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商人要做到,早上拿得起,晚上放得下

2011-12-25口述吴燕妮

中国商人 2011年7期
关键词:商人文化企业

口述/吴燕妮

执笔/本刊记者王晶

六月,北京的夏日已经酷热难耐,在我位于北京华悦国际公寓的一间茶室里,我和《中国商人》杂志的记者一起探讨了中国商人的“私奔”情节。此“私奔”非彼“私奔”,投资人王功权私奔一事只是家里长短的私事,然而往深里探究却透露着这一代中国商人的财富观、生活观、幸福观、家庭观以及伦理观的剧烈变化。虽不能说王功权的私奔代表着一批中国商人的幸福模板,但通过“私奔”,更多的中国商人或许会看到自己内心缺失和渴望的东西,或是理想、或是自由、或是爱情、或是更多听从于内心的声音。

80%的中国商人一生中都会闪现“私奔”或“隐居”的念头

我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名为《堪破情关》的文章,在文章的开篇我提出:感情是特别难谈也是特别敏感的一个话题,如果纯粹以哲学家理性的头脑来看,就会无视于众生内心的悲苦,通俗点说也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感情有时候并不是一个理性范畴可以约束和左右的,如果一味地用理性看待感情是不符合实际的。王功权的“私奔”我认为应该从多角度看待。如果单从人的角度,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私奔”自然也就没有对错之分。但他毕竟有“商人”这样的特殊身份,社会赋予了商人一定的职责,他们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果从这个角度讲,王功权就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人。

在我看来,王功权不过是以爱的名义,给自己逃避现实寻找了一个借口;不过是以爱的理由,为自己脆弱的心灵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所谓的爱情导致了今天的结果,没有爱情他也有可能用其他途径为自己寻找一个解脱的方式。归根到底王功权的心灵少了一个支点,灵魂少了一个飞翔的方向。当一个人心灵缺乏支点的时候,他就会在外界的世界中寻求心灵的依托。私奔解决不了问题,王功权马上就会发现,他所寄托的地方其实还是一个幻想,此时他必然会走向回归或者另外的觉醒。

有人说:“再美的婚姻,一生中都有200次离婚的年头,有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我想,在企业家做企业的过程中,有80%的人一生当中都会闪现“私奔”或者“隐居”的念头,当然其中也包括普通人。如果一个人内心非常圆满,被无数的爱充盈,身在何处其实是无所谓的;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定,奔到任何地方也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商人这个群体对于“私奔”的“向往”往往来自于现实的压力。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批中国商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改革初期,第一批创业者将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赚钱上,最后导致身心俱疲,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切归根到底是信仰缺失的问题。

在我认识的中国商人里,有不少人会有“私奔”的念头,虽然目的不同,有的人为了理想、有的人为了自由,有的人迫于现实的压力,但付诸于行动的还是很少。作为一个男人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责任”,在孩子面前你是父亲,在父母面前你是儿子,在老婆面前你是丈夫,在员工面前你是老板……中国商人肩负着很多不同的角色,大部分人不可能为了其中的一个角色而放弃其他角色。

人之所以充实是因为找到了内在的方向

我对中国商人群体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在做好企业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思想境界,放大思想格局,增加精神生活,提高美学修养,保持对真理的好奇心。人之所以充实是因为找到了内在的方向。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经典智慧,都是一种内化的教育,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内在的方向,在纷繁的世界中就比较容易迷失方向,随之带来痛苦和烦恼。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任何事情都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我经常去企业讲课会发现一个问题。80年代初的这批企业家依靠冒险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敢打敢拼的精神将企业做大,表面上是拥有几个亿资本的行业老大,但深入内部就会惊讶地发现,企业的本质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美好。这些由小作坊、夫妻店成长起来的大企业,他所拥有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从业者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作坊的年代,丝毫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造成企业快速发展和员工素质滞后之间的矛盾,接着就会出现员工跳槽、老板和员工关系紧张等问题。我经常会为商人们举一个例子,在一个漂亮女人面前如何拥有优胜权,唯一的法宝是增强自己的魅力,当你有足够吸引力的时候,就不会担心老婆跑掉。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不会担心员工频繁的跳槽。所以中国商人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一定要从内心战胜自我,从而以化天下,这也是传统文化讲的内圣外王之道。

除此,中国商人还应该多接触一些新知识,知识越多的人精神境界越高,随之思想格局就会放大,思想格局放大的好处是站在高山上自然一览众山下,在胡同里转悠自然心生烦恼。有一些企业老板会将员工看做是物化的工具为我服务,忽略了员工是一个有生命、有情感、有七情六欲的人。当一个企业老板知道尊重员工的生命而不是使用他廉价劳动力的时候,员工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需要中国商人拥有一定的境界和品位,对员工的培养要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生命存在的价值,要把制度化的教育和诗化的教育相结合,也就是说企业的文化教育要上升到美学的层面,这样更人性化、更好玩。松下幸之助曾说:“我们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就是高素质的人才。”这话讲得太好了!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成就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如果把所有的焦点转移到对企业人才的塑造上,商人们在其中也会感到其乐无穷。有了人才,赚钱自然不在话下,随之做企业的过程就会变得有趣,压力自然会减小,企业家自己也会随之崇高。

只有善于归零,生命才会处于平衡之中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开始走近传统文化,这和做企业并不矛盾,只是一个主次问题。从一个人来说,精气神控制着人的身体;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则控制着设备、产品。一个人的外在总是为内在服务的,而不是用你所有的生命去为外在有形的东西服务,这样就会本末倒置。传统文化的魅力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内求的方向。我建议中国商人们不妨学习《道德经》: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通俗点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为什么会为名权财色执迷和烦恼,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有生命的存在,当生命不存在的时候,外在的名权财色对我们还有价值吗?因此,什么样的人可以将天下的重任托付于他?就是那个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天下还重要的人。一般人很少有这样的觉悟,必须要等到得了一场重病、遇到一件大事或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才能觉悟,这个时候也就为时晚矣。而道德经中的生命智慧直接影响了中国商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道德经中无为的管理智慧直接影响了企业能否遵循大道自然的法则行事。

在理想中,有太多的中国商人渴望在功成名就后要么隐居田园,要么甘当幕后,然而现实的残酷是,有太多不得已并不允许他们如此洒脱。真正的田园在哪里?心花盛开则眼里处处都是花的海洋,心可以遨游五湖四海,田园生活只是心的一个方向,用这个方向更好的服务当下的社会实践才是中国商人真正要追求的目标。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属于一个人的,商人也是一样,中国商人所拥有的一切是员工齐心协力,国家政策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商人首先要有感恩的胸怀。伟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才华,最重要的是他拥有的高尚美德。如果一个商人心怀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那么他就会在得失之间寻求一种自我的平衡。

传统文化给人的最大智慧是在穷困或通达之时知道自己何去何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命运,尺度把握人生。一个人文化和素质在平常看不出来,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和处理就可以表现出来。作为中国商人,每天都应该在内在和外在中间寻求平衡。一个人彻底放下,不被外界搅扰是很难的,尤其作为中国商人,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做企业,为了所谓的成功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与孩子的天伦之乐,对父母的陪伴等。这个群体失去了太多,到最后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平衡,不平衡就容易走极端。因此商人们要做到早上拿得起,晚上放得下,要善于归零,没有任何负面能量在生命中累积,生命每天都是新的,自然平衡了。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度来看,所谓成败不过是刹那之间得失的生灭,一切都不执著,一切都无所谓,看淡一切,放下一切,俯瞰人生,笑对人间。中国商人们不要对成功、财富、名利等过于执著,不要患得患失,而是立足于当下,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至于能不能做到世界第一,是不是百年基业常青,就顺应大道无为的规律,以不执著的心胸执着的做事,无疑是获得心灵解放的最好方式。如果不敢面对、不肯接受、不会处理、没有看破、不能放下,便不得自在。一个人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一定是这六组词中的某一组,或其中几组出了问题,甚至全部出了问题。相反,抓住这12个字,便有了大开大合的心胸,心量广大,可以包藏宇宙,吞吐天地,自然可以做到“坐久幽怀如海,心窗宽广恒沙”。

中国商人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瓦解人们原有价值观、伦理观和社会观的同时,并没有及时整合出新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等社会底线共识,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依赖于信仰。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但至于信仰什么,这其中是有智慧的。所谓的信仰就是你相信那个东西是在你自己心中的。中国文化四个最经典的字就是“问心无愧”,最经典的三句话是: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不愧己。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所有的宗教都是假借物,借此来应自己的心。我们常说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当一个人能自己战胜自己的时候,他在任何人和事物面前都是无所畏惧的。《道德经》里讲: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其实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本性。所有信仰的目的不是给自己寻找解脱,而是用吸纳的那些经典智慧,更好地服务于你周围的人、你的企业、你的员工,服务于当下的社会,这才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真正得道的人。

在企业经营之初,绝大多数中国商人重要的问题都来自于外部,比如竞争,比如如何赚钱。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业务越来越稳定,中国商人眼里的重要问题也有所改变。如何由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升到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如何与国际最新型的管理模式接轨,以及新时期如何处理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新矛盾等等诸多问题,老板的素质、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的创新意识、变革精神等都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时就会给自己造成压力。内外的压力逼迫着中国商人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和企业、商人打交道多年,深知做商人的不易,是各种因素造就了一个伟大企业和成功的商人。我最想跟中国商人们分享的一句话就是:用减法生活。用减法去做企业,明白企业该做什么,人的一生该做什么。有一个故事:野马在沙漠里没有水,在奄奄一息时看到远方有一汪清泉,它拼命追赶,到达目的地后野马累死了,它所以为的那汪清泉只是太阳折射的光。从这个故事我总结了两句话:野马无智慧,认假为真,故累死于物中;人有智慧,识别真假,故不为物累。老子也说:少则得,多则惑。其实减去比增加更能看出人的智慧和品位的高下。中国商人用减法生活,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减去企业中不必要的人,减去不必要的项目,减去不必要的开支,减去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减去不必要的应酬等,减去之后企业的内核就会呈现出来。对于企业家自身也要不断用减法生活,去掉“我一定要成为什么”等世俗的标准,去掉过强的自我意志,去掉对金钱过度的贪求,然后自己就会活得简单而有力量。

我研究中国商人多年,也和很多商人是好朋友,在我看来,中国商人最应该提倡的精神应该是儒家讲的仁爱,基督教讲的博爱,佛教讲的慈悲。作为商人,一定要有大爱的胸怀,回馈世界,做到利我和利他的平衡。全世界有56亿人,46亿人有宗教信仰,国外的大企业家都有布施的美德,中国商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大爱之心。只有在给予的过程中,才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实现一个真正的自我,超越一个完美的自我,这不仅是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的内心变的更有力量,这才是中国商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一个人的文化积淀和他境界的高下一定是成正比的,但我说的文化是指深层文化,是人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情怀。比如王功权爱好的诗词也是文化,只是属于中层文化的范畴,如果他有宗教情怀,就不会私奔了。

中国还是有一些地方是非常落后的。在成都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随时可以看到挑着扁担擦皮鞋的,背着箩筐当货运工的人。在贵州山区,还可以看到有孩子穿着露出了脚趾的鞋,大排档里到处都是不到20岁的卖唱姑娘。这些现象,不用说外国人看了会怎么想,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看了都会心酸。因此,中国商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需要帮助的,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商人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言而无信的商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威尼斯商人
谁远谁近?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