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认知度决定报道信度——从两篇教育报道看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
2011-12-25高子发
高子发
(作者是《甘肃经济日报》白银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
今年7月,《甘肃经济日报》刊发的《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因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会宁教育而获得2010年甘肃新闻奖特别奖,再度引发传媒对深入认知的思考。本文以两篇同题新闻为例,探讨热点新闻认知的重要性。
对于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如果认知出现偏差,即便报道并非虚假失实,亦可因失之全面、客观、公正而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010年初,某报刊载《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描写甘肃会宁两个农家“因教返贫”的境况:63岁的王清源已经陷入困境,他“用漫长的时光和6万多元债务,仅换来‘出了3个大学生’的虚名和节节攀升的赤字”;因交通事故失去了丈夫的陪读家长武志霞还在执着坚守,她的“人生事业已经完成一半——儿子考上了大学”,女儿还在上中学。并因此断言:会宁教育是命运“赌博”,即将遭遇“破产”。
不久,《甘肃经济日报》刊出《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报道了会宁教育现象的生发,会宁教育模式的形成,并用大量事实表现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用事实回应:“求学改变命运”何罪之有?“教育破产”更是无稽之谈。
这两篇报道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并引发网上热议。此后,围绕会宁教育现象,《甘肃日报》刊发《会宁,教育是一本书》《会宁,教育是希望之路》,《中国青年报》刊发《会宁县区域教育发展之路》。而在此之前,《甘肃经济日报》刊发了《教育改变会宁经济穷县命运》,“新华纵横” 播发了《会宁教育现象调查》,《光明日报》也刊发了《会宁:今写教育史奇迹》。此外还有多篇类似报道以及《脊梁》《黄土魂》等多部反映会宁教育精神的电视记录专题片,其基调、视角、取舍均与《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相左,而与《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应和。
客观地说,两类报道都是真实的。这里,姑且不论其事实是具体真实还是整体真实,现象真实或是本质真实,却可以肯定要素是真实的,事项也是真实的。但由于认知不同,基调、视角、取舍、效果迥异。
认知决定基调
只有客观认知,才能在报道中避免主观臆断、言过其实。
会宁是我国西部一个极其干旱、贫苦、落后的县份。以“会师圣地”“苦甲天下”“西北高考状元县”而全国知名。
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向全国高校输送学生超过现有人口的10%,其中每30户就有1人获得硕士学位,每150户就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仅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地区,就聚集会宁籍毕业生500多人。业界将甘肃会宁和江苏如东、湖北黄冈并称为领跑我国基础教育的“三驾马车”。会宁教育已成为甘肃的品牌,我国基础教育的旗帜,在全国都颇有声望。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肯定说,一个贫困县出几万名大学生,不仅为全国、全省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当地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温家宝总理2006年也曾指出:会宁是闻名的“状元之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10年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时,温家宝总理特意邀请会宁的教师征求意见(有关引文见2010年4月16日《甘肃经济日报》)。
教育是重要的国计民生和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关联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复合特性,不同于一般单体性事件。对这类问题认知的深入与肤浅,势必影响到报道的全面、客观与公正。会宁教育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但要看整体、看本质、看主流。质疑整体会宁教育,如无哗众取宠之嫌,就是在认知上出现了很大偏差。
《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认为,“在中央财政对于西部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背景下,会宁人对‘读书脱贫’寄予着赌博式的希望,如今却发现‘教育立县’已遭遇‘教育破产’。”“农村教育之痛让‘知识神话’褪色,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部农村家庭重陷赤贫的梦魇。”“大量农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长期举债供养学生的农村家庭血本无归,‘因教返贫’屡见不鲜”。“会宁的过去与现在正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困局的典型缩影。”基于这种认知,报道断言会宁教育遭遇“破产”,并用“疯狂”“赌博”“梦魇”等词汇形容,通篇凄凉、沮丧,态度消极,基本上否定了会宁教育。
《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告诉读者,会宁教育现象生发于当地崇文修德的文化传统和尊师重教的价值理念。会宁教育模式在于落后单薄的经济条件承载着庞大沉重的教育体系。会宁教育的核心价值是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会宁教育的品牌效应是恢复高考30多年向全国高校输送学生6万多名,5000多人获硕士学位,1000多人获博士学位。会宁教育的经济回报是年反哺家庭资金接近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在十年连旱的情况下,招引十多万父老乡亲到外地打工谋生。“6万多名优秀学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6万多个家庭的命运”,这就是干旱贫瘠的自然条件下,穷困落后的生存环境里演绎的教育传奇。基于这种认知,报道反映了会宁对“成功教育”“健康教育”“规范教育”“阳光教育”的不懈追求,叙说了国家和地方解决“因教返贫”有效努力,力证了会宁“教育兴县”战略改变会宁大地贫穷面貌的成功和为国家做出的积极贡献,肯定了求学改变命运是积极进步的美好愿望,用大量事实说明会宁教育既不是“赌博”,更不会“破产”,全文激越、昂扬,态度积极,充分肯定了会宁教育。
认知决定视角
只有全面认知,才能在报道中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艾丰认为,“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新闻写作方法论》78页)笔者认为,对热点问题,应防止掐取断片,一叶障目。所以,艾丰先生强调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极其重要。
新闻报道要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 ,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的报道。
“教育返贫是我国各地特别是西部一度所共有的现象,会宁也曾出现农民家庭因供学生上学而暂时陷入困顿的情况,但不至于将多数家庭推向绝境”。2007年,在温家宝总理的直接关心下,会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期限最长达14年。到2010年两篇报道刊发时,“‘因教返贫’屡见不鲜”,已属过分夸大事实。
报道中所反映的两个家庭在会宁58万多人口、15万多户中,究竟有多少代表性?武志霞因交通事故失去了丈夫,只能算是特例。王清源一家的遭遇属极端典型,不具代表性。文中用来佐证的有关方面和有关人物的调查数据,居然是早在四年前就形成的。到2010年,会宁已不再出现新的“王清源”,“走投无路”缺乏事实依据,也违背了新闻及时性原则。总之,仅凭两个家庭境况来反映教育的健康发展、公平发展等特别重大的社会问题,视角显然过于狭小,实在有些支撑不起。“更不能把全国高校扩招、全球金融风暴、普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会宁教育。”
《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的视角则较为宽广,有整体,有局部,有点有面。“教育不但是系统工程,也是会宁最大的人心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小处说是圆了大山深处农家孩子的求学成才梦,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局部讲是带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处论则是顺应了国家强本固基的时代要求。”
报道用事实说明了“因教返贫”的解决情况,“三年来,会宁县为13125名提出申请的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总金额11641万元”。尽管在经济穷县与教育强县的巨大反差中,不少家庭依然日子紧巴,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陪读,借贷,苦乐相伴。在会宁,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求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撑,孩子维系着他们全部希望,为此无论付出多大的物质和精神牺牲都在所不惜。”
角度的选择,根本上缘于对会宁教育深刻内涵的理解。
认知决定取舍
只有公正认知,才能在报道中避免只瞄准阴影,不折射阳光。
严肃的新闻工作者,尽管立场、观点不同,但对于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却是如实反映,忠实记述,不粉饰,不夸张。当然,在报道新闻事实时不能不流露记者的立场、观点。除了基调和角度外,对事实的取舍,材料的选择,也是认知情况的体现。
在《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一文中,我们看到的是,“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繁华散尽,黄土覆盖表里万物。”王清源所在的农村,凋零破败,“如果不是一只黑驴在墙外嗷嗷大叫,这里将毫无生气。”村民“除了等死,待在这里将毫无意义。”场景悲戚萧条。
而《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展示的却是另一幅景象,“人影幢幢,书声朗朗,晨吟暮读,校园绝唱。无论是空气清新的早晨,还是风清月明的傍晚,走进会宁城区的几所高中,都能亲眼目睹这让人感动,令人振奋的一幕。”“这里有乐,也浸透着苦。会宁的教育,就是在苦和乐的交织中演绎着唯物辩证的法则。”
特别要提出,“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至上原则。虽然新闻采编人员从来都不是被动反映事实的机械式录像机,但笔者还是不主张在新闻报道中直接流露作者的感情色彩,更不赞成在客观叙述中灌输作者的主观意念。
作者的倾向和感情,在《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中毫不掩饰,简单分析就形成“昂贵的教育消耗挤占了其他领域的发展血液,导致这里工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几成鸡肋。”的结论,甚至直言美好追求是“命运赌博”、发展遭遇“教育破产”。而在《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中,作者的倾向和感情主要体现于对新闻事实的如实记述,或通过采访对象的语言传达出来,采编人员自己并没不直接表露或进行主观臆测。
最后说效果。《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刊出后,网络、报纸、电视讨论和读者反馈,大多认为深入细致,实事求是,令人感奋。
概言之,大众传媒和新闻工作者要注重对报道对象的深入认知,努力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尽力避免主观、片面、偏颇,惟其如此,才能写出严肃有价值、经得起读者检验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