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被关注,是因为有梦想
2011-12-25张皓雯李珵
◎张皓雯 李珵
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湖南洪源机械厂的后山,四个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户口的年轻人带着一瓶酒,一只鸡,在黑暗中登上了山顶,“桃园结义”。
“今生今世,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这一幕发生在1985年秋天,四位年轻人从洪源机械厂辞职之后、开始创业之前。以梁稳根为首的四人正是三一重工的创始人,“三一”的故事就由那次滴血盟誓开始。
“被宣传、被高调”
因为产品主要出现在工地上,而非普通消费者的家中,重型机械领域的企业很少能够引起大众关注。三一重工算是一个例外。
福岛核泄漏发生后,日本借鉴切尔诺贝利的救灾经验,考虑采用泵车向核电站机组内注水。
经过仔细测算,他们需要62米臂架的混凝土泵车。于是东京电力公司向三一重工发出了购买意向。
“当日本提出这样的需求,我们理所当然的第一反应是捐献一台设备,这是人道的需求。”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向文波说。
这台62米的泵车使三一重工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不过,在向文波看来,这是“被宣传、被高调”的,对三一重工来说,“被关注”更像个偶然或者意外。
“我们以前并不知道我们的产品会在核危机中发挥作用,因为我们的泵车以前都是打混凝土的,没有想到还会拿去打水。”向文波语调轻松。
类似的“偶然”还发生在去年的智利矿难现场。当时三一重工的一款履带起重机被救灾部门指定为救灾设备。
“我们事先并不知道,也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才知道我们的设备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向文波介绍。
不过,“被关注”之后,人们很自然地要问,为什么是三一重工?尤其是在这次日本福岛事件之后。因为日本本身就是个机械制造大国,为何会向一家只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采购机械设备?
从门外汉到行业第一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三一重工的四位创始人,包括后来加入的向文波都不是学机械出身,却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做到了世界第一。
1994年,梁稳根等人创办的企业产值已经过亿,但因为他们的主业(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狭小,经过一番调研,梁稳根决定带领他的团队进入市场巨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业。
当时,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很难见到属于中国自己品牌的工程机械。在这个领域,95%以上的产品是“洋货”。十几年后,这个领域的洋品牌已经不超过5%,其他95%以上的市场由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占领,而三一重工占据了接近60%的市场份额。
刚进入这个领域时,工程机械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欧美巨头手中。当时,无论买技术还是与外资合作,对于三一重工而言,都是“此路不通”。因为三一重工发现,西方的技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而与外资合作,无论从规模还是名气上,那时的三一重工都入不了外资巨头的眼。没有其他的路好走,除了自主研发。
“过去十几年时间,我们从工程机械的‘门外汉’到开发出38个产品,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开发,而是高质量的开发,在很多产品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了中国市场第一,有些也是世界第一。”向文波说,公司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到研发中,而欧美同行通常投入的比例不会超过3%。同时,三一重工又有超过5000人的研发队伍。
“这样庞大的研发队伍在工程机械行业也是少有的,很简单,给5000多名研发人员开工资的压力是很大的,欧美这些企业根本没有办法承担。”向文波说。
而对待企业的“技术创新”,梁稳根从没有过半点犹豫。他尽最大可能为研发人员提供的宽松条件,不仅仅表现在研发费用上,还体现在环境上。
在三一重工进入工程机械领域初期,研发主帅易小刚为混凝土拖泵大胆设计了一个可以旋转90度的高低压切换阀门,不料遭到从工人到车间主任的一致反对。因为当时洋品牌都是用管子,大家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换呢?
而这件事却得到了梁稳根的拍板支持。最终,一个工作原理与原有产品完全不同的液压集流阀组设计出来了。三一集团的第一个专利也从此诞生。
这次参与日本救灾的泵车的臂架技术,原本也掌握在德国和美国企业手中。经过艰苦的研发和创新,三一重工终于在1998年掌握了这项技术,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臂架泵车。
在业内,素有“臂长增1米,难于上青天”之说,而凭借着强大的研发队伍,三一泵车的臂架从37米增加到72米,三一重工的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车制造基地。
有梦想的公司
对于梁稳根的团队而言,“三一”其实是他们理想的体现:“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这是梁稳根在创业之初就写在墙上的理念,“三一”也是由此得名。
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三一”经常被媒体关注,屡屡成为舆论焦点。无论是2005年的股改,还是2006年的质疑,乃至此后的高管零年薪,三一重工都会被认为过于“锋芒毕露”。就算是最近两次的参与智利和日本救灾,都有人质疑,三一重工有“打广告”之嫌。
而梁稳根认为,一切都是外界的误会,三一重工之所以屡屡站上潮头,因为它是一家有产业梦想的公司。三一重工的产业梦想,就是当年的滴血盟誓:振兴民族工业。
梦想注定会成就不一样的三一重工。
“大约一年前,当我第一次参观位于中国长沙的三一重工混凝土泵工厂时,我被惊呆了。”今年1月28日,欧洲最负盛名的管理大师之一、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与绝大多数靠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制造企业截然不同,他在三一重工身上发现了一种“相反方向的变化”:凭着一流的抱负、一流的设备与技术,成为全球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西蒙甚至将三一重工看作是一家“隐形冠军”企业,这种企业尽管为数不多,却将使中国真正成为“德国未来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