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品开放性教学探索

2011-12-24周建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0期

  近年来,中考的体制和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政治中考实行开卷正在各地陆续地推开,命题的角度已经逐步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开始注重培养对学习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以探究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突破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注重学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观念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习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开放教材,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1 敢于打破常规,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如,在讲授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时,我没有照搬教材,而是调整教学顺序,先从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经济现象人手,呈现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两种所有制形式,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两种所有制形式?我们如何认识他们?从教材中原有的归纳式程序教学变为演绎式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深化理解理性知识开始,拓展感悟感性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
  
  2 不断丰富教材,引导探索交流。适时地给学生营造表现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兴趣。如,讲授“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团结”一节时,我不拘泥于对课木内容面面俱到的讲解,一般性的理论我让学生自我掌握,重点是启发学生思考:①我国实行了民族平等原则是否意味着各民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②现阶段坚持民族团结原则为什么特别重要?③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措施?“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些问题同学们结合实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探索交流,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1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扩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讲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对我国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及民主选举进行一次实地调查,学生通过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了感性认识。与课堂上空洞的说教相比,实践活动的说服力更强,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效果明显。
  
  2 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政治生活。如,讲授人生与金钱的关系时,我组织了一堂辩论课,正方的辩题是“诚信是人生财富”,反方的辩题是“诚信的人会吃亏”,让学生就这两个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平时,我要求学生多读书看报,收看新闻,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时事广播”“时事综述”等,调动学生学习时政的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学生运用课本基本理论来分析,使学生从分析中品尝发现的快乐、创新的乐趣,政治课不再乏味了,学生学好政治课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放开学生,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
  
  1 鼓励学生自我提问,做思维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哪怕是细小的,也给予热情肯定。如,讲授诚信问题时,有的同学提出:现在老实人吃亏啊!干嘛还要做诚信的人呢?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此,我首先表扬了他们,再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使学生没有压力,课堂教学焕发无限的生机。
  
  2 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无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我都尽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不求全责备,允许学生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如,针对上面第1点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让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在民主的气氛下实施教学,师生双方都感觉心情愉悦,思维顺畅,教学效果良好。
  当然,“开放”只是一种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才是我们的目的。只要我们每一位思品教师都能认识到自己肩负使命之神圣和责任之重大,群策群力,我们就一定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吴中区城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