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用现场说话—《钱江晚报》“7·23”事故报道记录
2011-12-25俞熙娜陈立华
□ 俞熙娜 陈立华
2011年7月23日,温州发生“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面对这场罕见的重大突发事故,《钱江晚报》迅速启动突发性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投入重兵,全面、客观、深入地报道了事故进程。
启动应急机制,整合全报之力
事故发生后半小时内,以浙江新闻部为主,迅速成立了一支应急报道采访小分队。在温州驻地记者率先赶到现场的同时,迅速从距离温州相对较近的金华分社、宁波分社抽调记者赶赴现场,然后又从杭州总部由部门副主任率队赶赴温州,三个梯队先后抵达现场。会合后,由带队部门主任统一指挥,并与后方保持密切联系。7月23日—24日,《钱江晚报》在温州现场采访的记者达15人。
与此同时,《钱江晚报》在杭州成立指挥中心,有序指导前方采访,协调各部门力量。杭州新闻部、浙江新闻部、国内新闻部、网络新闻部等部门通力合作,分别负责后方的补充采访、编辑,以及电台电视台的监控、与兄弟媒体的联络、及时整合发布微博信息,从而汇集成强大的报道力量,全面而有序地推进新闻报道进程。
深入一线,紧抓现场
事发当晚,温州大雨,现场又是在一片田野之中。但《钱江晚报》记者在和救援队伍一起进入之后,进入到最核心的救援现场采访。即便其后为了顺利搜救,当地相关部门拉起警戒线控制现场,《钱江晚报》的一位文字记者也始终坚持在最贴近搜救工作的地点。两位摄影记者一位近距离“微观”,一位则摸黑爬上了附近一座村民安葬逝者的山包,用长焦镜头“俯瞰”救援现场。 这种努力,让《钱江晚报》在事故第二天凌晨三点截稿之前,就发出了最精彩的第一手报道。
在接下来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在第一时间看到伊伊获救,采访到救出伊伊的消防战士;他们重新回到现场,找到了事发当晚救出6个伤员的贵州民工;他们来到殡仪馆,对话为逝者化妆,让逝者清清爽爽上路的遗容化妆师;他们来到医院病床前,找到了一段在事发前五分钟拍摄,伊伊还在叫妈妈的珍贵视频……
所有的这一切,都以最感人的故事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心人的命运和情感,紧扣公众关注焦点
7月23日晚是个不眠之夜,一边是前方记者不断传回各种救援消息,一边是报社总部召开紧急会议,明确报道思想,确立了两条主线:跟踪事故原因,关注伤亡群体。这其中,又以“人”为主线,遇难的人、受伤的人、救援的人,他们的命运、情感、行为,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7月24日,《钱江晚报》在及时报道事故现场的基础上,以“大难面前,大爱涌动”为主题,抓住“受灾的人”“救灾的人”,突出乘客互助自救,消防、武警、医疗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奋战现场,以及温州市民深夜排队自发献血的感人场景,报道了《爬出窗外的乘客又回到车厢救人,近300名温州市民自发献血》的热血场面。
7月25日,《钱江晚报》从点到面,再次突出“向善的力量”。7月26日,以一组《童年,在7·23拐了个弯》记录了包括伊伊在内一批在事故中丧生或失去亲人的儿童,突出了人们的关注、怜惜和援助;7月27日,用两个版的《生命,挺住》记录了仍在重症监护室与死神搏斗的11位受害者,为他们祈福。
公众不仅关注救援行动,还关注两大焦点:事故原因和死亡人数。因为随着高铁里程的不断增长,以安全、快速著称的高速列车正在成为普通人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人们还由此次事故延伸至对高速列车安全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的关注。《钱江晚报》紧扣这一事件特征,抓住公众敏感话题。一方面,及时传递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一方面,根据前方记者的客观采访,尽力回答读者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