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新闻学研究一瞥

2011-12-25关琮严

中国记者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闻史研究

□ 李 彬 关琮严

(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因版面原因,作者17个引文出处在此从略,全部刊于《中国记者》网络版)

形象研究异军突起,国际传播成热点

这类研究尤其关注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建构,这在形象研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研究。尽管此类研究大都得出一个基本类似的结论,即在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中,中国的形象仍较消极。鉴于单纯实证研究常常伴有数据先行、解释乏力的问题,实证研究方法也开始与非实证研究方法结合,形成互补,以求增强解释力。

例如,王异虹等的《德国主流媒体重构的“西藏问题”:德国媒体涉藏问题内容分析》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证分析,认为 “《世界报》有关‘西藏问题’的报道,负面内容明显”。①作者并没有限于这样的简单结论,而是又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切入对总体内容进行宏观审视,着重剖析更深层次的成因,认为“我们在分析对外传播时,必须对此给予充分的认识: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彼此间能够经常互动沟通并建立友谊,形成一定的社会资本至关重要。”②“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德双方的场域规则不同……在进行跨文化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缺乏足够的了解,彼此又很难影响对方的场域规则;另一方面,中国媒体的信息在德国媒体的传播中,被作为信源采纳的非常有限。”③

可以预见,这种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结合非实证研究的做法,将成为形象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形象研究也在做另一番尝试,即放弃繁琐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文本分析直达报道本质。如甘险峰在《美国主流媒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基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中国题材的梳理》中一反形象研究常态,从新闻生产社会学角度对历届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的中国题材进行历史梳理,认为“从被忽视、敌视到被正视,普利策新闻奖中的中国形象的变迁轨迹,背后的社会基础是中美关系的良性调适及其带来的民间认知心理的变化。而国际新闻生产在这一过程中,既……建构和强化一个外在事件与本国受众的相关性,又是因应了权力结构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变化。”④直指形象建构的要害。

直面转型社会,新闻理论与时俱进

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新闻实践日新月异,新闻理论研究也难以置身事外。基于鲜活的新闻实践,往往会产生新颖的理论创见,如芮必峰在其博士论文《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中认为,“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看,新闻专业主义既不具‘描述’意义,也难起‘规范’作用,真正对中国媒体和从业者具有‘描述’意义或起‘规范’作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被称之为‘底色’的东西。”⑤该观点颇有见地,一扫当下片面强调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之风,勇于发现中国自己的根基,对过往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认识偏差也是一种纠正。

再如,童兵《简论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针对“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目前正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最突出的时期”⑥这一现实背景,认为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公开不够……传媒的情感宣泄未能受到重视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付诸实施”⑦,因而“期待传媒宣泄功能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支持。”⑧此观点打破了对传媒功能的传统认识,提出传媒的宣泄功能,并顺应时代背景的要求将其提上日程,加以重视。这说明新闻传媒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应当与时俱进,而非一成不变,过去被认定的老概念在当下的新闻实践中重新被审视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⑨

马克·迪耶兹在《新闻是什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身份与意识形态的再思考》中就对新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思考,通过“研究当前新媒体和多元文化与新闻的互动关系……来评估作为职业的新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会是什么样”。⑩研究发现“任何将新闻定义为一种诚实工作的职业是幼稚的,这种职业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担当‘看门狗’……而且这种定义是单向度的,有时是基于错误理由的‘怀旧’。通过研究不同职业生涯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协商新闻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新闻职业意识形态一直在发挥作用”。 周俊在《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实践与新闻失范》中,立足“转型时期我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角色期望模糊和角色领悟暧昧” 的现实状况,提出“基于政治利益片面诉求、经济利益片面诉求以及职业利益片面诉求的角色实践,是分析和理解我国新闻业中一些以利益诉求为主的新闻失范行为的基本框架”。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发现,新闻理论研究不仅来源于当下丰富的新闻实践,还试图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导建议。

新闻史研究:路径、方法与视角创新

新闻史研究在三个不同方向上发展:一个是史料考证,还原史实,研究重点在古代新闻史,邸报是研究热点;二是追古抚今,以史为鉴,研究重点在近代新闻史,报人报业研究是热点;三是另辟蹊径,研究重点在视角与方法创新,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借鉴是探讨的热点,而推动新闻史研究创新的动力往往也在于此。

路径开拓:新闻在承载当下的同时也承载着历史,正如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由此衍生出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即新闻社会史。如李彬认为:“新闻史研究要立足当下,面向历史,这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如能把研究重点从思古悠情的畴昔转向生机盎然的当下,从渐行渐远的‘旧中国’转向与当下业界和学界关系更密切的‘新中国’,并辅之以新闻社会史的研究方法,那么这样的新闻史将有可能成为当代新闻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和专业认同的命脉,成为影响现实、左右实践、推动学术的一大动力。”

方法创新:以往的历史偏重于对精英活动的记录,整个社会历史只能由这冰山一角所取代。而口述历史向民众敞开大门将遮蔽的社会生活进行有血有肉的记录,尽可能还原真实的社会面貌。口述历史可对其他历史文献或补充或比对或佐证,对研究大有裨益。该方法也开始被引介到当代新闻史的研究中。王润泽在《离得近,看得细,多研究些问题——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的一种建议》中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将比较容易的获得这些新闻文本背后的内容,对深入挖掘新闻与社会各要素间的关系,对拓展新闻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大有帮助。”

视角变换:长期以来,新闻史研究一直遵循着新闻事业史的轨道行进,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固定视角,而从媒介进化论视角审视新闻史则会呈现另外一番景象。倪延年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阶段新论》,对中国新闻史发展阶段做了重新划分,即“言传”新闻、“记传”新闻、“信传”新闻、“书传”新闻、“纸传”新闻、“多媒介传”新闻以及“多媒体传”新闻等七个发展阶段。 “其基本依据是……人类新闻传播手段呈现继承和发展并存的规律,后一阶段出现前一阶段所没有的新媒介,但即使在新媒介普及以后,前一阶段传播媒体仍在传播新闻,只不过在传播媒介体系结构中增加了新的媒介类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闻学研究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创新累积中求创新、求发展。每一进展都是抛砖引玉,每项研究也都是添砖加瓦,新闻学研究正在这种渐变中旧貌换新颜。

猜你喜欢

新闻史研究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闻史书写范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论我国新闻史的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