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1-12-24刘彦伟

行政与法 2011年3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 刘彦伟,刘 彤

(⒈中共榆树市委,吉林 榆 树 130400;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刘彦伟,刘 彤

(⒈中共榆树市委,吉林 榆 树130400;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130117)

不断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设是时代的一个主题,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运用矛盾分析法,分别从国际新环境、国内新形势、党自身情况的新变化角度出发,分析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执政基础;机遇;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席卷全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中国带来巨大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巨大挑战。党该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又善于根据全球经济的变化,改善和推进现有执政资源的转型和重组,这不仅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而且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现实基础和关键。

(一)经济全球化给党执政创造经济条件

党执政的主要经济基础是以党的十五大提出并由十六大深化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作用。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使世界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结束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孤立状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全球化使各国从原来的政治、军事对抗转变为经济、综合实力的互相竞争。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为党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全心全意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和契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制度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5年,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三个体现”,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经济制度的相关调整既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党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领导全国人民推进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落实和推进“三个代表”要求,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

(二)经济全球化给党执政带来政治机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有了很大发展进步,但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现存的政治体制无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下的外部资源相适应,不少矛盾因政治体制问题日益凸显,尽管有一些涉及经济体制,但从侧面反映出的却是政治体制的滞后与不完善。为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要求,我国政治体制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妥善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然而,另一方面,“现代性有助于政治稳定,而现代化则孕育了政治不稳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转折时期是政治不稳定的高发期”。对于中国来说,没有政治稳定这一前提,其它一切无从谈起。就中国具体情况而言,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需要慎重对待的工作,太快太慢都不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加入一些国际性组织,如联合国、WTO、WHO等等,这是国家利益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全球化过程中政府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各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调控、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必然推动我国政府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构的精简。从90年代国际环境来看,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世界形势发展中,中国已逐渐成为一个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进一步融入全球化潮流就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契机,适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提出新挑战

随着农村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给“三农”工作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给农村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课题。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续加盟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政治文化观念,都将对我国政治思想和社会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能否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至关重要。

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策略。早在二次大战后期,西方一些国家就将和平演变的目标放在第四代、第五代中国人身上。而后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通过处理国际事务、经济贸易往来、宗教民族事务之机,利用一些反华势力、宗教邪教组织,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输出政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念、生产方式、文化等,企图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掌控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霸权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进一步称霸世界,对中国采取政治渗透、经济限制、军事威胁等措施,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抬升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已把中国视为主要障碍,始终将我国列为全美战略的假想对手之一。其实质是想最终将中国纳入西方体系。利用西藏、台湾、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加大对中国的分化程度。

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网络传播的冲击越来越大。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还向世界提供着大多数的高科技产品。通过种类繁多的高科技产品传播其西方意识形态、理论观点及价值体系,通过互联网、多媒体、高科技、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手段,使西方意识形态逐渐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文化领域以及价值体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和推进,使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广大农民思想单纯、觉悟有限、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抗腐蚀的能力偏低。这就提醒我们党必须长期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武装全党,特别是要武装好农村的党员队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真正做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不断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

二、国内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农村社会,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队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家一户。随着农业的分化发展,农业内部结构得到科学调整,园艺特产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交通运输和劳务输出业得到“近亲繁殖”,迅速成为支柱产业,因而农民随着产业发展也相继成为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中介人等等多种身份,社会阶层结构悄然发生变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必然结果。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进步和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客观、真实、全面认识和对待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处理好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对于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和增强群众基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工人阶层的新变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领导作用”。工人阶级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锋队伍。革命年代,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革命斗争。建国以后,工人阶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定支持者,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将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城市就业人口达1000多万,这些人大多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不断转化为工人,陆续加入到工人阶级这个队伍中来,伴随工人阶级队伍、结构的深刻变化,党的执政基础将受到深刻的影响。

对于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划分为几个阶层,各学者自持己见。有的从就业和收入差异出发,认为可以把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划分为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特殊工人四大层;有的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应该划分为企业管理者、知识分子、私营外资企业的雇佣工人,农民工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五个阶层;也有学者根据不同群体获取的资源不同,把现有职工队伍划分为六大群体,即知识分子群体、机关公务员群体、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普通职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以及外来劳动者群体;还有学者把工人阶级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群体(其中的农民工又是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办事人员群体、商业服务员工群体和从企业事业单位下岗、半失业群体七大阶层。这些划分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不难发现,不少学者已将农民工、外来劳动群体以及下岗失业职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在巩固党的阶级和执政基础方面所面临的工人阶级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利益的调整问题对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上是一次重大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乡镇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流动性质加快,我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1978年的1.2亿增加到目前约3.5亿。其中新增的农民工包括乡镇企业工人和进城民工已超过各类城市户口职工的总人数。这些从乡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就业方式灵活多样,不少农民工又掌握一定的技能,他们的就业方式已转变为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实行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劳动合同制的就业方式,甚至还包括大批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方式。这些农民工对工作单位的依附性大大减弱,个人自由择业、求职的空间明显扩大,灵活性、流动性日渐增强。这些农民工中有不少先进的典型和榜样,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带领农民致富起到先进的榜样作用。这些因素促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设上必须顺应时代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对于城市,农村依然具有独特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用“三个仍然、三个最”集中概括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工人阶级的分化,尤其是农民工队伍的壮大,给乡镇带来了发展机遇,也给执政党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把握机会应对挑战,已经是摆在各基层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农民阶层的新变化对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上的机遇和挑战

农民身份 “分层裂变”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是党巩固农村执政基础的一个新挑战。如何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上面临的最大难题。要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就必须认清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农民身份“分层裂变”的现状和趋势。

⒈农民阶层的分化现状。一些社会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经历了1840年到1949的慢速发展阶段、1949年到1978年的中速发展阶段和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前,与中国传统社会大致可分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相比,我国的社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中国真正出现大规模的社会转型结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对于改革开放后不断加深的农民阶层分化,有的学者又进一步将之划分为改革开放前期和改革开放后期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段时期,可称之为改革开放前期,这段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导致了人民公社的最终解体,农民获得自土地革命以来的又一次解放。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经营权和使用权,不少农民还获得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权利,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获得了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农民进一步深化,但还受到体制的限制,尤其是户籍制度的限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分层又进入第二阶段:农民分层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民实现了彻底的职业流动,失去农民身份。这一时期农民阶层的分化主要集中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职业分化,即所称的离土;另一方面是地域分化,即所称的离乡。这两个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变量,如果将这两个变量综合起来考虑,笔者认为农民流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离土离乡型;离土不离乡型;离乡不离土型;不离土不离乡型。前两者属于跨地区、跨行业或者两者兼有之间的流动,这两者类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阶层的分化队伍已经越来越庞大,职业分化和地域变动已经成为我国农民流动的两大特征。仅以吉林省榆树市为例,通过发展园艺特产业、畜牧业、餐饮商贸业、交通运输业及劳务输出业,农民已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在各产业和区域内外流动,形式也主要体现为上述四种。

⒉面临的挑战。在迈向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民阶层不断分化,这对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而言,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农民在分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带来许多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应该引起执政党的高度重视。一是收入增长不均衡,贫富差距加大。全国农村居民和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衡,城市居民与居民之间收入也不均衡,农民与农民之间贫富差距也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农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少数农民在“第一桶金”的张力下,财富迅速积累,与后续者贫富差距逐步加大,“二八定律”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农村人口数量和质量发展的矛盾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尤其是土地作为有限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生产占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农村发展的限制因素。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抗天灾的能力较弱。仍以吉林省榆树市为例,该市虽已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市(县),但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十分薄弱,靠天吃饭问题还比较严重。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存在。

⒊带来的机遇。如何妥善解决农民在身份“分层裂变”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地位建设。纵观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阶级或政党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庞大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以及由这些农村党员支撑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党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可靠组织保证,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科技兴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目前,“三农”问题是摆在执政党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人口问题,减少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党在农村执政建设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这项工作,维护和发展好农民利益,不断满足农民物质精神等各方面利益需求时,才能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才能使农民群众思想解放,才能带动行动上的实施,才能使农民群众自觉、有效的克服一切不良社会风气,才能加强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党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推进党的自身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以改革创新精神迎接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保证党始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

(一)党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所提出的思想挑战

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光辉历程证明,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中国面临的国内环境、社会环境,还是执政党自身的情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此做了清晰的判断:“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三大历史性转变”,表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展方式、经济体制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了,其执政方式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新世纪、新环境、新任务使党执政方面面临巨大考验和挑战,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从党执政绩效来看,这些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这也就是“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成为四中全会的主基调的原因。“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党对全体党员提出这样的要求,背后寄予着殷切的盼望和期待。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还相对有限,对形势的分析认识水平还相对有限,在新的形势和任务及要求面前,有些同志可能无法应对,这就给农村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促成新问题,提出新挑战。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创先争优,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我们一定要汲取国内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建设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环境、新情况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挑战,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农村执政党在执政建设方面更要经受得起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因为世界上从没有一个政党有如此庞大的农民队伍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对党巩固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村具体实际,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巩固执政能力建设。在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水平。近年来,中组部高度重视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等活动,深入开展了“讲党性 重品行 做表率”的党性活动,学习牛玉儒、郑培民、沈浩等活动,在全国掀起了“讲、重、做”和学习先进人物高潮。农村在开展这些执政党建设活动时,更加注重务实性和创造性,更加注重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觉悟的提高。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注重观念更新,破除小农观念,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市场为指挥棒,调整思维方式,调整工作思路,调整生产生活行为,通过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党自身建设情况的新变化对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出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这是对89年来党执政经验的客观总结,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的事业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本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关头,站在国家、人民利益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出发,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改造”自身,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探索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保证,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内自身情况的变化既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国内坏境,又赋予了农村干部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建设上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农村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凡属重要问题,都要由领导班子民主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完善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和选拔机制,造就一支工作能力强、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培训,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稳定农村干部来源。以当地企业为依托,大力培养农村优秀干部,从地、县、乡、镇机关中选调优秀的年轻干部下派到乡镇挂职锻炼。选拔高素质农村领导干部,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群体。健全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组织建设。

另一方面,要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示范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富、统揽全局、推动发展的综合能力;落实包村领导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组织召开村班子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等活动,促进村“两委”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加大民选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力度,不断改善班子结构,选好配好班子,增强村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三)党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出的新挑战

从国内情况看,党的作风目前是好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发扬民主、依法治国,为党的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促进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广大党员在自身建设上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从国外情况来看,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外交往也逐渐增多,西方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随风而入,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就会腐蚀一些意志薄弱者。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也在不断增强,西方有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和平演变中国的企图仍然存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全球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自然面临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挑战。这种挑战对于那些放松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改造的同志,就可能被拉下马,推下水。尽管这些现象只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对党的形象和声誉的损坏、对党群关系的破坏都不可小视。共产党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全党牢记宗旨,永不变色,尤其是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占党的组织力量的绝大比重,更要注重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核心是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同人民群众保持好血肉联系。人民群众认识一个政党,最直接、最简便的途径就是看它的作风如何,尤其是农民群众,更注重属于作风建设范畴的表象。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惟一宗旨。为人民谋利益是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为此,在中国广大农村,党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不断破解“三农”问题,来强化自身力量,坚实执政基础。

新形势使农村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先锋力量。他们始终站在农村第一线,是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者,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他们遍及农村各地,熟悉了解农村情况,能够切实解决农民的问题和农村发展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与农民群众具有紧密的联系。从一定角度看,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缩影。为此,新时期,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和重视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做到戒骄戒躁、以思想带动行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宣传发动的能力,在急、难、险、重等重大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曾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关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农村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关心农民群众,关心农民利益,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党风正、民心顺、国家兴、事业旺”。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邓小平文选(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

[4]我国面临空前就业压力 劳动力供需矛盾如何缓解[EB/OL].人民网,2004-06-03.

[5]孙居涛,田杨群.新时期工人阶级构成变化与利益关系调整[J].社会主义研究,2004,(02).

[6]上海市党建研究会课题组.认真研究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J].党建研究,2001,(09).

(责任编辑:牟春野)

Abstract: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ruling party in rural infrastructure is a subject of ag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whole party,especially in the rural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of a bounden duty.In this paper,the use of conflict analysis, respectively,from the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new situation,new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party's own point of view of consolidating the party's power base in rural areas face a rang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Key words:the basis of the ruling;opportunities;challeng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Basis of the Ruling Infra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Liu Yanwei,Liu Tong

D25

A

1007-8207(2011)03-0001-05

2010-12-30

刘彦伟 (1963—),男,吉林长春人,中共榆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彤 (1957—),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