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观念 换思维 找差异——从报人到网络新媒体艰难转身之心得

2011-12-25陈祖强

中国记者 2011年8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报纸队伍

◇/ 陈祖强

2010年2月23日,我离开了从事13年的报纸行业,正式成为网络媒体的一个新兵。

那一天起,我不再隶属于报纸,踏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环顾周遭,发现身边不少纸媒好友纷纷加入新媒体大军。事实上,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人已经开始大量流向新媒体,报纸成为向网络输送专业性新闻人才的基地。

进入易,融入难

看似简单的一个门槛,只有真正迈进之后才发现转型是个痛苦的过程。

1997年10月,我进入《河南商报》,此后历经《东方家庭报》《郑州晚报》等媒体,一直冲在纸媒新闻采编第一线。10余年间,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热线记者做到深度报道负责人。

也许在一个行业内时间久了就会疲倦,特别是在自己熟知的领域没有创新的情况下,激情会逐渐被磨灭。

恰在此时, 2010年我所在的郑州日报社(现中原报业传媒集团)为做大做强自己的网络媒体,对中原网进行了全新打造。借此机会,我从《郑州晚报》采访中心副主任的角色转变成了中原网新闻中心主任。

新闻中心人力资源很紧张,5位编辑负责所有新闻内容的更新,还有3位刚出校门的全媒体记者,最大难题是大家几乎没有专业网络媒体经验。我满怀着信心与激情,却立即碰到了人才稀缺的无奈。

一方面是队伍的现实,一方面也是自己转型的困难与痛苦。

报人从事网络新闻工作,最大的障碍是新闻理念不同。一位同事来自《郑州日报》,她说,“网络跟报纸的新闻理念很不一样,很困惑,以前做记者时很清晰,比如说我采访一个事,定位很明确,稿件写了后怎么发、会发成什么样子,见报后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效果,我很清楚。但网络如大海,来到中原网后,一下子找不着感觉,全身上下有很多劲,就是使不出来”。

在这点上,我有着共同的感受。自以为很不错的内容,但网友就是不爱看,点击率不高,一下子击碎你的自信。事实上,纸媒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的禁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虽已身在网络,自己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纸媒的规律去运作。

这样,网络与报纸看似成了一对矛盾体。网络出于发展的需求,既需要大批的纸媒采编人员加入,人才加盟后又与网络的规律相抵牾,致使磨合过程加长,或互不适应。

不要被纸媒观念框死

报人进入新媒体,特别偏爱采访,我亦如此。刚进中原网时,投入大量精力与人力做报道,结果发现网友并不青睐。由于网络海量信息与频繁更新,不少自采报道很快就石沉大海。特别是第二天报纸的稿件出来后,传统报纸记者采写的报道质量明显要高过我们自己的记者队伍。相对于报纸,网络的优势目前只是时效,第一时间抢占先机,但更深度的内容报纸仍据有较强优势。

现在看来,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报纸的核心团队是近百人的记者编辑,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打磨,队伍已经相对成熟。而网络寥寥无几的采编人员,加之队伍年轻,没有工作经验,很明显不能跟传统媒体比拼自采报道。

报人进入网络后,还有一个很强的错误观念:仅仅把网络当成媒体属性,只是一味低着头做新闻,不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媒体来运作,却忽略了网络更是一个强大的综合性平台 。

网络可以24小时发布信息,时间是最大的优势,可以做到第一时间、第一时速、第一时效发布。从传统报人转型为新媒体人后,必须将“秒”的概念强化在自己的心里,对于公众性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第一时间转发。比如,温州动车追尾脱轨重大事故,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纷纷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这一消息,并一直跟踪关注。

网络很宽泛,不一定非要发布自采新闻。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记者,即“全民记者”。每个人都是新闻发布源,可以建立一支覆盖面较广的通讯员队伍,也可以更大范围地调动网友的力量。要开门办网,充分将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功能做到最好,无限量发挥网友资源的优势。网络媒体所要做的就是维护好这个平台,服务好这个平台,让网友做主角。

在纸媒,受平台所限,只能用图片与文字来表现某一主题。也正是受这种单一平台的影响,致使传统报人的思维模式平面化。而网络是个立体式空间,既可以用传统的图片、文字来展现,又能用声音与视频等流媒体来表现。这样就有了一个多维空间,使得我们在思考呈现某一主题时立体起来。我们可以整合各种力量与资源,充分运用报纸、电视以及微博、论坛、博客等资源优势。

比如赖昌星被遣返回国,网络可以迅速制作专题,将不同的资讯进行整合,可以使用中央电视台在机场拍摄其被押解下飞机的现场视频,包括网友的评论等,也可调动此前的历史资料,给受众一种立体式的展现。

网络更需要的是综合性全媒体人才,而不仅仅是只懂新闻就行,这就逼迫传统报人进入网络后,必须熟知网络技术与特性,真正融入到网络平台中去。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报纸队伍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