、肝气郁结、心神失养、卫表不固、肝肾不足等等。也就是说,这类病人西医未将其纳入疾病范畴,而中医将其视作有疾病的人。
反之,也有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结果异常,而缺乏临床表现者,西医认定其“已病”,而中医因其无症可辨而认为其“未病”。对于“未病”、“已病”概念,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解,在提倡和贯彻“治未病”思想的医学实践过程中,中西医可以取长补短,逐步融通。
另有一个现实问题,相当一部分被称之为“未病”或“亚健康”的人,若有条件去做相应的健康检查,往往会发现“问题”,由“未病”变为“已病”,由“亚健康”变为“不健康”。这一情况,应该引起病家和医家的高度重视。
“未病”与“亚健康”的异同
有人往往把中医的“未病”与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等同看待,笔者认为这是欠妥的。亚健康是一个范围广范、种类繁多、表现复杂、界限相对模糊的集合。“亚健康”状态仅仅是中医“未病”、“欲病”过程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它是病前的一种状态、一个过程、一段区间,不能概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如不能概括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也就是说,中医的“治未病”思想针对的不仅仅是“亚健康”状态,而是包括“亚健康”状态在内的、具有更广泛的、具有超越时空意义的医学理念。■
编辑:黄灵 yeshzhw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