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校长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2011-12-24王显辉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0期

  面临的困难
  
  1 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带来的管理难题
  一费制后,本来就是地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农村学校资金更加紧缺。经费紧张、创收无门,教师待遇低,跟城市小学教师收入差距大,又经常拖欠工资,农村教师心理相当不平衡,加上部分教师金钱意识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工作中矛盾冲突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2 不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管理
  其一,制订了奖惩措施而无钱兑现。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订了一系列的奖惩规定,如,奖教制度、考勤制度等,许多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到了学期结束时,对照考核的结果要按章办事时,校长则显得无可奈何:学校筹不出钱、上面也拨不下款。其二,无法激励工作出色的教师,制约不认真的教师。许多教师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地工作,并且干得很出色,而有的教师,校长几乎指挥不动。一个学期下来,那些干得多干得好的也无处多得钱,干得少的甚至没干的,也还是把自己该拿的工资放进了腰包,甚至躲在背后“打冷枪”。
  
  3 师资水平难以保证
  校长虽然有人事权,但实际上,在很多农村学校里,教师的聘任、中层领导班子的任命还是主要取决于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或当地乡镇政府。因此,一方面,该进的老师不得进,不该进的却鱼贯而入,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此外,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些农村小学费了多少年的精力,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教师,一旦小有名气,很快就会被挖走。搞得一些农村小学校长采取极端措施,不再参与县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生怕一些好教师一旦被评上、获奖,就被调走,或者是自己另谋好的学校。
  
  4 为学生的安全问题所忧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问题,各级警钟长鸣,学校已到了比教学还重视的程度,天天讲、日日查,校长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安全隐患很多,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另外,还有可能出现离校出走和被人贩子拐走、擅自出校游泳溺水死亡、上下学途中被车撞、食物中毒、流行疾病、打架斗殴等,让人防不胜防。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长、学校、校长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长痛失的是孩子;学校付出的是巨额赔偿;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销职务、开除党籍。
  
  5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抉择
  尽管现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现行的教育评估机制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的评优、奖励到职位的升降,直接跟所在学校的升学成绩挂钩。
  
  6 生源日渐减少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城乡互动增多,农村家长视野变宽,他们意识到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的差异,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完善的教育,一部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村家长宁可舍近求远,安排子女转学到城市小学就读,掀起了一股农村小学生“进城热”。这使得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生源日减的农村小学的处境更加不利。生源短缺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同时,农村学校尤其是一些薄弱小学,逐渐呈现出一种衰退的趋势。
  
  对策
  
  1 校长应具备熟练、扎实的业务水平
  校长要熟悉教学大纲,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掌握各年级学科特点,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一个称职的好校长,要掌握好语文、数学等各科教材教法。在小学阶段,语、数两科在其他学科中占有主导位置。小学校长必须具备这两科的教学能力。另外,校长的文化水平也应有较高的层次,如果校长本身文化水平欠缺,对教育政策理解有误,安排工作不细,领导教学和指导教师不力,都会给教育教学带来阻碍。因此校长本身的文化知识也要不断提高。
  
  2 农村小学校长必须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1)协调好与村领导的关系。尽管管理由“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变为经费由财政支出体制,但村干部和村民还存在着一定的办学积极性,总认为“学校是村的公用单位”,小的投入还是乐意的。我们要充分看到并利用好村干部的这一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学校管理。
  (2)协调好与本校教师的关系。学校工作靠教师,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我们都白干。要真心关心教师。每天多一次弯腰扫地;每天见面多一句问候;同事有事不能来的时候,多去班里转一转、看一看;平时有了小的摩擦,多谦让、宽容一些;看到同事工作或生活上有难处,主动伸出热情之手帮一帮,不会花费你太多的时间,但教师的心中一定会感激你的热心肠。而对于你自己来说,就会多一个祝福你的人。
  (3)协调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动不动就向家长“告学生状”;有的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回家一哭,不问青红皂白,到学校又吵又闹。这时校长一方面要照顾到青年教师的面子,把事“揽过来”,耐心细致做家长工作。等家长走后再和教师交换意见,分析利害,吸取教训。有的时候遇到刁蛮家长,也决不能客气。
  
  3 校长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1)认知方面不能偏差。工作中,往往有人自己明明不对,还来个恶人先告状,把别人诉说得一无是处。校长就不能凭一人口头之词,而是要先稳住,然后周密调查,等对事情的认知清楚之后,再进行处理。
  (2)校长的个人品格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实质上也是代表一个集体。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能爱听颂扬的话,听到溜须拍马的话,就会丧失立场而没有原则。也不能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听不得半点意见,弄得自己独身空楼,没有支柱。更不能因为工作、家庭、生活的不愉快而丧失自己的品格。
  (3)要具备丰富的情感素质。小学校长情感一定要丰富。对待上级的指示要积极执行,对待同事和教师,要热情大方,对待学生要爱护、关心。如果不苟言笑,一副死板面孔,势必在工作中带来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因此,担任小学校长必须是情感丰富。
  
  4 校长要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多渠道开发财力资源
  要知道自我学习提高必不可少。明确自身的能力,认识到优势和不足,利用各种机会、形式加强自我学习,迅速提升胜任力。多渠道开发财力资源。财力是学校发展的支柱,没有财力,学校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农村小学财力资源开发主渠道有这些:政府主管部门的倾斜,村级政府的支持,社会家长的捐助。要想开通这些渠道,要用校长的“真情与实干”“知识和智慧”,一句话,靠的就是校长的人格魅力去开发。
  
  5 对农村小学校长进行培训
  使培训的内容系列化,从农村小学校长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和确定培训内容,形成一定序列,一项项的进行培训,从而系统地提高农村小学校长的综合管理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研究和探讨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的教育教学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让农村小学的校长们培训之后,回去能够用的上。在培训方式上,注重案例教学和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刨析,不仅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的校长们,学到工作的方法,还可以使得他们举一反三,形成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校长的培训要持之以恒,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辽宁朝阳南双庙乡中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