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则“热气腾腾”的领导人活动新闻

2011-12-25张志军

中国记者 2011年8期
关键词:领导人总理体育课

□ 张志军

(作者是邯郸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广播电台台长)

今年5月31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亲切看望师生,并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堂体育课。新华社记者李斌采写的以《“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温家宝兑现和孩子们上一堂体育课的承诺(眉题),总理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主题)》为题的消息,映入眼帘一下子被其吸引,读后颇有感触。

只有从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中确定新闻主题,这样的时政新闻才会吸引受众眼球。

各级领导下基层、访群众、搞调研等活动,往往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广大受众在收听收看这类新闻关注的重点是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内容。因此,只有从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入手,筛选确定新闻主题,才能使新闻受到受众关注。

《总理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这篇新闻,把“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确定为新闻主题,而围绕主题精心提炼的新闻标题,很准确地同广大受众关注并热议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话题聚为一点,使看似寻常的温总理看望过“六一”节小学生的新闻,一下子被成千上万的受众所吸引。

注意交代与领导人活动相关的新闻背景,以更好地深化新闻主题,增加新闻的解读力和关注度。

领导人活动往往有很强的目的性,想了解什么、表达什么?传递什么信息、解决什么问题?应该在事先有所考虑。关键是记者之前对活动背景应有充分了解,在采访现场注意发现。

《总理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用近三分之一的文字分三个自然段(导语之后)突出交代新闻背景。

三段新闻背景,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总理和孩子们同上体育课诺言的原由到交代这是一所农村小学,从不同侧面回答了受众最想了解总理为何要“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兑现诺言”的欲知,并告之总理最为关心、牵挂的是广大农村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丰富、深化新闻主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吸引受众关注这一新闻事件、让更多的受众特别广大农村受众深入了解这篇新闻的丰富内涵做了充分的传播铺垫。

浓墨重彩报道领导人活动中亲民爱民的情节、细节,展示领导人与民鱼水交融的平民情怀和亲民形象。

《总理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从题目开始即醒目地展示温总理的平民情怀和亲民形象。眉题中写道“温总理兑现和孩子们上一堂体育课的诺言”“兑现诺言”体现着国家领导人认真对待普通群众的建议和要求,亲民形象跃然纸上。主题为“总理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一个‘和’,一个“同上”,强调着总理与民众一样、平等,没了特殊感和距离感,增了亲切感。再如,“体育教师张涛又邀请温家宝和孩子们一起切磋球艺”。“和孩子们一起”,很好地展示总理与百姓平等交流和平民作风。

《总理和小学生同上体育课》中对温家宝一些言行的细节写得更是到位。如“温家宝和同学们一起做起了热身运动,沿着篮球场跑步,活动身体(新华社为此配发了总理和孩子们一起热身运动的大幅照片)。防守步伐练习,原地运球、高低运球……每个动作,温家宝都做得有板有眼,十分认真。”再如,“温家宝连续投进了六个球,额头上冒出了汗。”这些细节的描述让受众了解到一个真实可信的新闻,一个做事认真的总理。

还有那记录总理质朴、中肯的话语。如,“望着眼前天真活泼、健康快乐的孩子们,他深情地说,同学们,跟你们打一次篮球,我非常高兴。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德智体的基础是身体,德智体要全面发展,必须有强壮的身体。因为身体是精神和知识的载体。没有好的身体,就不会有充沛的精力刻苦学习。”“同学们要热爱运动,经常运动,把运动贯穿一生。”这些发自内心的话,充满着一位老者对孩子们的热爱和期盼,更体现着国家总理对祖国未来的关心和希望。

有这些“一起做”的事情,感人的情节、细节,亲切、质朴的话语,总理爱民、亲民的形象大放异彩,让领导人活动的新闻贴近了普通百姓。

猜你喜欢

领导人总理体育课
新总理
体育课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