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养老新主张

2011-12-25史波涛

民生周刊 2011年34期
关键词:床位老龄化居家

□ 本刊记者 史波涛

居家养老新主张

□ 本刊记者 史波涛

邻居王大爷前些年中风,在医院治疗恢复的还算不错,可以自己走路,但生活还是不能完全自理,近来年纪越来越大,儿女忙于工作总不能尽心地照顾老爷子。王大爷决定找个老年公寓入住,迫于高额的收费始终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老爷子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在小区花园里遛弯,迷离的眼神期盼的是一份“老有所乐”的幸福。

北京自2011年7月1日起,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60岁以上老人,入住本人户口所在地区县民政局选定的社会福利机构,每人每月补贴1100元,这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失能老人制定并出台的养老补助政策。

今后5年,北京将建立高龄津贴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居家养老床位补贴制度。居家养老床位补贴制度将根据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的老人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居家养老床位补贴就是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社区托老所等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链。

老龄化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民政部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近1/4,老年人照料问题更加突出。

北京的情况是,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十二五”时期,北京常住老年人口将以年均17万的数量增长;到2015年,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7.6%;其中北京户籍老年人达到32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3%。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315.7万,占总人口比22.5%。今后十年,上海将进入高速老龄化时期,80岁以上老人增长速度更快,60岁以上人口峰值将接近700万。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老龄化社会是个严峻的现实,养老问题是摆在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昆明老人张小余由此成为一个极端的个案——昆明市为整顿市容大规模拆除防盗笼,去年10月26日,正在东风巷一户人家外拆防盗笼的工人,突然发现卧室里的床上有具遗体,身躯盖着被子,露在外面的头颅已成白骨。同一个院子的人这时才知道,多年不曾见面的70多岁老人张小余,原来早已死亡。

“张小余的案例传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北京大学教授乔晓春说,独居、患病、养老保障乏力,三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张小余事件有可能再次上演。“养老问题正在逼近每一个家庭。”山东社科院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高利平分析说:“现代家庭日趋小型化、核心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功能正在削弱,是传统养老模式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另据了解,山东省青岛市正在探索一种叫“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社区提供优质服务,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与北京最近实施的居家养老床位补贴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

有关调查显示,居家养老概念的应运而生,它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赡养方式,专指老年人在家中得到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相关服务,它是借鉴了西方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的产物。居家养老方式一经推出,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并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规模推广。

乔晓春认为,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集中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养老机构的福利资金,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也认为,目前我国的社区发育不完善,义工队伍短缺,社区服务人员满足不了需求,“如果社区服务这张网建立起来,社区服务功能尽快完善,就能承担一部分养老压力。”

□ 编辑潘 阳□ 美编庞 佳

猜你喜欢

床位老龄化居家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