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镇海村志·风俗篇
2011-12-25周建兰
海南镇海村志·风俗篇
第一节 节日
村节,镇海村人称为“诞期”。镇海村民的先祖多来自福建莆田,其后裔沿袭传统的信仰,敬奉关公和妈祖(天妃圣娘),这与福建沿海、台湾一带的习俗相同。同时,又由于村民以渔为业,故多祭拜海神,以求出海平安,无灾无难。
镇海村的村节,有四个,分别是:
天妃圣娘公期:农历三月廿三日
关圣帝君公期:农历五月十三日
一百零八兄弟公期:农历六月十一日
郑二老爷公期:农历八月十五日
每逢村节,家家户户都要端上香烛酒饭,到村中神庙“拜公”。之后,再持祭品回家祭拜自家祖宗。此日,各家各户邀请本家亲戚及相好朋友到家中吃饭欢聚。有时,村里还筹款请来琼戏团演出(俗称“绑戏”)。戏在神庙前面的戏台隆重演出,人与“神明”一起看戏,俗称“谢公”。
每年农历二月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海神祭祀仪式,俗称“赈祭”。这天,从村里公庙到海边沙滩,一路燃香点烛。夜间遍地烛光闪烁,香烟缭绕。在海边,人们祭船头,拜大海,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解放前每年都要举办“赈祭”活动,解放后改为相隔几年才举行一次。
镇海村敬奉的神灵来历:
关圣帝君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英才辈出。历史名人,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然而,被后世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2人。即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为蜀国名将。关公在其近60年的生涯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他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被后人推举为“忠”、“义”、“仁”、“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间百姓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村村有武庙”,在宋元明清时代,社会中对“武圣”关公崇拜的虔诚和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汉寿亭侯关公祠庙遍布全国,男女老少,无不感其威灵,香火之盛,经年络绎不绝。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的超凡脱俗,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明。清顺治元年(1644)指定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公寿诞祭,顺治九年(1652)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天妃圣娘(妈祖、婆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唯一救苦救难的女海神。妈祖神话传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整整1000年。作为民间信仰,其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实属罕见。福建沿海、台湾及海南等地,十分风行。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供奉的海洋保护神,又称天妃、天后、婆祖、天上圣母等等。道教《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称,太上老君封妈祖为“辅斗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有关妈祖的记载,大约起于北宋。相传妈祖是福建莆田湄州岛人。为宋都巡检林愿的六女儿,名默娘,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殁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享年28岁。林默娘出生时,红光满堂,异气呈祥。由于生而弥月,不闻啼声,故起名默娘。林默娘8岁就塾读书,喜烧香拜佛,13岁得道典秘法,16岁观井得符,能“乘席渡海”救人。默娘好行善济世,常在湄州海边,凭着一颗菩萨心,在惊波骇浪中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过往商人。传说默娘身着红装飞翔海上救助遇难呼救之人。自宣和以后,两宋间先后敕封9次,其封号,南宋光宗绍熙(1190)由“夫人”进爵为“妃”。元世祖时又进爵为“天妃”,清康熙时再进爵为“天后”。至清嘉庆年间,妈祖的封号已经累积到28字。
兄弟公(一百零八兄弟公) 一百零八兄弟公是海南岛沿海敬奉的本地海神。据传清朝咸丰年间,有一次海南岛有109人从文昌铺前港同乘一艘海船去南洋谋生,途中风浪覆舟,时值农历九月十五日,109人全被某岛戴南王所捕(有说是越南海岸巡警)。后来除一厨工逃脱外,有108人被当作“海盗”被杀。108兄弟被杀后变成了海神,显圣海上,济难救危,被封为“昭应英烈108忠魂”,后来海南人建庙祭祀称“兄弟公”。甚至在南洋,如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沿海地区的海南侨民也都祭祀他们。1890年,一名海南学者撰写了108个牺牲者的长篇传记。南洋各地的昭应祠香火不断。
郑二老爷 敬称“按察司照磨讳威显郑二老爷”。郑二老爷原名郑文庆,为烈楼(今长流)都博生村人。生于清嘉庆年间,殁于咸丰初年,享年48岁。传说是含冤而死,死后羽化升天,经常显灵,济苦救难,佑人平安。烈楼地区及澄迈金江、白莲、老城等地农村多都奉祀其神位。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屈原忌日。邻县的琼山、澄迈及海口市15村均捆粽子祭拜。镇海村民在此日也备上香烛酒饭祭拜。粽子祭拜的习俗在长流地区并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后,受外来风俗的影响,邻近村庄也有流行用粽子祭拜习俗,镇海村亦有随风者。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日除各家祭拜祖先外,还需在外祭祀孤魂野鬼。同时每隔数年或为某事还愿,需请道士来村庙念经,酬敬神公,俗称“做斋”,或“做斋教练”。后海村于1939年6月曾设祭坛“做斋教练”,祭起10米木幡,上面挂有本村建藉(籍)以来的亡单,由道士念经为众亡者消灾使之进入天堂。其间4人一组各扛一个神公,由道士持符带领众神公踏过“火山”,“做斋教练”以过“火山”者为成功,若众神公过不了者为失败。
灶公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各家各户祭拜灶神爷,祈求灶神在上天时,为他们申述他们的苦难与不幸。同时汇报各家一年来的善恶情况,祈求天帝原谅他们的过错,并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带上天帝赏赐各家的财丁回来。除夕村民到公庙拜完公神后,回家再祭拜先祖和灶公。灶公被村民尊称为“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或“本音东宫司命九灵灶君神位”。同时也祭拜土地公福德神位。
结年节 农历正月初十,为春节完结祭祀日,也是祭拜畜神之日。这天,村里养有禽兽的人家在自家鸡舍、鸭舍和牛栏上张贴各种画符,同时备上香烛酒饭进行祭拜,祈求畜神保佑禽兽平安兴旺。此习俗至今仍流行。
第二节 民俗
镇海村的风俗与长流其他村庄大体相同。由于此处古时为骆越人居住地,西汉以后,又有大陆(特别是福建)的宦、戍、商、农、渔陆续迁来定居。故婚、丧和各种习俗互相影响,互相渗化,形成了长流地区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并传承延续至今。
一、婚俗
解放前,镇海村奉行封建买卖婚姻。男女婚嫁,凭媒妁之言,听父母之命。婚姻的男女双方要互查对方的生辰“八字”,属相生肖,看看是否“合命”,若相克则不能成婚。“八字”符合后,双方父母便谈论婚价(即聘礼),聘金多以女方年龄大小论价。
婚价中,以童养媳较为便宜。贫穷家庭因负担不起高昂聘金或急为其子“完婚”,则以低价买一女童抚养,待其长大后作为媳妇,人称“童养媳”。这种童养媳长大后,若合则留,不合便与其子兄妹相称或送还娘家。这种买卖婚姻习俗,解放后已灭迹。
婚姻经父母首肯后,男方遂向女方父母索取其女之出生年月日,男方父母再将其男之出生年月日一同请吉星先生占卜阴阳,吉星先生将双方的生辰配以天干地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占决婚否。可成婚者,男方则备年糕和槟榔送到女方家中告之同意,俗称“嘱五行”,并择日祭酒告祖、小宴亲戚及同族兄弟。随后,备上酒肉若干,连同庚书(红纸写的合命书)和定金一起送到女方家定下亲事,俗称“压头路”。待女方到了结婚年龄,男方便派媒人携带若干糕饼、猪肉去女方家征求结婚,俗称“开口”。男方择好吉日后,再遣媒人到女方家告知结婚日期,俗称“送日”。结婚前几天,男方族中叔伯相继请婚者饮酒,俗称“请老”。接着婚者设宴答谢伯叔,俗称“辞老”。这个婚俗仍延续至今。
到了迎亲那天,男女双方家庭都要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婚礼分大婚式、小婚式、普通式和续弦式4种。
大婚式 分三天举行。第一天,男方家庭杀牛宰猪,宴请同族父老兄弟,赴宴者不用给婚家送红包。这天同时送一只烤猪给女家。
第二天为正式婚日,这天,男方家庭请来仪仗队,奏乐庆贺。设丰盛酒席,宴请亲戚朋友和父老兄弟。来宾要送红包,也有亲戚挑上几斗大米和鸡、猪肉(同时将红包放置米中)给婚家贺喜。酒罢客散时,主人要将来宾所挑来的大米、鸡和猪肉等,各取一小份置于箩中给客人挑回去,俗称“回箩”。
新郎穿戴披挂完毕,良辰一到便乘坐黑轿去迎亲,同时由仪仗队抬去一部装饰好的新娘花轿。如新娘年方18,男家要备一头十多斤重的小猪苗放轿中一起抬去女家,给女家留下饲养(此俗只适18岁,其余岁数不忌)。正式婚日,陪新郎去迎亲的有二个“兄弟”一个“月老”和一个“司仪”。上了年纪的“月老”作为带队者。当新郎乘轿到女家门口停下时,“司仪”走进女家中堂,取了神桌上早已备好的红包,然后走出门口主持叫礼。礼仪依序为:新郎出轿—登阶—入室—进屋—拜父母。新郎按司仪叫唤动作。其全过程,不准新郎开口说话。礼毕,接着新娘家设酒席款待新郎。新郎只捧酒碗一舔而已,不予吃喝。之后,女家取一块红绸从新郎左肩斜挂至右腰作为绶带,同时在新郎的帽沿(檐)上左右扦上二支用金泊制成的三角形“簪花”,新郎便上轿起(启)程回家。到了下午,新娘坐上花轿赴新郎家,双双拜祖,定下乾坤。另外,新郎在新娘家正堂谒祖时,新娘要在正堂屏风后面放声大哭,用悲伤声调哭诉衷肠,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俗称“哭神龛”。大多的女子不懂此哭调,所以婚日前要请来哭调女师教谕。新娘上轿后要用脚板跺几下轿板以示“不愿”离家,此时其弟就伸手进轿与她拉一下手,表示救助。
入夜,要闹洞房。洞房花烛夜,男女老幼到新房祝贺。现在的闹洞房形式比以前新颖,新郎、兄弟伴郎和新娘、姐妹伴娘互相对酒唱歌,有时还让新郎、新娘接吻取果,大家嬉嬉笑笑,热闹非凡,直至深夜方休。
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动身前,新娘要到井边挑回一担水,以示勤劳。之后,新娘便乘坐红轿回娘家,恭拜双亲,礼毕欢叙片刻。之后便返程回郎家。此时,新娘家人已备好4笼蒸熟的甜粿,雇2人陪新娘挑至郎家,男家则将此甜粿切割成小块送给村里人,告知儿子已经完婚。解放后甜粿已逐渐改为糕点饼干。
小婚式 在一天内举行完毕,其仪式与大婚式略同,但无仪仗队,坐轿或步行无论。经济条件拮据者多采用此婚式。
普通式 这样婚礼以步代轿,适于年幼新娘者,是一种农家简单的婚礼。新娘由媒人引领或由人背去男家。上午去,下午回。新郎不必去女家迎亲,俗称“荫小”。这种婚式,镇海村在解放前仅有2例。
续弦式 妻亡后重娶,俗称“填房”。由续弦者择好吉日,后续者背上包袱在黎明时分悄悄从新郎家后门进来。续者如曾嫁过人,媒人带她进男家时,要先让她坐一下石臼。其意告戒(诫)她从今往后,要稳若石臼,不再有离走之意。或将七个村之七口不同井水混合一杯给新娘喝下,意为她不会再克死新夫,不会再改嫁喝第八口井水,决意与新夫百年偕老。如续妻未经嫁人,要坐轿来。当花轿抬至男家门口时停下,男方用槟榔和酒向轿弹泼,俗称“渗轿”。
另外,男家为了发财兴丁,或因其妻生育有问题,往往需娶第二房老婆。婚日当其妾走进男家大门时,其妻要立于门口举右手挎(跨)越其妾之头,意示其妾日后不能欺侮嫡妻。
寡妇再嫁不坐轿,由媒人在天亮前带走。事前,媒人备好一块熟猪肉,带寡妇出门后,在野外将肉切成两块,一块抛东,一块抛西。其意为寡妇再嫁后与前夫各走西东。若遇路人,均给遇者一些钱以示平安。寡妇离家后,其前夫之母要以媒人所送之钱,分一点给家里人,以压不祥。
女子出嫁后,若干年内还要一直居住娘家,只许逢年过节或夫家有红白事及农忙时候,才回夫家。大年三十傍晚,新娘回夫家过年,先到夫家村边躲藏,等村人拜完神(俗称“打节”)后,方可进村。大年初三凌晨拜完神(俗称“开印”)后,新娘方可回娘家。大年不回夫家者亦可在亲戚家过,但绝不准在娘家过年,否则将遭村人责骂,父母也不允许她在娘家过年。即使是嫁在同村,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也仍不能回娘家。
婚后新娘回夫家过年,晚上都要“避床”(不与丈夫同床),而是逃至村中亲戚朋友家过夜,否则会被村人耻笑为淫妇。待到怀孕后方可回来与丈夫一起生活。
解放后,国家实行《婚姻法》,破除了封建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由。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社会的各种婚姻礼俗大多数都已自行废除,但也有某些习俗仍然延续至今。
解放后,男女虽是自由恋爱,但仍延用婚聘习俗。男女娶亲,仍需给女方送聘礼。聘金由女方父母接收。聘金随年代变化如下:上世纪50年代66元;60年代166元;70年代266元;80年代666元;90年代是1666元;21世纪后为2666元,或更多。长流话中,数字“六”与“禄”谐音,寓意婚后福禄盈门,六六大顺。
近代婚式由古时的大婚式演变而来。如结婚的第一天,仍宰牛杀猪宴请同族父老兄弟。第二天结婚日,迎新娘,仪仗队变为代表,月老由年老者充当。由其挑上一担大米、二只公母鸡、二块猪肉(猪腿)配以一挂鞭炮。媒人由介绍人替代。迎亲仍配有鼓乐队。50年代末,女方陪嫁物常见暖水瓶、浴盆。60年代到80年代初,陪嫁物变为“三转一响”(单车、手表、缝纫机和收录机),从90年中期至今,陪嫁物发展到彩电、电冰柜、摩托车甚至轿车。男女代表改称为伴郎、伴娘。红绸绶带已废弃,改为佩带标明新郎新娘身份的胸花。迎亲方式也由解放前的步行、坐轿到解放后的骑单车、包车(中巴)到轿车队,并配有婚纱、摄像。
婚礼的形式变化不大。结婚当日,男女双方家庭在家中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及村中乡亲。富裕人家或其子女在外工作者,还要到海口星级宾馆或酒家大摆宴席,发出喜帖邀请亲朋好友赴宴庆贺。婚礼十分隆重,婚席开宴前,新郎、新娘身着盛装,站在酒店门口恭迎嘉宾。结婚仪式由酒店司仪主持。台上有歌舞表演。酒席上,新郎、新娘要由伴郎、伴娘陪同逐席给嘉宾轮流敬酒,人们谈笑风生,热闹非凡。
二、生孩子
女人生孩子在家中分娩,家人请来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当助产妇(俗称“母益”)。事前在床前地上铺好一层稻草再铺上草席,产妇就在草席上分娩,产妇喂乳、吃饭睡觉均在草席上,不准产妇摸床脚或扶墙壁。古时接生工具(剪刀、瓷片)简陋,技术落后,接生时婴儿脐带处理不当引起破伤风的事时有发生。现代之产妇,到医院生产,条件技术优越,安全可靠。
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的第十二天,由娘家操办酒筵,常备米糟配以红糖,再加进鲜鸭蛋熬制,俗称“吃糟”。来探望祝贺者多是女性亲朋好友。大家先吃上一碗甜糟,再品尝筵席佳肴,俗称“吃十二天”。
小孩满一周岁,家中要设宴祝贺。亲戚朋友皆来喝酒祝贺,来者要送红包,一般为 50元或100元不等,那天,家人要将喜糖分送给左邻右舍,俗称“对岁”。
三、进宅
新落成的房屋四角留有空穴。房主需举行进宅程式,须提供房主(男方)的生辰八字给吉星先生选择吉日,按吉星先生的指点以柚叶、古硬币和谷子置于穴中,然后回土复原。进宅前一天,从公庙扛来境主关公神龛,置于中堂案桌供奉。进宅吉时,由吉星先生念祝词,两个“三合”站在神桌左右按先生的呼叫,对跪拜的主人酌酒。礼毕,燃放鞭炮,众人闲谈。
是日早起,主人设筵款待亲戚朋友,来者要送上贺礼(礼金)。女主人的娘家兄弟扛上缸类大器,兄嫂要挑了礼品前来贺喜。大器缸类,装物甚多,意为五谷丰登、缸钵盈满。来贺的亲朋多有送镜框、贺匾、桌椅等。贺者燃放鞭炮、饮酒猜拳,热闹无比。
四、祝寿
家有老者年届六十以上要过“生日”,由其子女向亲戚朋友发出邀请,前来祝贺,并备酒肴款待。来祝寿者,多数奉上礼金以示祝贺。寿者,其子孙满堂,喜气洋洋,充满天伦之乐。席散,家人将女儿挑来的糕点分给左邻右舍,向亲属告知“生日”。
一般人家,仅在老人生日那天,购买蛋糕之类,并略备酒菜,自家拜贺。
五、丧葬
葬事的习俗,长流各村基本相同,自古至今变化不大。
人将死时要抬到中堂,一断气,马上给死者穿上白衣白裤,置死者于中堂正中草席上,头朝里,脚朝外。同时用一块布、纸或草席遮住神龛,其意是不让死者祭先祖。在其脚下置入一碗插有双筷的饭,一个香火炉,一个长明灯。
人死后,其女儿提一小瓶到水井打水,瓶里先放几片柚叶(意为买水之意),提回这瓶水为死者“沐浴”。人死后,中堂的八仙桌等物都要扛出室外,翻放。为操办丧事,所借之器,一律要付点钱(意为“租”)。家中女人将亡者用过的贱东西统统挑往村外扔掉。用水将一些衣物洗涤,同时洗手洗脚方回村,俗称“去洗”。中堂两边各铺一层稻草,男女分别坐在稻草上守灵,不能躺下睡觉,只可打盹。孝子要穿上草鞋,吃饭以手代筷。正堂门两侧不准人靠近。
死者装棺时,其男女可能验看,盖棺时不能看。尸体入棺放置于两条木凳之上。亡者是男性的其棺用黑漆涂刷,女性用红漆。棺盖上置一块“压魂”的生姜。棺的四周要绘上花草或图案。入棺后同家族的女人来哭灵,以寄哀思。哭调悲伤哀怨,俗称“去寄”。
出殡前,灵堂放置死者相框,前来吊唁的同族兄弟送来挽幛、挽联或花圈和一块熟肉。亡者家人,同宗兄弟和亲朋好友都来寄名捐钱,在哀怨的唢呐声中,燃放鞭炮,分批跪拜。
灵柩由四人用手绳抬出灵堂,灵柩在村口较宽敞的地方,放置于二条长凳上,送葬人跪拜在地,有一人撒谷子及纸币,围观者可以捡拾,留一小部分给长媳带回祖屋,俗称“绕柩”。出殓时有披麻戴孝的大女儿走在前面,手持竹幡,幡上挂一亡单,上面写上死者姓名,生死年月及村中公神之名,竹幡上有一串纸钱(冥币),在抬棺送往葬地时一路摘撒。整个送葬队伍一片素白,送葬队伍由二个唢呐手引领,一路燃放鞭炮,唢呐曲调凄凉悲戚,催人泪下。出葬时,孝子要披麻戴孝,足着草履。双手持一支杖木,由一个扶护人揽孝子跟随灵柩去墓地。
新亡者的墓地,如不是先祖坟地旁或自家园地,都必须向阴间买地——用二块新瓦,写上简短的冥文,放置坟中,点香烧冥币买地。棺木下墓穴时,所有亲人均不能看,等盖上黄土后始以面对。
出殡归来时,每人都要在路上摘采一支有尾的植物,回来放在中堂(过后扫掉),俗称“偷青”,意为后代繁衍茂盛。接着请吉星先生祛邪立祥,俗称“安宅”。第二天佛(拂)晓,孝子们要携饭肴到坟地祭拜,俗称“送饭”。当天,由吉星先生用朱红笔点亡者之名上神龛入神位,俗称“点主”。这天,家中女人洗头,男人理发,俗称“洗头”。此俗流传至今不变。
人亡后,家人要过3个节日。第一个清明节,家人要置香烛、纸钱(冥币)及猪肉及二块年糕到墓地祭拜。同时将甜裸(粿)割成小块四处撤(撒),意为情真意切,友好邻里。农历五月初一,家人要裹作12对无馅粽子给亡者祭拜。夏历七月初六、七要给亡者烧冥币及纸制的衣物用品、用具等等。若亡年没有过完三节,次年要补上。
六、禁忌
狗是人们用于野外狩猎和庭院看门的伙伴,因其灵性尽职而受人喜爱。人们为避“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嫌,所以杀狗只能在村外进行,狗肉不能置于自家灶台上。狗宴不能设在祖宗神明的正堂,亦不能上灶台。如今年青人杀狗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多在闲室临时垒灶而为之。
家有养猫者多为捕鼠而养。本地习惯,家有死猫,必请道士为之解兆(俗称“介猫”)。此习俗延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才暂灭绝。
古时,居草房者众,失火之事时有发生,传说是“火神”光顾所致。所以失火人家必自扎一草船,备有香烛等祭品为火神送行,始得平安,至今此习俗仍然流传。
[资料提供者附言]:镇海村位于海口西海岸,与广东省徐闻县隔海相望,2002年以来,属海口市长流镇管辖。此文即为《镇海村志》之“风俗”一章。
资料提供者:周建兰,公司职员,现居广州。
民间语文资料:记录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